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文房四宝之一

 宛平2008 2015-01-08

 

    
    在我国三千多年的文明史上,纸、笔、墨、砚对传播和推动文化艺术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故历史上称之为“文房四宝”。其中砚为文房四宝之一。

    第一节  砚的历史沿革与演变


    砚到了唐代,人们发现了红丝石、歙石、端石、洮石等优质砚石,它们具有研墨细腻,发墨不损毫;为其他各种砚材所不及。从帝王达官至文人雅士都喜爱石砚,石砚就更加流行了。从唐代以来,就出现了历史上公认的端、歙、洮、红丝四大名砚。随后由于红丝石矿源稀少,采掘不易,黑山红丝开采殆尽,就被澄泥砚替代了红丝砚成为四大名砚之一。自始至今,人们仍以端、歙、洮、澄泥为我国四大名砚。
   
    隋唐时期,制砚工艺也有很大的发展。当时箕形砚(有足)及圆形砚相当流行,这种砚墨堂及墨池混在一起。至中唐后,砚在演变和发展,具体反映在砚形、砚式的不断增加,使砚从箕形、圆形到方形、从三足变为多足。砚从纯文房用品,一些砚又逐渐开始演变为实用与欣赏相结合的工艺美术品。   

    五代时期,砚的形制有更大的变化,出现了无足的平台砚。欧阳修题记的南唐官砚,是最早一批平台砚。也许是由于唐末高腿桌椅的出现,人们写字作画用的砚,从几下置于案上之故,而有足砚逐渐减少。   

    到了宋代,可以说是刻制砚工艺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这时,各种优质石砚有更多的发现。《续博物志》称“天下之砚四十余品”。同时,现砚的形制和雕刻艺术方面,出现了多样化。宋砚的形制主要以抄手砚、椭圆形的高台砚、长方形的平台砚居多。如兰亭砚、太史砚、蓬莱砚等,而且还有随形砚的出现,砚形浑厚古朴。宋砚雕刻线条明快流畅、简练,整体浑厚大方,所刻山水人物,多为单线阴刻与半浮雕相结合。砚底如遇有眼,皆留眼柱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至明代时,较注重选择优质砚石制砚。仍以端、歙、洮石为贵。由于端溪水岩(老坑)开凿至大西洞及水归洞段,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优质老坑石,它们除了石质优美,有些还有鱼脑冻、天青、蕉叶白、青花、胭脂火捺、冰纹等石品花纹。备受爱重,藏砚之风崛起。

    明砚继承宋砚的雕刻风格,浑厚古雅,砚边精刻螭龙纹、回纹及其它花纹装饰。端石雕刻因石质优而走向追求优雅精制,明代更流行镌刻砚铭。自宋出现的随形砚至明代更受藏家喜爱,随形砚(天然砚)有天然味、追求气韵,没有方形砚那种庄重浑厚,庄重得多少带点规矩和刻板。因而有不少文人雅士十分喜爱随形砚。

    清代,制砚工艺日趋精美,主要是乾隆帝弘历对文房四宝中的砚特别喜爱,不仅在宫廷内设置制砚作坊,同时还向粤、皖、江、浙各地索求佳砚。也由此大体形成各具特点的风格和流派。由康熙(1662)至乾隆(1736)时为制砚的全盛期,砚和其他工艺美术品一样达到空前的繁荣。在对各类砚的选择、砚石的形制、雕刻技艺、石品花纹的品样,论砚及评砚的著作、制砚名艺人之多、素质之高,在清代达到空前的程度。制砚工艺十分精致、刻工纤巧,甚至连砚盒的装潢也十分讲究,有些砚盒由名贵的紫檀木制作,并镶嵌上美玉或象牙雕刻,或金线、银线,有的砚盒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砚刻不仅精同雕细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而且不少还以名人题识,使其身价更高。砚刻在承袭前代的作风、气派、风格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其线条、图纹都极其纤细、流畅。但至咸丰之后,由于种种原因制砚这个行业就逐渐走下坡路了,各种名坑砚石也出现枯竭或停采的现象。

    我国地大物博,砚石资源丰富,从唐代以来陆续发现、并开坑采石,生产刻制成砚的上品砚石,何止四大名砚。据有史可考的优质砚石产地(不完全统计)就有近五十处之多:如广东的端溪、安徽的歙州、宣州、江西的婺源、甘肃的洮州、山东的青州和淄州、河北易州、山西绛州、河南怀州、虢州、唐州和蔡州、贵州的思州,四川的夔州和万州、湖北的归州、湖南的潭州、江苏的苏州、浙江的温州、江西信州和庐山、福建建州、宁夏的贺兰山、吉林的长白山……等。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砚石产地。

