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外滩时尚

 圆山书柜 2015-01-08





以下内容来自「外滩时尚」(微信号:bund-style),最具生活趣味的微信时装日报。


新年伊始,外滩时尚采访了 9 位中国设计师,试图通过他们的作品和生活方式,来重新定义“中式风格”。传统的中式情怀其实与当代生活并不冲突。现代人也可以采荷迎夏,也可以围炉叙话,也可以与家人和朋友体验四时情怀,也可以有雅趣与诗意的生活。不一定冠袍带履,不一定提笼架鸟,琴棋书画,也不必样样精通。只需打开一页窗扇,古老中国的斜阳就能照射进来。不学你也能懂,因为它是你与生俱来的情怀。


策划 / 许佳

/ 王子烨、许佳、王韵、黄俊、阎娜、谭浩

编辑 / 许佳、黄俊、王韵 部分摄影 / 苏杭


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新中式”逐渐被大众接纳,随之而来的还有那一群以“中式”为设计元素的年轻设计师——中国传统的情怀其实与当代生活并不冲突,能有一颗能沉淀下来的心才最奢侈。


新中式·衣衫


云游

后现代中国古典主义


“云游”是设计师李登廷在“鹤”之后推出的又一个独立品牌,它以中国传统和民族文化为基调,贯穿设计师游历世界所经历的奇闻异事和自己的臆想世界。一前一后,经营着两个以中式为基调的品牌,李登廷定义自己的路线为“后现代中国古典主义”。


“每一件衣服都发自内心。”这是李登廷的设计态度。他的每一件衣衫首先是为自己而做,饱含心思与感情。因为从小的成长环境,李登廷受到道教文化的很多影响。2010 年,因为买不到自己想要穿的衣服,他开始尝试自己做道教主题的服装,自己穿着拍照发布到微博等社交媒体,引来了不少人的询问。于是,他索性创立了品牌“鹤”。


李登廷将工作室命名为“善衣局”,自称“善衣局局长”


在此之前,李登廷花了一年多时间,研究中国古代服饰、民族服饰。他思考要做一些不一样的东西,而不是照搬古代服饰的形式。“我的设计灵感取材面很广,并没有特定某个时期或某件事物,而是自己定一个主题,提炼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象,再改造成适合现代人的审美的设计。”


设计师李登廷定义自己的路线为“后现代中国古典主义”


2014 年诞生的“云游”,是李登廷酝酿多时的成果。相比“鹤”,也更为成熟。“我没考虑太多商业因素。我一直认为:只要用心去做一件事情,钱自然而然就来了,花太多心思在怎么去赚钱上面,人会失去很多东西。我现在做服装的目的,还是为了自己每天可以穿着喜欢的衣服出门,就这个简单的想法,我没有那么多的商业考虑。”转手第一个品牌“鹤” 之后,李登廷只保留了设计顾问的头衔。


“云游”首个系列在面料材质的丰富性和印花的多样与创意上令人惊喜。得益于李登廷之前作为面料设计师的经历,编织、羊毛、皮草以及大量独特印花的棉、麻、锻等冲突材质共存设计,手法相当老练和谐。2015 春夏系列,灵感来自于他去喜马拉雅山脉的体验。他徒步到了当地比较偏远的村落,根据他们的生活习惯和服饰特色,结了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做出了新的系列。


于上海时装周上发布的云游 2015 春夏系列


无论是“鹤”还是“云游”,李登廷都是以中国文化为出发点。他给自己贴上“后现代中国古典主义”的标签。“现代主义追求实用性,后现代主义则更注重表象,恰恰是那些流于表面的东西。这并不是说哗众取宠,而是真正做到自己想要表达的感觉就好。


购买: Triple Major 设计师品牌集成店


生姜

文人雅客,禅衣茶服


近两年,随着对传统文化的复兴,改良后的中式设计逐渐受大众接纳,淘宝等电商网站也涌现了一批热衷于“新中式”的原创服装品牌。生姜就是其中之一。


生姜 2014 秋冬新款羊毛大衣(模特:邵琪)


