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wuwei1101《特内里费岛海岸的绿海龟》
![]() 这双龟被捉住了相机当他们走在一起的特内里费岛海岸和享受浪漫的时间。 西班牙摄影师梦瑟格里洛负责制作的绿蠵龟,也称为母龟再这些美丽的照片。 梦瑟,36 年来,告诉他们花了"许多小时的耐心来捕捉那完美的一刻"欣赏照片后是对结果很满意。"每当我看着这张照片我很高兴因为我总是喜欢绿蠵龟",他说。 ![]() ![]() ![]() ![]() ![]() ![]() ![]() ![]() 绿蠵龟(学名:Chelonia mydas、 green sea turtle),又名绿海龟,是海洋中的爬行类动物,是海龟属下的唯一一种。一生中大多的时间都在海中生活,但演化过程中仍然保留了部分祖先的生活方式,所以必须回到陆地上产卵,繁育后代,形成了一种较独特的生活习性。 绿蠵龟广泛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海域中,即约南北纬度20℃等温线之间的海域,并在水温逾摄氏25度的沙滩上产卵。由于它用肺呼吸,于海中的潜水深度极限约一、两百米。绿蠵龟的主食为海中的海草与大型海藻,因此体内脂肪累积了许多绿色色素,呈现淡绿色,也因而得名。 绿蠵龟已濒临绝种,全世界仅剩下约20万头产卵母龟,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列为濒危物种。为避免因人类的捕杀及栖地之破坏,所有海龟被均列为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或简称华盛顿公约)附录一中的物种。 2007年11月15日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公布“我最喜爱海洋10宝”公众网上投票结果,此网上投票为期4个月选出最受欢迎十种本地海洋生物。绿海龟得1695票荣获“我最喜爱海洋10宝”第二位。 ![]() 长可达1米多,重可达100公斤以上。背甲颜色则是从棕色有扇形的大花斑到接近墨绿黑等颜色不等,腹面黄色;头顶有一对前额鳞;上颌无钩曲;椎角板每侧四块;四肢呈鳍足状,内侧指、趾各有一爪,幼体有时具有两爪。 ![]() 一般而言野外绿蠵龟需长20—50年才会成熟,成熟的绿蠵龟背甲长约90至125厘米,体重超过100公斤以上。成熟后的绿蠵龟可由尾巴的长短来辨识雌雄,公绿蠵龟的尾巴可长约背甲的一半长,而母绿蠵龟一般不会超过背甲后缘。未成熟的绿蠵龟则无法从外观上辨识出雌雄。 ![]() 求偶与交配 成熟的绿蠵龟产卵季前,公龟和母绿蠵龟会从其觅食栖地回游到产卵沙滩附近的海域进行交配,公绿蠵龟会试探性的用鼻子摩擦母绿蠵龟的脖子,或是轻轻的咬住母绿蠵龟的后颈子及前肢,若是母海龟没有逃开,公绿蠵龟就缓缓的绕到母绿蠵龟的后方,利用前肢的爪子钩住母绿蠵龟的背甲,和她交配。母绿蠵龟上岸产卵时身上有抓痕,甚至流血;常可见数头公绿蠵龟争相与一头母绿蠵龟交配,交配的行为有可能在海面上或是海里进行。 ![]() 母绿蠵龟有可能同时和好几只公绿蠵龟交配,并且会将各公绿蠵龟的精子储存起来好几个月,等到卵子成熟,再分批受精,所以当母绿蠵龟下蛋时,受精卵有可能是来自于好几只。因此母绿蠵龟在一个产卵季中,会有多次上岸产卵的行为。一旦交配期结束,公绿蠵龟即自行返回觅食海域。但绿蠵龟并非每年都进行交配产卵,研究显示,平均约隔2到9年才会进行回游,交配[8],产卵间隔的长短会受到环境因素如气候、食物、温度等之影响,母绿蠵龟的生理状况也会影响到自身的生殖周期[9];因此,每年上岸产卵的母绿蠵龟数量变化很大,并无一定的周期性。 ![]() 产卵 成熟母绿蠵龟多半在人烟罕至的沙滩上产卵。它们对栖息地的忠诚度很高,在认定栖息地之后,无论离开多远,绝大部分绿蠵龟会回到原来的栖地进行繁衍。 ![]() 但是,如果产卵栖息地遭到严重破坏或改变时,如:多次尝试后仍然无法顺利掘洞、上岸屡次受到严重干扰或有阻碍物挡隔而无法上岸,都会使绿蠵龟被迫放弃原先的产卵沙滩,重新找寻更适合的繁殖地域 ![]() 在南海附近海域,绿蠵龟的交配期约为每年三月、四月间,而产卵季则约为每年五月至十月之间,以七月、八月为产卵的高峰期。每头母绿蠵龟一季会上岸产下一到九窝卵(平均约为四窝卵),每窝约有100粒至110粒绿蠵龟卵。 稚龟 ![]() 刚孵出的稚龟,背甲直线长约四到五厘米之间,差不多是成人的掌心长度。背甲主要是黑色,腹部背甲边缘和鳍缘是白色。同一窝的小绿蠵龟多半会在同一时间内爬出卵窝(称为脱出),脱壳而出的稚龟,约需3到7天的时间才能爬出卵窝。避敌天性使然,稚龟通常会在夏天夜晚沙温较低时,才会爬出地面,向着较为明亮的大海匍匐前行。在到达海边时,便借着趋浪性,顺着海浪的声音,冲进浪花里,奋力向外海游出。可以不停向外游上24小时,以减少被天敌捕食的机会。 ![]() 在稚龟回到大海再到长大成为二、三十厘米的幼龟之间,因没有人在近海或海边看过它们,过往科技不够发达时,并不能真正找到它们生活地点,所以都用“迷失的岁月”来形容这段人类看不见的幼年期生活史。近年来,因航海及海洋探测的技术大为进步,目前的证据显示,稚龟似乎在躲藏在大洋上漂流的马尾藻团之下,过着以浮游生物为食的浮游性生活。但仍无法确定稚龟是怎样到达马尾藻团;也许是顺着近岸洋流飘游抵达,至今仍无法有很确切地了解小龟成长经过。 ![]() 亚成龟 小绿蠵龟成长至背甲直线长二、三十厘米之后,才结束其浮游性的生活,此时称为亚成龟,它们会在近岸的浅水区域,选择有海草或大型藻类丰盛的栖地定居,以海中植物为主食的底栖性生活。而这类的区域多与珊瑚礁重叠分布,因此在珊瑚礁区常可见到绿蠵龟的踪影。在成长过程中,可能固定居住在一个摄食栖地,也可能在不同的年龄中,迁移到不同的栖地去居住。无论是哪一种情形,都会在成熟之后,回到原来的出生地去繁衍下一代。绿蠵龟成熟的体长都在八、九十厘米以上。 ![]() 特内里费岛 ![]() 特内里费岛(西班牙语:Tenerife),又译作特尼里弗岛,是西班牙位于靠近非洲海岸大西洋中的加那利群岛7个岛屿中最大的一个岛屿。 它位于北纬28°19,西经16°34,面积2034平方千米。和加那利群岛中其它岛屿一样,它也是由火山形成的。西班牙最高的点泰德峰(Teide,3718 m),就在这个岛上。 岛上的第一批居民是关契斯人,岛内后来被西班牙征服者征服。特内里费岛的划分为31区。 特内里费岛是加那利群岛中人口最多的一个岛,总共有899 833居民。本岛是该群岛主要的旅游地,每年来游玩的游客超过500万。岛上有两个国际港口和国际机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