第二节  四大名砚及其它石砚


    中国四大名砚为端砚,歙砚、洮砚、澄泥砚。

   一、 端砚

    端砚,因砚石产于广东肇庆市(古称端州),东郊羚羊峡斧柯山的端溪水一带,故称端溪砚,简称端砚。据文献记载,端砚始于唐武德(618)之世。1965年在广州动物公园唐墓中出土的一方唐代端溪箕形砚(现藏广州博物馆)(图唐端溪箕形砚)。由出土实物与文献相印证,证明端砚的问世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   

    (一)端砚的品种

    端砚之所以为四大名砚之首,是以其石质明显优于其它石砚。端溪砚石名坑众多,至今仍在开采的计有:老坑、麻子坑、坑仔岩(此三个坑又称端溪三大名坑),还有宣德岩、古塔岩、朝天岩、绿端、宋坑、梅花坑、罗焦、白线岩……等十多个端石名坑洞,还有斧柯东的沙浦诸坑(砚石资源十分丰富),但要与端溪石区别开来,将来还需分别给它们正名,使其名正言顺地献给端砚爱好者、用家及收藏家。

    l、老坑   

    从砚的石质而论,一致公认以端溪砚为首,而端溪砚中又首数老坑(即水岩),可以说,它集端溪各名坑砚石之优点于一身。水岩石质细腻、娇嫩、致密、坚实,石色偏紫蓝而又在丰富多彩,还具有绚丽多姿的石品纹,古人赞美日:“细润如玉”、“温软嫩而不滑”、“扣之无声”、“贮水不耗,发墨而不损毫”、“久用锋芒不退”,确无愧为砚中之至宝。

    老坑石的成分、特征及石品花纹:老坑石岩性为泥质结构,致密,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主要由云母类(水云母)粘土为主组成,还有赤铁矿、石英、绿泥石、碳酸盐类;微量矿物成分:电绿石、金红石、黄铁矿等。老坑石击之如木声,无铿锵之声(与宋坑比较有明显不同)。

    老坑的主要石品花纹有:金线、银线、冰纹、冰纹冻、各种青花(含玫瑰青花)、火捺(胭脂火捺、马尾纹火捺、金线火捺、猪肝冻、铁捺)、天青(乃微尘青花高度集中之处)、蕉叶白、鱼脑冻(含碎冻、浮云冻)还有名贵的石眼。其中以天青、冰纹拣、青花、鱼脑冻、蕉叶白、胭脂火捺及晕作数重翠绿的石眼最难得、最为名贵。水岩石长期受地下水的作用,粘土矿物质为地下水所溶解,逐渐使石质变纯、变软的缘故。因此水岩石如此细腻、娇嫩,滋润到可以“呵气研墨”的效果。

    2、坑仔岩

    坑仔岩,又名康子岩。坑仔岩是宋治平年间开坑采石的,历代均有开采,据传在清咸丰九年采石时洞内塌方,造成伤亡,后便自然停采。直到1978年底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重新开凿坑道九十多公尺,连接原坑仔岩工作面,成功开坑采办一批批优质坑仔岩砚石。

     在坑仔岩砚石中,优质者亦有蕉叶白、鱼脑冻、青花、火捺以及各种石眼。近年开采的砚石中偶然也发现有金线及银线。其石质幼嫩、纹理细腻、坚实、滋润。不过它比起老坑石来显得偏紫红些,色泽较均匀,也不如老坑及麻子坑的石色斑谰多姿。

    3、麻子坑

    麻子坑,在清乾隆年间开坑采石,相传当时一位姓陈的采砚石工在无意中发现此坑,经历千辛万苦,结果被这位陈麻子开采出好砚石。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开拓者,故将此坑取名麻子坑。麻子坑原分水坑及旱坑二洞。

    麻子坑砚石质地高洁,娇嫩、细润、致密坚实。优质的麻子坑砚石,同样有鱼脑冻、蕉叶白、天青(甚至有天青冻)、各种青花、火捺、猪肝冻、金钱火捺以及石眼(眼多翠绿园正)。极品的麻子坑砚石完全可以与老坑媲美,一般来说它与坑仔岩砚石是同一档次,如果从石质上认真比较,麻子坑应该仅次于水岩而又稍高于坑仔岩。麻子坑在乾隆年间开坑采石,至清末就自然停采,到1962年底才重新开采麻子坑砚。

    4、其他端砚名坑

    除上述三名坑外,端溪另有不少优质石料。宣德岩,在明朝宣德(1426)年间开坑采石,故称宣德岩。石色以紫色为基调,而稍偏紫蓝,石质细腻、幼嫩,仅次于麻子坑和坑仔岩。