生姜的工作室位于七宝的一幢高层办公楼,运营及设计团队一共有十多人,对一个从网络起步的品牌而言,算是初具规模。品牌创始人兼设计师姜穹负责了大部分设计方面的工作,她的先生则带领着整个团队主攻品牌运营。“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状态,让姜穹能全副身心地投入设计。她对自己设计及品牌的定位十分清晰——不张扬、具有东方气质、款式实穿、性价比高。



姜穹的记忆中,东方女性之美,应该就在于她们特有的温柔安静的样子。“她们穿着高开叉的裙子,腰身不收,领子高高地立起,把自己身体的美藏得很好。但走动时,裙摆间不经意露出的腿部肌肤,或是低头弯腰时凸显的腰身,若隐若现的性感展露无遗。”她将这些传统的设计元素运用到作品中,也从一些文化符号上撷取灵感,让穿衣者能串联到过去——比如将明代仕女所穿的褙子进行改良,成了直开领、高开叉的长裙;又比如从清末大褂上获取灵感的立领长衫,再配上圆眼镜,文人气质呼之欲出。


生姜 2014 秋冬新款羊毛大衣(模特:何若阳)


从 2013 年底创办至今,生姜的每个系列都有一个文雅的名字,比如“净居”、“清茶”、“妙行”等。“这就是我的日常生活,喜欢安静地宅在家里,每天喝茶,偶尔参加雅集。这些喜好给予我源源不断的灵感,我的设计也很贴近生活。” 生姜的顾客大多是文人雅客,其中不乏有中医、画家或是琴师。“他们欣赏传统文化,也欣赏这种审美方式。”设计师说。


生姜中式改良立领长衫(模特:荣帅)


学服装设计出身的姜穹笑称,在学校里自己的作品从来不是班上最突出的。“我就是这样的,很平凡,人群之中永远都不是闪耀的那个。我的设计也好,我印象中的东方气质也是,那种韵味不是扑面而来的,只有当你走近它,你会有无限的想象空间。所以我喜欢在设计中留白,让穿衣者自己感受回味,喜欢的人会很喜欢。”


生姜品牌创始人兼设计师姜穹


她用日常爱好给自己的体验来作比:“比如你听人弹古琴,古琴弦少,留给人们想象的空间,尾音所产生的共鸣也许能震动你的心。又比如你品别人泡的茶,不同的人泡出的茶给你不同的感受,回味也不同。我的设计并非刻意而为,而是我选择了这样一种我喜欢且适合我的方式。那些感受到我所表达的东西的顾客,就选择了我的设计。”


购买:淘宝搜索“生姜 禅衣茶服”


乔 JOQIAODING

轻中式


设计师丁又乔第一次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并不是在国内,而是在异国他乡。“2011 年,在圣马丁读书期间和朋友去 V&A 博物馆看展,偶然看到一个名为‘来自紫禁城的龙袍’的展览,在欧式的建筑中看到这样的中式美学精品,非常震撼。”她这样回忆当时的心情。


那次展览展出了从顺治到溥仪年间的 50 多件华贵服饰、20 件首饰细软以及 15 件丝质衣料,很多服饰是首次在欧洲展出。出人意料的是,这个本来面向外国人的文化展览,竟然唤起了一个中国女留学生的文化焦虑。“那一刻我想起了日本人对他们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扬。作为中国人,我们对待自己的传统文化,不要说传承,可能连了解都算不上。”丁又乔说。


喬 JOQIAODING“上海1910”系列


不过,这种焦虑并不完全是坏事。相反,它让设计师跟自身的文化土壤拉开一段距离,更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定位。“对‘中式’的追溯是一个比较奇妙的过程,我在这个事件中一直是比较中立的状态,甚至像个‘混血儿’。”一直在西方文化环境中生活学习的丁又乔,逐渐发现东方文化的美。“在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求学的过程中,我的很多视角和概念被不断地解构和扩大。”因此,她坚持将自己的品牌“乔JOQIAODING”的风格定义为“轻中式”。


