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城市“剩余空间”设计

 真友书屋 2015-01-08

1- 什么是剩余空间?


简单的来说,就是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土地都能够被合理的规划,利用,因此在楼与楼之间,在社区与社区之间,在不同的形式种类作用的建筑群中间会不可避免的产生一些空间上的浪费。


他们无法没有被充分的利用可能是因为:


1)建筑物之间的狭窄不规则地块


2)被污染的土地


3)地形的限制如陡坡


4)被高架道路分割(本文的主要讨论点)


5)因为原有设施用途改变


2- 使用剩余空间的意义


首先,对于用地资源紧张的国家地区(比如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来说,土地资源是非常稀缺的生产资料,人类不可能无休止的通过填海的方式扩大生存空间,因此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就成为了另一个突破的方向。


此外,对于很多大城市如纽约,上海,北京来说,通常也都有着大城市病。新老建筑的并存导致的城市景观不统一,人口密度过大带来的公众活动空间的缩小,此外,交通用地经常会占到整个城市用地面积的 10%以上,想想修高架时的拆迁成本,再对比下高架下毫无用处的土地实则让人觉得心痛。此外,对于剩余空间土地的应用可以打通不同建筑之间的隔阂,增加连续性并且有可能创造出一个有意思的公众空间,这点我在下文会详细论述。


3- 说好的详细论述,事例研究


CASE1: High Line, NYC 纽约高线公园



不得不说,纽约之所以成为现代公认的世界第一大城市确实是因为他在很多地方都有着超乎寻常的建筑理念。在市中心预留了一大块中央公园之后,纽约市公园管理局像吃了炫迈一样,根本停不下来!于是高线公园项目就上马了。


项目名称 纽约高线(High Line)公园

建筑性质 公共设施

设计单位 / 建筑师 Diller Scofidio + Renfro 建筑事务所

规模 6 英亩 21 公里(图上的这部分大概 2 公里,还有二期三期)

概念原型 法国巴黎的 Promenade plantée(绿荫步道)


一句话历史概述:纽约市政府在 100 年前花了很多钱修了一个高架铁路后来废弃了但是又不想浪费于是在一群人的努力之下政府决定把他变成一个公园。


那么这个有啥好的呢?


首先是,美啊!站在这个高架桥上远眺哈德逊河就是这样一番景象。想想在北京的国贸,上海的陆家嘴,要是突然乱入进去一个衡山路的感觉。



其次,这条原本分割了城市的地铁如今反而成为了城市连接的纽带。



这张图解释了公众和高线公园的尺度关系




这两张图则可以看出公园如何使得人和周围的建筑发生关系,产生不一样的互动和共鸣。同时历史的厚重与现代的生活气息在这里完美的实现了融合,使得一个本来已经死去了的建筑物重新变得生机勃勃。



这张图则是从细节方面阐述了整个地面环境由硬到软的不同分布,通过这些不同比例的硬地和植物的混合,我们足矣看出设计者的匠心独诣。使得人们在穿越这段两公里的步道时不会感到一成不变的沉闷,反而会领略到植被种类的不同的和疏密的变化,从而获得一种充满惊喜的空间体验。


CASE2: A8ernA


Koog aan de Zaan, Zaanstad | Netherlands | Completed 2003


说完了桥上面的,我们来看看桥下面的。




通常来说,桥下面是一个比较让人头疼的地方,因为这个空间实在是鸡肋,一方面有高度限制,另一方面又挡光,所以一般来说很少有建筑师敢于尝试这个地方。上海的高架桥底下基本上全都是修成了停车场,唯一一个有点逼格的东西就是延安路高架桥底下的那根九龙柱。但是那貌似也不是建筑师想要放在那里的。。。


在我看来,能把这类建筑做好的目前也就两人吧,一个是来自欧洲东莞的NL Architects,另一个将会是来自东方日内瓦 / 苏黎世 / 伯尔尼(随你怎么叫其实都是青岛)的我:P


说了这么多废话,那这东西长啥样呢?


别急, 我再简单的讲两句(喝口水)


一句话介绍这个项目,这是一个位于阿姆斯特丹旁边一个叫做小镇, Koog aan de Zaan 他们的小镇被一条穿越的告诉公路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市政厅,另一个部分有一个教堂。为了连接这两个重要的区域,他们决定在桥底下盖点东西。


于是他们盖了:



一个停车场



一个小超市



一个人工湖(奇葩的建筑师啊)



一个滑板场



一个篮球场



放这个图是为了显得我很专业


个人觉得这个设计真的很赞啊。虽然可能少了点设计感。从这个设计我们可以看到其实高架路的桥底如果被合理的利用,还是可以产生相当大的剩余价值的。


至少,你不用盖屋顶了。


CASE3 BIG U


最后的最后,BIG U 镇楼!我知道大家都喜欢 BIG


为了图省事,我直接从 Archidaily 上盗图翻译了。版权属于



OK,下面是 Project 背景介绍


“Rebuild by Design,” 是一个建筑竞赛,主要的目的是重新的设计纽约的港口沿岸的海岸线,很多听起来好像很厉害的建筑公司都参加了这个比赛,比如 OMA,但是他们都被新晋的分析图之王 BIG 击败了。


BIG’s proposal, The BIG U, is rooted in the firm’s signature concepts of social infrastructure and hedonistic sustainability. It envisions a 10-mile protective system that encircles Manhattan, protecting the city from floods and storm water while simultaneously providing public realms specific to the needs of the city’s diverse communities. Bjarke Ingels states: “We asked ourselves: What if we could envision the resilience infrastructure for Lower Manhattan in a way that wouldn’t be like a wall between the city and the water, but rather a string of pearls of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amenities tailored to their specific neighborhoods, that also happens to shield their various communities from flooding. Social infrastructure understood as a big overall strategy rooted in the local communities.”


这段翻译的好拗口啊,就是说 BIG U 的理念是,与其把这个防波堤看成海水和城市之间的一堵墙,是否可以重新为特定的人群设计为一系列与他们自身环境或者社会发展相关的设施,从而像是一串珍珠一样点缀在曼哈顿的海岸线上;同时也保护着内陆的不同地区远离洪水的侵扰。


喜闻乐见的图片来了




看了这两张图就会明白为何 BIG 会被称作分析图之王。各位 aki 的同学请回头看看你们自己的建设场地分析,有没有撕作业的冲动?当然也明白的解释了这个 U 是从哪来的。



公园步行道



高架桥下的天幕影院



这是一个半地下的博物馆中挂了一个白垩纪晚期沧龙骨骼化石的渲染。


BIG 的这个设计也是代表了为了建筑和景观行业的一个发展方向吧,在经历了混凝土森林的高速发展之后,人们终于重新的意识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重要性。建筑应该是这个关系的一个载体而不是一个分隔线。Biophilic 建筑的出现其实某种程度上模糊了景观与建筑之间的区别,也使得很多原本已经失去了意义的地块重新的获得了生机。不同于旧厂房改造一类的项目,这种城市边缘的地块设计更强调的是一种无中生有,一种对于地块的深度挖掘和分析。同时,自然元素也从原有的辅助手段终于登堂入室成为了主要的设计手段。作为一个现代人,在追求效率和科技的同时,我们同样渴望一份休憩和自然的宁静。这是我们中国的城市规划中所缺失的重要一环,在中国我们可以看到大片的石砖铺成的广场,中间立着个大雕塑,或者是建在某个偏僻角落杂草丛生的公园,但是唯独看不到在喧嚣都市的中心有一隅绿荫可以让人们暂时的逃离,放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