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在华常犯的十大错误 伊登·柯林斯沃斯于2011年搬到北京,开办了一家跨文化交流咨询公司,并为中国商人撰写了一本有关西方礼仪的畅销书——在此过程中她自己也对中国有了很多了解。她将自己的经历收集在今天推出的一本新书中,书名为《我认错:在中国民教育西方礼仪如何给我上了难忘的一课》。 她在书中透露了可能搞砸你的下一次商务旅行的最重要的十种错误和文化上的小问题,以及如何予以避免。如果你有下述情况,那么你可能就正在犯错: 一,期待标准的时间概念 在中国,时间的定义并不一定清楚地指明一个小时何时结束,下一个小时何时开始。例如,在西方人看来,中午指的是一个明确的时间,但中国人用它来指从上午11点到下午1点的两个小时。 二,将大嗓门误认为敌意的表示 可能是中国想要发声的人太多,或者是这种语言习惯如此,但不管是什么原因,中国人的说话音量要比让西方人感到舒服的音量高出几个分贝。 三,误解中国人对尊敬的表示 虽然在西方人看来握手是很自然的,但在那些认为????“亲热????”是不礼貌且不尊敬表现的中国人看来,握手并不总是令人自在的行为。多数中国人握手无力,在问候别人时仅表现出矜持。请别生气。 四,低估在会前交换名片的重要性 一面印有简体汉字的双面名片是对中国商人表示尊敬的第一步;明显缺少这样一张名片与在西方商务会议开始时拒绝握手没什么不同。即使你很熟悉别人已经向你介绍过的那个人的头衔和职位,你也得细看他的名片,如果你坐在一张桌子前的话,你随后得刻意地将其放在很显眼的地方。 五,不向????“关系????”妥协 像多数惯用语一样,关系很难翻译成能表达其意思的一个英语词汇。????“家庭以外的关系或联系????”可能最接近这个作为中国社会和文化核心的概念的意思。因此,中国人在做生意之前就要了解他们想要与之做生意的人——事情如何、为何、何时做成都取决于这些关系。 六,认为在中国一顿饭只是一顿饭 你肯定会受邀与人共进午餐或晚餐,在那期间讨论生意会被认为很无礼。但这并不意味着吃饭不带有商业目标。(原因是:关系。)如果有从未在你参加过的任何商务会议上出现的人来到餐桌前,请别感到吃惊。 七,忘掉餐桌礼仪 在西方人看来,桌上的食物总是太多(这表示主人的富足),但每样菜你都要尝一尝。对于主人指出的最好的菜,他夹给你的每一份你都一定要接受,那是他好客的表示。 八,敬酒不喝 在中国,拒绝主人——即使以似乎很正当的借口——会为一顿饭蒙上阴影。如果你不想喝酒,那么请早点找借口,趁敬酒还没开始。 九,将探索性问题视作无礼 中国人的毫无禁忌与我们政治正确的(常常也扼杀自发性的)谈话方式截然相反。中国人能够问出多数人很想问但除了小孩以外都不敢问出的问题。请为常常百无禁忌到令人吃惊的社交谈话做好准备。如果你是男性,你可能会被问到财产情况;如果你是女性,你肯定会被问到婚姻状况。 十,忘记尊严胜过金钱 对中国人来说,保全面子至关重要;丢面子是灾难性的;让别人丢面子不可原谅。任何形式的拒绝都会让别人丢面子,因此在中国不该直接说????“不????”。相反,在中国,你也绝不该认为????“是????”很可靠,因为对中国人来说,????“是????”是一个暂时的、灵活的概念。即使在新资本主义的中国,尊严也是一种远比金钱重要的商品。 来源:参考消息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