一直在西方文化环境中生活学习的丁又乔,逐渐发现东方文化的美


“所谓‘轻’,就是年轻、轻松和松弛,我觉得这样的状态和我感受中的传统文化不谋而合。它不张扬、不锋芒毕露、不咄咄逼人,这样的状态在现代社会中很难得。”丁又乔希望把西方服装结构中利于人体以及现代人生活方式的优点保留下来,与最传统、最明媚的中式服饰文化相结合。“这样的方式在我看来也是最易为现代人接受的形态。”


丁又乔把西方服装结构与最传统、最明媚的中式服饰文化相结合


不过,丁又乔对中式风格的复兴潮流仍表现得十分审慎。她觉得,这仅仅属于一小部分人。“的确,许多顾客开始转变对中式设计的态度。刚开始他们对品牌的认识比较浅,觉得我做的是中式服装。穿着后的感受改变了他们的想法,现在他们开始感兴趣,去了解服装背后的故事。”甚至有许多客人表示,很欣赏这一类服装,虽然暂时穿不出这种味道,也会先买下来收藏,慢慢适应这一风格。“这样的结果对我而言,比销售数据更让我感动。”她说。


购买:淘宝搜索“喬JOQIAODING ”


熙素

以衣会友


设计师李筱茗骨子里的中国情节很深,从读书时候的毕业秀到今天的原创品牌,从直观可见的中国元素到含蓄唯美、无中无西、无对无错的熙素,她一直围绕着东方文化做设计,也享受着这种成长。甚至连她那充满东方诗意的名字“筱茗”,也是因为她出生在竹子发芽,茶花盛开的时节,爷爷为她取的。


熙素的设计以天然材质为主,棉麻、真丝、羊毛等令穿衣者舒服自在,也感受到设计师传递的淡然与温暖


“熙熙攘攘世间,难得一丝清素。”这句充满禅意的话,诠释了李筱茗对设计以及生活的感受。2012年初,她离开原先在职的大公司,创办了品牌熙素。“在做熙素之前,我是个非常商业的设计师,每年跟着国际时装周的节奏追逐效仿,超快频率的设计让人疲倦。挣扎后的结果,就产生了熙素。它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份事业,更是我生活的一份态度和人生的一种表达。”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代服饰有太多可以借鉴,但筱茗却未曾从什么具象物品上获取灵感。“我喜欢揉碎了,再掺和到骨子里的感受。例如‘觉茶’系列,我把传统茶文化与都市节奏融合,运用一些汉服的元素与现代工艺面料结合设计。”


从熙素采用的面料上,能大概猜出喜好这些衣物的人:没有任何华丽的成分,以天然材质为主,棉麻、真丝、羊毛等令穿衣者舒服自在,也感受到设计师传递的淡然与温暖。“我们的顾客大部分是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族,他们目标明确,懂得取舍。这样的顾客非常有粘度。”


设计师李筱茗骨子里的中国情结很深


正因为最早这批客人的“忠诚”,熙素创立以来的销售业绩比筱茗预期的要好很多,也给了她信心继续开店。“我们正在筹划开设一家熙素会所,以新的方式坚持东方文化的传递。”筱茗说道,“这是一种新的销售模式,更贴近生活,也让客人能更好地交流,更能体现我‘以衣会友’的理念。”


购买:上海市马当路 245 号 新天地时尚购物中心 L125 商铺


新中式·雅饰


素SU

做拥有中国气质的设计


见到素(SU)的创始人兼设计师张沙娃时,她的整个公司都在为品牌十周年活动忙碌。沙娃和合伙人郑海燕找来一些古老手工艺的传人,计划着拍摄一个保护传统手工的公益宣传片,其中包括顾绣、木雕和錾刻等门类。在工作中,她们常常从这些传统手工艺里找到灵感,比如将一块八仙过海木雕表面那翻腾、追逐的波涛纹路融进首饰设计。


从左至右分别为:海上花-牡丹三角绣、缘木花开-木生花钗、青花绣-青花绣挂件、缘木花开-木生花流苏挂


沙娃和海燕既是闺蜜,又曾是同一家设计公司的同事。还在打工时,她们下班后经常一起逛街,却总是找不到适合自己的首饰。审美上的一致性和对市场的敏感,让两人决定开一家属于自己的首饰店。


