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古老的运输工具 如今,人类已经有了数不尽的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驰骋在蓝天、海洋、江河、大地。在每一天里,都有数不尽的人们,匆忙地行进在旅途中。有人形容现代的交通快捷、便利,拉近了人们的距离,人类如同居住在一个地球村。 但是,一万多年前,人类刚刚开始走出丛林时,人们生活却是另一番图景。在那段远古时期,人类的移动方式就是靠两只脚。因此,他们必须沿水而居,靠采集、渔猎而生存,他们离不开水,因为水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之一,那时他们也没有工具可以储存水、运输水,因此,他们处在与水日夜相处的日子里。 他们切身感受到水的恩泽,同时,也感受到狂啸之水带来的灾难。可以说他们对水的观察经常地,依赖是非常密切的。他们不仅要天天饮水,同时,也要捕猎水中的鱼类和其它可食生物,以维持他们的生命所需。所以,有些史学家推测,原始的人类发明了史上,最古老的交通工具的出现,那就是水上交通工具——筏。 这种水上交通工具,现在除了在博物馆看到以外,也许你在一些地方现在也可以看到,比如,南方的一些河湖中,或是旅游景点的河湖中都可能看到筏。 那么到底是什么时候?什么人发明了筏呢? 这是一个没有人能回答的历史谜团,甚至直到永远我们也无从考证,给出令你满意、又符合事实真相的科学答案,。 因为那个时代距离我们是那样的遥远,距今大概约有一万多年,由于历史那么久,因此各种真实的信息,保存至今的也就不会多。所以,我们不可能找到科学可信的信息,因此,我们不会准确给出这个问题的答案,尽管这个问题极为重要,但因缺乏信息,就不能做出准确的回答,这也许只能是件无可奈何的遗憾事。 人类先祖们经过很长的渔猎文明时期,那时他们的生存是离不开自然水面的,因为他们要饮用水,要进行渔猎活动以维持他们的食物。所以,人类古代文明的辉煌都是在水边闪烁的。比如:闻名世界的四大文明古国,就处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以及黄河、长江流域。从这一点来说,人类发明的最古老的交通工具一定是水上交通工具, 那个年代,人们是处于新石器时代,由于受自然环境和工具的限制,人们不可能有工具、有能力制造陆上交通工具。那么,他们只能制造水上交通工具,所以,筏应该是人类第一个发明和使用的交通工具。 据有些史学工作者推定,筏是人类最先使用的交通工具,筏的出现是在船只和有轮子的路上交通工具发明以前,这一推断无疑是正确的。 因为,那时人们还是临水乐居,还没有陆上交通的需要,也无工具、无能力制造车辆用的轮子。另一方面,那时人类虽然临水而居,但人们还没有较好的工具可以制造船只,所以,他们只能制作简单的筏,这就是为什么筏是人类最先使用的交通工具判断正确的原因。 那么人类是怎样发明了这种古老的水上交通工具呢? 据史学家推测,古人类在亲水而居的生活过程中,他们会观察到落入水中的落叶和树干,观察到落叶和树干在水中漂浮的现象,并从这些自然现象中得到启示。 或许他们可能是在渔猎时需要下水,也因此会看到树干漂浮在水中,或许也可能在逃离水患中,看到了树干漂浮在水中的现象,也许会看到漂浮的树枝上会有其他小动物,或是人在不慎落水时,或是在水灾中,有人抓住飘落的树干而得以逃生的现象;或是看到有些聪明在过何中,或深入河面中渔猎时会借助树干的现象等等。 经过了一个较长时期的观察、探索阶段,这些现象给人们以启示,他们发现并相信了树木,或是其他植物可以漂浮在水上。 于是,有些有心的聪明人动手模仿制作,他们根据所在地的条件,用垂手可得的天然材料,制作出了最简单的水上交通工具——筏。 所以,我们深信古代的先祖们,在自然界某种现象的启示下,由那些勤于动手动脑的一群人,在相互交流、借鉴、切磋后发明了伐,很可能筏的发明是当时人们的集体智慧结果,但也不排除是某一个人发明了伐,只可惜我们说不出这个人是谁? 为什么先发明了筏,而不是独木舟呢? 因为筏的制作比较简单,对制造的工具要求也不高,只要用不太锋利的石斧砍下几棵树干,把几根树干捆绑在一起,一个能供人乘坐的木筏就做成了。 一棵不粗的树干的浮力不大,但不粗的树干容易用石斧砍断;如果用石斧砍断能制作独木舟的大树干,那可就是很难办到得了,制作出船舱就更不易了。 圆柱形的树干在水中也会翻滚,缺乏稳定性,即使人在水患中逃生,也必须紧紧抱住树干。几根同样粗细的树干连在一起,就可以增加大它的浮力, 这样就足可以使一个人安全地漂浮在水面上,使他安全地度过江河,也可以使他在水面上渔猎。 单独的一个树干,因为树干呈圆柱形的,而几根树干捆绑在一起的筏,就不会在水中翻滚,这样就会增加了筏在水中的安全性。所以,当时的人们还不会想到怎样使漂浮的船只稳定。因此,古人一定是先发明了筏,而后来古人在观察思索、工具进步时的铜器时代才有可能建造独木舟。这样,才能刳木为舟。另外,石器很难把较粗的树干的中间刳出一个洞,把接触水的那面削出可以是漂浮物稳定的V形状。 在新石器时代,古人的生活、劳动工具只能是石器,而这种石器即使是经过打磨,它的功能也是很少的,是一种简单、原始的工具,不足以满足制造独木舟的需要,即使是制作最简单的船也是很困难的,如果说只有少数人才能制作出独木舟,那也许是凤毛麟角而已。 但是,把几根较细的树干用石刀去掉枝杈,还是有很多人可以做到的,用植物的茎或蔓,缠绕连接也是可以办得到的,因此,各地域先后出现了竹筏、木筏、或其它植物茎的编织水面漂浮物。有了筏,人们就可以借助筏漂浮在水上。 其次,筏的发明不是一个地域发明后,经过人员的交流,传播到了另一个地方,可以说是人类先后在不同区域发明的。 因为,新石器时代,是地球人进化发展的必经时代,人类几乎都是处在临水而居的环境,他们大都为了生存而亲水,他们都面临着临水的环境;那时,人们的交流、交通都面临着相似的的问题。例如:他们都面临着水的恩泽,又同样的面临水患之扰。所以,他们都有机会和要求,发明漂浮的水上交通工具。他们就可能先后发明了不同的水上交通工具。 另外,在遥远的古代那时也没有远距离的交通工具,也不可能将一项发明传播到更远的地域。这一点,历史考古学家们的考古发现已提供了真实可见的文物。所以,许多地域先后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筏。 据考古出土文物证明,早期的埃及人和美索不达米亚人,将捆扎好的芦苇涂上一层沥青或树脂,便可在水中航行了,这就是他们的筏。还有的船是用动物皮做成的,古代浮雕中的亚述兵士就乘着这种“船”过河。 古代爱尔兰人的柳条舟,还不能叫做船,好像似介于船只和筏之间的一种漂浮体。它是用柳条编成,蒙上兽皮,然后再涂上柏油,以增加它的坚固性、耐久性,称其为筏更贴切些。另一种简单得多的筏就是是充气的动物皮,这种筏在我国的黄河中上游流域,古代我国黄河流域的人们,制造了这种羊皮筏,他们用这种筏渡河,或是从事运输农产品。 而我国的南方多河流、湖泊,那里又盛产各种竹子或是树木,古代那里的人经常使用竹子制作筏,他们又叫这种竹筏为竹排,或是利用树干制作木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