    宋坑,因在宋代发现、开坑采石,故名为宋坑。然宋坑并非指某一坑洞的砚石,而拥有好几个岩洞,如盘古坑、陈坑、伍坑、蕉园等。属于中低档端砚石。刻制实用性端砚为主,如淌池、墨海、太史、兰亭、抄手及三边雕花、六字砚等。宋坑的色泽是紫如猪肝,石色凝重浑厚,石品中有火捺(马尾纹、猪肝冻及金钱火捺),表面在阳光下有些闪闪发光的金星点。宋坑虽比不上老坑等端溪三大名坑石质细腻、娇嫩滋润,但它同样有“发墨不损毫”的优点,且有下墨快的特点。故要书写大幅字画,宜用宋坑。

    梅花坑,其开坑采石也始于宋代,砚石呈苍灰白微带青黄色,其中有梅花点者为佳。它以石眼多为其主要特点。一般眼是黄白色,没有瞳子,好的眼中间只有一点红或偏赤暗色。还有一种称典水梅花坑,石出羚羊峡以东沙浦典水村附近,石眼亦多,眼中有点睛,有时亦有晕或黄绿相间,其石质与宋坑差不多。

    绿端,开坑采石始于北宋,石色青翠绿有时微带土黄,而最佳者为一片翠绿色,如青竹一样翠绿无暇,晶莹油润,别具一格。但绿色砚石不只是端州才有,广东恩平有一种可作刀石的绿石、吉林的松花石、甘肃的洮石均为绿石,必须加以区别。

    其他还有白线岩、洁白岩、二格青等等,这些坑所产砚石绝大部分者是刻制规格低档的实用砚为主,近几年来因沙浦诸坑大量开采,故这几个坑石就差不多停采了。

(二)端砚石的石品花纹

    1、人们对端溪砚的评价、使用、鉴赏、珍藏乃经济价值,除了察看石质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端溪石各式各样的石品花纹。而端溪石上的品花纹有些是很难得的、.甚至是罕见的。如:鱼脑冻、蕉叶白、天青、青花、冰纹冻、金钱火捺、猪肝冻及石眼等,确实得之不易。现将分别介绍于后。

    鱼脑冻,是砚石中石质最细腻、最幼嫩之处。颜色是白中微黄略带青,也有白中微带灰黄色。最佳的鱼脑冻应该洁白如天空的晴云,色泽清晰、透澈。此外还有一种叫碎冻,它不像一朵完好的“白云”,而是“错落疏散”在砚面上。在鱼脑冻内一般都有青花,而且多数是微尘青花、鹅毛氄青花、玫瑰紫青花。在鱼脑冻的外围一般都有胭脂火捺“包围”着“冻”。如果冻的地是天青,那么就更难得、更名贵了。鱼脑冻一般是老坑、麻坑才有,坑仔岩砚石也偶然发现集端砚石品花纹于一体的老坑砚,砚中有鱼脑冻、蕉叶白、天青、青花火捺、金银线、冰纹,并有罕见的四十多颗石眼。

    蕉叶白,又称蕉白。其特征是:如蕉叶初展,一片娇嫩,白色中略带青黄,接近鱼脑冻。其中有如含露欲滴的成片的(或成半圆的),是最理想的蕉叶白。一般来说蕉叶白出现在水岩、麻子岩、坑仔岩,罗焦有时也有出现。在蕉叶白的外围,正常的情况下往往有火捺或马尾火捺围扰着,而蕉叶白内则会有青花或几点玫瑰紫青花。

    鱼脑冻、蕉叶白甚至天青偶然有三者混在一起的,即天青作底色,蕉叶白一大片,鱼脑冻在蕉叶白之中。这是非常罕见和名贵的端溪石,在水岩砚石中偶有出现。

    天青,在端砚中相当难得的,它是一片紫蓝而略带青色,颜色犹如天亮之前天空的颜色一样,紫蓝带黑稍带青,在端砚中天青不常见。是微尘青花的高度集中,这是它的名贵所在。

    青花,它是端石中十分名贵的石品花纹,是天然生长在砚石中的青蓝色的及微小的斑点,一般要湿水之后才能看得到。青花品类繁多,主要有:微尘青花、鹅毛氄青花、蚁脚青花、萍藻青花、雨霖墙青花、雨仔队青花、子母青花、蛤肚纹青花、冬瓜瓤青花、玫瑰紫青花。此外还有所谓青花结、鹅毛氄青花结等。青花在端石中见于水岩、麻子坑及坑仔岩,在清代采出的宣德岩佳石中或罗焦石中偶然会出现。火捺,也称火烙。即在端石中那种呈紫红微带黑色者。在端石的火捺中有老嫩之分,老者紫中微带黑,嫩者紫中微带红。在火捺的类别中又分为:胭脂火捺、金钱火捺、猪肝冻、马尾纹火捺、火焰青、铁捺等。此外,还有冰纹、冰纹冻、金钱、银钱、翡翠(含翡翠纹、翡翠斑、点)、鹧鸪斑、朱砂点、黄龙纹、虫蛀……等。