素原首饰旗下“SU 素”创始人张沙娃和方海燕


从瑞金路上的一家小店开始,素的定位就深深地扎在了传统文化的脉络里。“如果你选择做维多利亚风的东西,就很不靠谱,因为你没有感受和经历。我们并不是因为市场上缺乏中式风格,或是觉得这种风格比较讨巧才去做,而是因为自己喜欢。有了创作的欲望,自然就走到了这里。”素的很多首饰以中国花鸟画中常出现的花卉为蓝本,栀子、牡丹、玉兰、蝴蝶兰……用沙娃的话来说,这些名字念起来天然带着朴素、淡雅的传统生活气质。



SU 素的作品,承载着四时花鸟之美


与两位设计师一样,素的顾客大多对传统文化充满认同感,她们更希望找到说明自己文化身份的饰品,同时又不过于高调。沙娃本人即是如此,她时常参加传统文化爱好者的雅集,学习古琴和饮茶,这些都是她生活的一部分。


在设计方面,沙娃很清楚地将素和纯粹的复古区分开来,她不排斥仿古设计,但对她和海燕来说,最重要的是继承中国文化的精神。“我们摒弃繁复的纹饰,倾向于简洁和气质上的美。我们想做一个拥有中国气质的品牌,而宋朝的美学、江南的清雅是我们想要靠近的格调。”


购买:全国各地专柜均有销售,详询官方网站 www.su-live.com


上下

诗意的器物


两棵三十岁的黑檀木一年间结的果实,三十天日复一日的浸染晾晒,成就二十米闪烁着漆器般温润光泽的丝料。特殊的处理方法,赋予正反两面不一样的光泽:一面光润,一面清拙。每年只有区区二十米,成就了“上下”的“漆韵”系列。见到它,买到它,都是一种缘分。


「上下」漆韵系列


在“上下”的产品开发团队找到这家制作大漆真丝的家庭作坊时,世上现存仅有的懂得这本手艺的工匠,已经不打算再继续做下去了。在工业发达的现代社会,这种工艺复杂、产量及其稀少的面料无用武之地。“上下”让它在服装上焕发出新生。简单地扫一眼、摸一下,任何人都会为大漆真丝的质地感到惊艳。


「上下」首款包袋“揽月”


民间手工艺是“上下”一切设计的基石。品牌创始人及艺术总监蒋琼耳概括“上下”的品牌精神为“手工艺在当代生活的焕发”。她希望为这些衰落的、面临消亡的民间手艺找到新的载体,“将传统美学用当代的方式演绎出来”。因此,“上下”大部分产品与日常生活相关,而不是纯粹的工艺品或者收藏品。


「上下」桥系列茶具


为了实现这一构想,品牌的相关团队在产品研发上花费了大量时间。将竹编工艺与白瓷结合在一起的竹丝扣瓷茶具系列,前后经历了长达三年半的磨合。传统竹丝编织工艺一直以来擅长平面画和立体昆虫,之前很少用在实用器皿上。手工艺人习惯了装饰品的制作思路,而器皿的设计重视实用性,牢固、清洁、称手,都要预先考虑。此外,作坊式的工作方式,制作两三件物品很容易,要制作五十、一百件相同产品,就要面临品控问题。从 2010 年推出竹丝扣瓷以来,这一系列成为了“上下”的长销产品,每一年的产量都在提高。“上下”的所有产品背后都有一个类似的故事。蒋琼耳说:“手工艺需要一段时间来苏醒,每一年都去唤醒它,持续不断地维护它,它才会有未来。”


「上下」雕塑系列羊绒毡


出身艺术世家的蒋琼耳,外祖父蒋玄佁是最早留学海外的中国艺术家之一,也是最早把西方油画艺术引入中国的艺术家之一,父亲邢同和是著名建筑师,参与建造了上海美术馆。 


「上下」创始人及艺术总监蒋琼耳


蒋琼耳自幼跟随大师学艺,国画师从程十发,书法师从韩天衡。对她而言,中国的传统审美,是泉水般熟极而流的情怀。“我们传承的不是传统中国‘元素’,而是中国文化的灵魂。‘弃其形,取其神’。”她承认,随着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一件式样繁复的古典家具也许不适合当代的家居风格。“但灵感的来源是永恒的,比如器形的比例、神韵、气质、情感,这些才是需要传承的。”


