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北日报 | 邱汉桥:敬畏自然 缔造“北势南气”

 头条艺术 2015-01-08


记者海冰 通讯员何家龙 孙夏


大山上,石头的纹理层层叠叠,犹如雕塑般坚毅;池塘内,荷叶片片相连,宛如诗中之境.……一个是神山圣水,大气刚毅;一个是金湖湾,清新雅致。



湖北日报
关注国画大家邱汉桥微信
掌握更多艺术、养生资讯


昨日,《北势南气·汉风楚韵——邱汉桥绘画艺术展》在湖北省博物馆内正式开展,展出的著名湖北籍画家邱汉桥的60幅精品力作,充分彰显了他“北势南气”的绘画风格。


在邱汉桥的笔下,既有北方山水的壮美弘大,又有南方山水的婉约优美。从艺四十余年,他笔下的“北势”和“南气”早已融合为一体,笔墨炉火纯青。他更是总结了绘画“十八字法”,即所谓“悟老庄,追汉唐,学五代,习宋元,观明清,显当代”,将古代哲学思想结合于现代绘画美学的体系中,突现出大思想、大境界的当代美学大美。


邱汉桥常说,“面对自然,要有敬畏之心。”“观照自然,其实就是观照我们本身。”他作画时,总是沉酣于宁静幽深的自然和单纯而多变的水墨世界。也许正是这种创作态度,使他的作品很从容地传达出中国诗人吟咏千载的那种心物交融之美。他的许多画面在大块墨、白、皴、点的组合穿插上,构成了音韵的旋律。



邱汉桥国画作品
关注国画大家邱汉桥微信
掌握更多艺术、养生资讯


在绘画技法上,邱汉桥继承传统笔墨精髓,溶自然之造化神功,用自己创造性绘画语言,开拓了“锤头皴”和“水润墨涨法”的新法道。


所谓“锤头皴”,是指邱汉桥独创的皴法,即用柔软的毛笔作为工具,如同锤头一样落入纸内,这种“锤头”像是人们敲打山石之痕迹,发出铿锵有力的回响,不仅蕴涵有形的画面而且包含一种意的传达精神。“水润墨涨法”则是运用宣纸的独特性,将水与墨作为精神追求的独特技法。


美学学者南子绪认为,正是“锤头皴”和“水润墨涨法”,打通了中国绘画南北相融的脉络,成就了邱汉桥“北势南气”的独特画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