分享

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

 如影随形1901 2015-01-07

 

附件一:

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

               

一、导学案编写意图

“导”就是指导、引导;“学”不是讲,也不是教,是以学生学为根本要求;“案”是一种方案,一种设计,不是知识、题目的简单堆积。

导学案是集教师的“导案”、学生的“学案”、“练案”(分层次的训练)和综合性评价于一体的导学性文本,它是高效课堂教学理念下教师为学生进行学习设计的产物,被形象地比喻为高效课堂上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指南针”、“方向盘”、“导航仪”。

导学案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有效方案。

导学案具有导读、导思、导做的功能,是指引学生自主、高效学习的路线图。进入有路径,似路线图、方向盘、指南针,路径不平坦,有台阶。

导学案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了解学情,是沟通教与学的桥梁。

二、导学案编制原则

1、高效导学案的编制要遵循四个符合:一要符合新课程标准,二要符合具体教学模块的要求,三要符合“三维目标”的要求,四要符合教师、学生、学习内容的实际。

2、导学案的编制要做到“四化”: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梯次化,梯次渐进化。问题设置有层次性,切实引领学生的自学、讨论、思考,防止简单化、习题化。

三、导学案设计基本规范

概括地讲,导学案设计要做到四个基本统一,即:统一基本设计程序、统一基本设计要素、统一基本课时容量、统一基本设计格式。

1、统一基本设计程序。通常,每周集体备课时间,研究下一周的导学案,组内成员集体研究,并分配接下去一周的备课任务。基本流程为:个人“初备”(形成初案”)——备课组集备”(形成共案”)——课前个人“复备”  (形成个案”)——课中续备”  (形成续案”)——课后补备”(形成补案”)。基本要求为:当周备下周的导学案,原则上每课一案,先个人“初备”,再返回学科组“群议”,形成“共案”,分给相关任课教师,任课教师再根据自己班级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个备”,最后结合实际的授课经历,做“课后修订”(补备)

2、统一基本设计要素。高效课堂下的导学案设计要素,受高效课堂课型的一定影响,在共性中寓于个性。课型一般有综合课型、自学课型、展示课型、反馈课型及其他组合课型。关于这一点在前面“分层设计学习程序”部分已做了扼要说明。这里重点关注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的综合课课型设计要素。通常综合课型导学案设计包括以下要素:(1)学情调查;(2)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3)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4)重难点预测;(5)知识链接;(6)自主学习;(7)合作探究;(8)整理学案;(9)达标测评;⑽.反思总结。

3、统一基本课时容量。本着一课一案的要求,每个导学案的课时容量要适宜,要符合实际,讲究实效。导学案设计的课时容量要考虑到学段特点、教学内容、学生总体情况等方面的要求,比如高中比初中、小学课时内容多,肯定容量要大一些。总体上讲,要根据课标要求和课时计划及课时内容,精心设计,切中主题,删繁就简,学会取舍。尤其要精选习题,坚决杜绝“题海”战术。以不超过一张B4(试卷纸)正反面或两张B5正反面为宜。这只是基本容量的控制,还与设计问题或训练要求有关,所以从时问上来讲,学校也要结合有关规定有所统筹安排与控制。

4、统一基本设计版式。就版式来讲,没有完全统一的要求,各个学校、各个学科、各个学段都不完全相同。关于导学案版式设计详见后面附件。

5、统一基本编制体例。导学案编制体例要规范,要设计编制人、审核人,包科领导签字、日期、编号、学生姓名、组别、评价等级等内容。

四、导学案版块内容及功能

导学案主要包括预习案、探究案、训练案三大部分,每单元都有复习学案和单元检测。

预习案是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预习自学,为课堂探究学习做准备。

探究案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案,强调学法指导,重在字,解决会学的问题;

训练案是学生对知识进行巩固提升的载体,立足实际目标,解决学会的问题;

导学案基本版式设计分为:分栏式、表格式、混合式、普通版式四种(详见后面的附件)。以下以普通版式(昌乐二中的导学案)为例作分析说明:

(一)综合课型(新课)导学案版块内容构成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导学案信息和评价区;2.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3.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4.重点难点;5.知识链接(把本节课内容放在该学科整个初中学习过程中,以往所学哪些知识点为本节打下铺垫,本节为以后的学习做了哪些准备)  6.自主学习;7.合作探究;8.当堂检测;9.反思总结。