与此同时,蒋琼耳强调:“ ‘上下’绝对不是奢侈品。”在位于上海淮海中路的“上下之家”,既能看到售价高达 88 万元的紫檀书桌,也有标价 300 元的茶杯和茶垫。她不希望这些美丽的器物只能为富人独享,而是想把惜物的情怀传达给顾客。采荷迎夏,围炉叙话,古老中国并不是物质化的,而是每个中国人都熟悉的生活。“‘上下’一直在做的,就是让传统的生活美学像潺潺流水般,流回到现代人的生活里。”


购买:上海市淮海中路 233 号「上下」之家


梵几

改良风格中式家具


梵几是由国内设计师古奇高创立的独立家具品牌,“梵”是净空与安静的意思,“几”是家具,意为净空安静的家具,同时梵几的谐音是“凡几”——平凡的家具,梵几希望做些实实在在被生活所用,并且自然的融合在生活当中的家具。不标榜自己得设计风格,梵几的家居有北欧和日式家具的简约朴素,也有着中式的淡淡禅意。


▲ 梵几 高脚


梵几拐角办公桌


如果了解一下独立家具品牌“梵几”的销量,你会发现这个圈子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小,并且潜力十分惊人。在短短几年内,梵几一跃成为国内最知名的独立家具品牌之一,甚至带动了一股设计制作实木家具的风潮。古奇高的设计有北欧和日式家具的简约朴素,也有中式的淡淡禅意。圈椅、竹椅、禅椅以及罗汉床,都透出浓浓的中国风,但其改良设计更容易被年轻人接受,也能与现代公寓的装潢相得益彰。


▲ 梵几叉脚小餐桌


提起“新中式”风格的兴起,古奇高表示:“我不希望这样的生活方式只是一种‘风’,任何因为风气被淘汰的设计师都很可惜。我希望各种风格能并存,人们通过尝试,沉淀出最真实的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他坦言,自己的家也需要磨合。之前,受到身为国画家的岳父的影响,他也曾将家布置成纯粹的中式风格。经过一段时间的生活,现在的家又渐渐变回了“中西杂糅”的样子。


▲ 设计师古奇高


“生活方式最终要面对真实的自我,也就是我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是西方人养大的孩子,还是私塾出来的秀才?都不是,我是个看着电视吃饺子的当下中国人。”古奇高说。


购买:请登录官网查看相关商品 www.fnji.net


Qeelin

特立独行的中式珠宝


在 2004 年的戛纳红毯上,张曼玉以一身纯黑色晚礼服亮相,简洁的装扮衬托出胸前那条 Qeelin 葫芦(Wulu)项链。来自中国古老传统的葫芦造型,通过设计师的线条比例设计,变身为一件现代感十足的珠宝,时髦简约的葫芦造型也一跃成为了法国潮流名店 Colette 中最具中国味的热卖单品。也是从那时候起,Qeelin(麒麟)这个名字印入大家心中。


Qeelin Wulu 系列 18K 白金镶钻葫芦耳环



Qeelin High Jewellery Wulu 系列 18K 白金镶钻石流苏耳环


这个名字,与中国的神兽麒麟发音一样。“麒”、“麟”所代表的是男性和女性,在中国的文化中是幸运和财富的象征。品牌的创立,正源于 Qeelin 共同创始人、主席、创作总监 Dennis Chan 在中国的一段丝绸之路探索。敦煌的“千佛洞”激发了他创立一个独一无二的珠宝品牌的念头:“用现代的手法呈现中国的元素,让这个品牌名扬世界。”2004 年,Qeelin 诞生。


