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电圈

 汕头能率 2015-01-08


一石激起千层浪。


当前小家电产业,真的遇到了大问题。


当然,问题的核心,不是说小家电产业不行了,没有未来了。


而是,除了在电商渠道的冲击之下,大量的小家电传统经销商和专营店面临被淘汰出局,或者难以为继尴尬。同样,部分中小型工厂,以及杂牌小家电工厂,也面临着出局的尴尬和危险。


最直观的危险:小家电专营店出局

电商渠道对于家电市场的冲击,最受伤的当属小家电的传统经销商们。


实际上,从2013年开始,电商渠道对于传统小家电经销商的冲击就已经出现,只不过到了2014年这种情况表现的更加明显和突出了。


这主要是因为,小家电与日常的家庭百货类产品颇为相似,体积小、容易配送,而且不用安装。与电商渠道的物流配送体系高度融合。


所以,这两年来,很多传统的小家电经销商,如果不是转型成为电商渠道的供货服务商,那么就只能直接出局。没有其它的办法。


同样,即便是在被认为还稍为安全的县镇市场,或者是农村市场上,小家电的电商化程度也会越来越高。未来,农村的小家电市场电商覆盖率将会高低于50%。


这意味着什么,单一小家电产品专营店已经很难生存。要么就是电商,要么就是大家电的综合专营店或者旗舰店,将小家电作为大家电的经营补充。而一些区域性的小家电代理商,倒是应该及时地转战电商渠道,成为小家电企业在区域市场上与电商供货,甚至是电商第三方平台的合作方,发展线上渠道。


被隐藏的风险:小家电工厂关门

相对于小家电经销商的生存空间,开始从城市到农村,不断被电商层层挤压相比。很多小家电生产工厂的出局,或者关门歇业,其实也一直在进行着。


只不过,由于小家电生产工厂的整体规模不大,而且大量小家电工厂主要是贴牌为主业,因此很难受到大众的关注。但这并不代表他们的日子就好过。


从2014年开始,在中国小家电的重镇广东,就已经出现了部分知名小家电生产工厂的老板突然“跑路”情况。虽然说,在众多的广东小家电工厂中,这只是少数,但也足以引起整个小家电产业,特别是下游经销商的关注。


这种小家电工厂的洗牌与出局,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小家电的品牌集中度会在2015年出现进一步的向大品牌集中。不过,中国小家电市场上的大品牌,似乎并不多。主要是美的、苏泊尔、九阳,以及飞利浦等品牌,近年来包括海尔、格力大松,甚至是海信、TCL等企业也在谋求拓展小家电,但整体力度并不大。


相对于很多广东的小家电企业,或者宁波的小家电企业来说,这些家电大企业相对还是比较安全的,至少不会突然出局或者马上跑路的情况,从而拖累小家电经销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