各版块内容的要求:

1、导学案信息和评价区

2.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①使用说明:

明确课前自学的内容,自学所用的时间(约15分钟),ABC三层学生分别要完成的内容及使用要求。

②学法指导:

对自主学习的方法给予指导和帮助,如何预习自学课本,如何用好导学案。

A层解决一个个性化学习问题:帮别人、自己拓展

B层重点是提高自己的问题:在会学、学好上搞研究

C层关键是在会学上下功夫:同学帮、老师帮、信心

数学示例         

语文示例

3.学习目标——高效课堂的 方向盘

⑴学习目标制订要科学到位,目标要简洁、清晰、准确、全面,表述要准确: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需要了解、掌握、运用的概念、公式、要点等。(如:熟练掌握…,提高…的能力。)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需要学生提升哪些能力。(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会…的方法。学习的方法、思维的方法:比较、归纳等)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仔细挖掘蕴含在学习材料中的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和个性发展目标。学科内的(与德育结合:对自然、生命、科学的态度、人文精神等)激情投入,享受学习的快乐。

⑵课前、课中、课后要时刻牢牢围绕学习目标展开,直至目标的达成。

⑶学习目标例举:

语文示例

数学示例

4、重点难点

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知识背景,预测可能出现的难点;根据课程标准、考纲,确定重点,提醒学生要重点掌握的问题,激发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信心。

5、知识链接

把本节课内容放在该学科整个初中学习过程中,以往所学哪些知识点为本节打下铺垫,本节为以后的学习做了哪些准备。

6、自主学习

自学指导:指导的是方法、思路,在自学过程中掌握一种能力。导学部分的内容不能习题化,应将知识点问题化。将基础知识设计成问题导学形式,引导学生看课本、梳理、理解、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课本难度较大的地方要分解、细化,大问题分解成小问题,便于学生自学。

①一定要明确自主学习的时间及要求,老师布置的任务一定要具体。

②课堂上教师要在各小组间巡视,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引导。

语文示例

 

数学示例

 

7、合作探究

主要引导学生研究、讨论、总结、整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设计:

①题目设置注重能力培养,纯知识性题目不设计,在课本上能直接找出答案的题目少设计,不需要讨论的题目不设计,克服多而杂的问题;多设计与生活有关的问题,多联系生活实际。

②注重典题分析和解题方法的总结(一题多解)

③注重实验方案的设计与实验问题分析。   

④注重类似问题的比较拓展

语文示例

 

数学示例

8、练习检测

9、反思总结

有针对全堂课的反思,有针对某一问题的反思;有提示性反思,有个人反思;有方法运用、规律的总结;有对本节课学习情况的小结……

(二)复习课导学案

引导学生对一个单元或一章的学习内容进行综合探究、归纳和梳理,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运用能力。复习课导学案设计基本要素:

1.学情分析。与综合课型学情分析相比,综合课型的学情分析是针对即将学习的内容而做的学生知识基础、认知水平、学习需要等方面的分析,而复习课型的学情分析是直接针对所复习内容和范围的分析。所以,复习课的学情分析针对性非常强,依然是采用问题式教学,进行问题式设计。就是要统计分析在新课学习过程中究竟遇到了哪些问题,哪些是普遍性的问题,哪些是个性化的问题,哪些是主干问题,哪些是枝节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是知识基础不过关,还是教学策略设计不当,还是问题设计质量不高,还是学法指导问题等等;然后根据目标要求和复习内容,设计复习课导学案。

2.复习导引。主要项目有:(1)复习内容;(2)复习目标;(3)复习重点;(4)复习方法。

3.学习内容(问题)设计

(1)知识梳理。复习课导学案设计比较讲究知识的系统性,并体现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深化、拓展和提升。这部分内容设计时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参与其中,理清知识主干,建立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形成知识网络,查缺补漏,实现对单元知识的整体把握。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①知识回顾与网络构建。②对主干知识中的要点进行深度剖析,深化、完善学生的认知。

(2)典型问题设计。主要是通过典型问题,从应用的角度深化对主干知识内涵的理解,把握知识的外延,说明有关注意事项。

几种主要的题型:辨析型问题。主要是针对容易引起误解的重要概念、规律的适用条件进行分析;②应用型问题。主要是针对知识内涵的深化理解,进行思路、方法和规范习惯的培养;③拓展型问题。主要是针对拓宽思维和联系实际的问题,培养学生理性思考和变通思维的意识,实现知识、方法和实际问题的互融。

