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董永红的《凤雨有路》,挺立起民族不屈的脊梁

 昵称14979747 2015-01-08
  董永红的《凤雨有路》,挺立起民族不屈的脊梁
  好久没有读到这么让我激情难抑、热泪长流的文学作品了,这是我在读完了宁夏青年女作家董永红的长篇小说《凤雨有路》后,第一时间在脑海里长久盘旋挥之不去的感叹。
  《凤雨有路》别有深意地用“雨”来命名六个篇章,把故事发生地域特别的需要水的滋润直楞楞地推到我们面前。“暴雨”中的期盼、“阴雨”里的磨难、“阵雨”时的奋斗、“无雨”时候的求索、“祈雨”中温馨、“细雨”来临的慰藉等等,无不浸透着作者的精心构思,读来可谓是“雨”点飘飞,但这恰好就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对自己安居乐业的一种殷殷期冀。作者把人们在大自然面前的挣扎演绎得淋漓尽致,倾注着作者对这个极度缺水之地的满腔柔情。
  作品以甘守勤一家作为主要的情节支撑,巧妙地铺展着整个故事的徐徐进程,甘守勤、福儿妈、奶奶等心性良善的老辈人,用他们朴实的言行影响着甘福、甘顺、甘康、甘宁、甘宝等五个后人。整个故事被作者铺排得风生水起意趣横生,既方便了我们的阅读,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纯朴的真诚。我感觉作者董永红对这些村落的社会情态和人们的生活状况应该是非常了解,她以一个女性作者特有的细微观察和敏锐思考,把这种思索用真诚的文字表现出来,这至少体现了一个青年作者关注社会进步的责任感和最起码的良知。作者的思考让我们唏嘘万分,在“凤雨”周围,因为人们肆无忌惮地行动,致使生态环境遭遇到毁灭性破坏。董永红用朴实的文字,直白的手法,形象的刻画,为我们勾画出一幅幅触目惊心的凄凉,我们既能够从作品中感受到整个大西北沿革变迁的缩影,同时也能够体会到作者的那份深切忧思。
  作者的字里行间冷静地为我们讲述着人们无序掠夺自然资源后的严重后果,饶有兴味地围绕着这群生存、挣扎在“凤雨”村里的人们着墨,把他们最真实的情态一一铺陈,塑造了他们在这块贫瘠土地上闪烁出来的可圈可点的人性光辉。这里的民风淳朴、人性良善,这里也异常封闭保守,极其缺乏现代社会的经济脉动。这个人群性格粗旷豪放,重情重义,把家庭和亲情看得比一眼望不到边的大山还要厚重,骨子里有着一种不愿在磨难面前低头的豪迈之气。面对严酷的大自然,他们显得那么弱小,他们的努力同样也是异常卑微,但这些都不能磨灭他们企图通过辛勤劳作走上幸福道路的憧憬。
  作者很感人地为我们书写了逆境中的少年奋发、母爱伟大、友情无价等人性中的真善美。作品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最让我心灵颤动,学业优良的甘康大学毕业自愿要求回到乡镇卫生院;福儿妈内敛刚强,坚持跪着料理庄稼,她的言行体现了中国妇女的勤劳朴实;还有依靠自己实力走上航天高端领域的甘宁;与姐夫一道走出大山,到蛮荒的黄河北边开垦出良田的甘福、甘顺等等。
  董永红也曾经生活在这样地方,也许正因为有了相似的经历,她才会积淀更多的生活矿藏。她在这部作品中,形象地为我们揭示出微弱的生命群体那不屈抗争的精神,刻画出默默愤挣的姿态,这一主旨特别地令人肃然起敬。我还曾经从“风雨”的灵动里,肆意地去触摸到那些处于极度贫困状态下人们内心的挣扎,并期待从他们那高昂的生存信念中去感受我们民族那挺拔的脊梁,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就特别地感激董永红这位此前我很不熟悉的作者,并开始了对她的刮目相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