Qeelin Buckle My Love 系列 18K 白金手环


作为一名华裔设计师,Dennis 热爱中国文化,喜欢收藏古董相机和镜头。小时候妈妈给的铃铛、在香港市场买到的机器人玩具等,都是 Dennis 内心的创作动力。今年最新推出的 Mogaoku 高级珠宝系列,启发就来自敦煌莫高窟千佛洞中的壁画。他设计的“Tien(天)”、“Di(地)”、“Ren(人)”三件珠宝,分别代表组成宇宙万物最重要的三大要素,组合在一起,既具有抽象的美感,又具有禅意。


Qeelin 共同创始人、主席、创作总监 Dennis Chan


葫芦、熊猫、狮子、竹子等等中国人再熟悉不过的文化符号常常出现在Dennis的设计中。但对他来讲,每挑选一个元素,并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无论在工艺还是设计上,都要在最大限度内实现创新”。他的任务,就是“用现代的手法,将中国的精髓通过珠宝呈现给世界”。


Qeelin Buckle My Love 系列 18K 玫瑰金手环


“在 Wulu 系列中,我采用镂空设计,只保留线条,化繁为简,中性大方。Xi Xi 的喜狮造型我也是尽量让它灵动起来,可开合的嘴部和可舞动的四肢融入了工业设计的技术。Bo Bo 的熊猫造型,将“友谊大使”和“和平大使”相结合,以泰迪熊的躯干造型结合熊猫的头部,令人喜爱。”Dennis 介绍说。对于每一个中国元素,他都希望赋予新的精神、新的细节和新的突破,一切都朝着 Dennis 心中的“新中式”风格珠宝努力着:“以现代的手法去表现中式元素。”


购买:各地专柜均有销售,详询官方网站 hk.qeelin.com


SHAOO

似远实近的中国美


童文威最近很忙,她的个人高级珠宝品牌 SHAOO 以及流行皮质首饰品牌 SHAOO SHADOW 即在巴黎、伦敦入驻更多商场。经过十年的发展,两个品牌旗下的产品线逐渐成熟,品牌也进入另一个发展期。



或许你对童文威这个名字不太熟悉。她是卡尔·拉格斐眼中最具潜力的设计师,前法国第一夫人布鲁尼·萨科齐和众多欧洲潮流 ICON 是她的追随者。这个出生在上海,学习生活在法国的设计师,将中国传统的玉石与潮流元素结合,诠释她眼中的中国之美。


设计师童文威


“就如中国画一样,玉讲究一种低调的意境美,含蓄而不张扬,但在国外,许多人都不懂玉文化。”童文威感慨,“我会站在西方的角度来认识中式的美。我所看到的美,有一定的距离。”


通过这些以玉石为主材制作的高级珠宝,越来越多西方人开始了解玉石文化,进而爱上中国文化。“他们对中国各个年代的变化都很好奇,会跟我一起讨论唐朝文化。”童文威兴奋地说。


2007 年,童文威推出以玉石为设计元素的高级珠宝品牌 SHAOO,受到时尚名媛的青睐


1999 年,从上海美术学院毕业的童文威决定远赴巴黎留学。她选择进入时尚名校 ESMOD。2004 年,还在实习的童文威成为导师口中“既有天赋又非常幸运”的学生。她将皮革与蕾丝结合,制作出性感且具有原生态感觉的皮革配饰。她把作品寄到法国知名买手店 Colette,所有作品立刻被选中买断。也是那一年,她的首个流行皮质首饰品牌 SHAOO SHADOW 诞生。2007 年,她推出以中国玉石为设计元素的个人高级珠宝品牌 SHAOO,受到不少时尚名媛的青睐。


童文威的父亲是知名的书法篆刻家,喜欢品茶,也好研究中国古典文化。受父亲影响,这位年轻的设计师也喜爱喝茶,钟爱明代家具。“我被老式家具的线条美深深吸引。”她表示,古老的艺术品和建筑是她的灵感来源。在她的珠宝作品中,我们能够看到灵感来自老式家具、木雕上的镂空设计。


购买:巴黎 Galeries Lafayette 百货



以上内容来自「外滩时尚」

(微信号:bund-style)

欢迎分享,留言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


- THE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