(3)达标测评。还是要做到分层设计,关注学生差异,并加强变式拓展训练。题型设计同上。虽然是复习课,但不要在题目难度上盲目拔高,其难度要保证多数学生能做出来,避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学习过程设计

在学习过程设计上,基本步骤同综合课型一致,也要经过自学(独学、对学或群学)、展示、反馈的基本步骤。

(1)独学——自主复习,查缺补漏

学生对照导学案自主复习,对知识进行梳理和整体建构,要注重查缺补漏和对复习内容的拓展延伸,并记录在此过程中的所疑、所思、所悟。

(2)对学、群学——合作探究,完善学

各组在学科组长组织下交流复习心得,提出复习过程中的疑难进行讨论、对子帮扶,弄明白问题后,个人修改、完善学案,并将组内交流成果及不能解决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3)展示——展示点评,达成共识

各小组展示本小组的复习成果及疑难问题,其他同学进行全方位的点评并解答其他小组提出的疑难,教师做好追问、点拨、引导,使复习成果得到进一步的深化,教师最后进行评价。

(4)反馈——当堂测评,及时反馈

鉴于复习课重点是在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方面,所以评价反馈方式通常以达标测评方式为主,要求学生独立限时完成。教师公布答案,小组内交换批阅,组内评价。统计集中出错的题目,学生自纠后将集中出错的题目分配到各小组,从读题、审题、解题思路、解题方法(技巧、规律)、错因分析等方面集体分专题进行展示。整个复习过程依然是以问题为主线展开的,教师要重点做好学情调查和问题解决,并做好教学反思总结。

(三)单元检测

根据单元学习内容灵活设置不同层次的题目,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并进一步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五、导学案的编制

(一)编制基本要求

1.容量要求:八开纸,页边距、中缝l6厘米左右。

2.知识问题化。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精心设计学案内容的结构,这样课上问题就较为明确且问题坡度较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完成学习的过程。

3.问题层次化。问题设计分为ABC三个层次,A为识记级,B为理解应用级,C为拓展级。 

()导学案编制的基本程序为:

1.提前分工。导学案编制的分工要提前计划,整体安排;新老结合,分组合作。

2、主备人编制导学案。集体备课时,就一周内要学习的内容进行研讨,确定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流程,分析学生情况并确定导学案编制人。编制人根据教学进度,根据集体研究的结果,提前一周研读教材、广泛参阅资料,自行设计、制成导学案草稿。

3、集体研讨。编制人将初稿打印出来,集备前发给本备课组的各位老师,每位老师在集体备课前都要用红笔演练一遍。集备时,导学案的编制人要先说明自己编制的思路,对导学案内容,使用中的处理方式、应注意的问题、可能的生成性问题进行说明。然后每位教师都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大家共同讨论,集体审稿,集思广益,提出修改意见。导学案编制人负责记录。学案编制人大家的建议,进一步修改完善初稿。

4、主备教师修正。主备教师吸收备课组意见予以认真研究、修改,最后包科领导把关、签字、印成正式文本。

5、上课教师补充。上课前,上课教师熟悉导学案,结合上课班级学生情况和个人教学特点予以适当修改补充。

6、课后优化。实施课堂教学后,教师反思教学,总结得失,为后续设计积累经验。(记成功之笔,记败笔之处。记教学创新,记学生创新,记再教设计。)

 ()导学案编制要注意的问题

编写导学案注意事项:防习题化,防简单化,防剪贴化,防量大,防题难。

六、导学案的具体使用 

1、发:指导(预热)

每个导学案都要提前12天下发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足时间预习、思考、讨论。提前下发便于学生制定自学计划,合理分配时间,充分预习自学。各年级认真做好每晚八点半后的讨论交流,保证质量,真正把当天基础知识方面的问题解决掉。

2、做:结合教材、每个学生都要准备好双色笔。

学生在预习案导引下,通研教材,并高质量完成预习案。用双色笔勾画出重点、难点,理解内容,并记录自己疑惑点。

3、收:抓规范。

及时批阅,作好记录。上课前一天,任课教师可将预习案收回,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掌握真实学情。课堂反馈,纳入小组量化,利用晋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问:询问调查。

一周做一次导学案问卷调查,及时调整。

5、训:对学科组长的培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