    石眼,是端砚石上名贵的石品花纹之一,是天然生长在砚石上有如鸟兽眼睛一样的东西,这些石眼呈翠绿色、或黄绿色、或米黄色、或黄白色、或呈粉绿色。它们大小不一,神态各异。一般是3—5毫米,极个别也有7—15毫米。石眼在端石的设计、构图上有着特殊的意义(但对发墨、下墨没有什么关系)。其定名一是以其形似而定其名,而又多以鸟类或兽类之眼来定名。如所谓鸲鹆眼、鹦哥眼、鹩哥眼、鸡公眼(雄鸡)、珊瑚鸟眼、雀眼、猫眼、象眼(或称凤眼)、象牙眼、绿豆眼、猪鬃眼等。二是从神态上来区分,则有所谓瞎眼、怒眼、死眼、活眼、泪眼、翳眼之区别。三是从生长位置来分,则有高眼、低眼、及底眼之别。最名贵的眼应该是冻上眼,即在鱼脑冻中的鸲鹆眼。

    二、歙砚

    歙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产于安微的歙县(古称歙洲)、祁门、休宁及江西婺源等地带(即现在婺源县龙尾山西麓武溪一带)。歙石的加工刻制多在歙城,故统称歙砚。而在歙砚中又以婺源龙尾山下武溪涧采的砚材最好,故又称“龙尾砚”。

    歙石的开采和刻制始于唐开元年间。在晚唐时,已经是仅次于端砚的第二大名砚了古歙砚。

    (一)歙砚的特点

    歙砚石质概括来说具有涩、细、润、坚四大特点。涩是指砚石有锋芒,发墨如砥;细是指墨膏稠腻,不易损耗;润是指砚石质坚密带湿润,致使“贮水不耗”,  “蓄墨不枯”。更实际地谈,歙砚石质虽然坚实,但颇易发墨,不愧为制砚的佳石。

    (二)歙砚的石品

    歙砚石还有众多值得鉴赏的石品,从文献记载及从砚石中普遍存在的,大致可分为:罗纹、眉子、金星等三大类。而各类又分出许多特有的名称。

    1、罗纹,是指石材的文理如绸缎上的锦纹。此种石产于罗纹里山等地,品类繁多,计有粗罗纹、细罗纹、刷丝罗纹、古犀罗纹、鱼子罗纹、卵石罗纹、暗细罗纹、瓜子罗纹、金花罗纹、 金星罗纹、角浪罗纹等20余种。而其中以古犀罗纹最名贵。

    2、眉子,是因石材的文理像仕女的眉毛而得名。眉纹(毛)有粗细之分、有长短之别、有蔬密之间,乃奎色泽有青、绿之差。它们各具神采秀丽异常。其品类有长眉子、短眉子、对眉子、雁湖攒眉子、金星眉子、金荤眉子、金花眉子、簇眉子、大眉子等等。其中又以雁湖攒眉子最名贵,其纹理像一群刚降至湖泊的鸿雁。其实眉子,是罗纹的变异表现。

    3、金星,乃硫化铁的点滴散布物,其纹理呈黄色颗粒状。大者如黄豆,小的如黍,更小者如鱼子,多者疏密相间如黑夜的星空,有时也有少至二三颗。其品类有金线金星、雨点金星、鱼子金星,葵花金星、云雾金星、雨丝金星、大金星、小金星等10余种。

    根据矿物学方面的有关资料,认为歙石的地质年代属于震旦纪,距今十亿年,其摩尔硬度为四度,较端石硬度稍高,故文献常以坚润形容歙石,而以细腻、幼嫩形容端石。

    (三)歙砚的名坑   

    关于歙砚采石砚坑的情况:据文献记载,产砚石诸坑主要分布在歙县、祁门、婺源等地,而以婺源之砚石最好。下述为婺源坑: 
 
    罗纹山:眉子坑,唐开元中开坑采石。里山坑,南唐李氏始开坑采石,到宋时废。水弦坑,在眉子坑外临溪处,冬枯时方可取石。罗纹旧坑其坑在眉子坑之东,南唐李氏始开坑采石,石多金花。水坑,在罗纹山西北,石呈金星。

    主持山:溪头坑,与罗纹山之金星坑相近,石多金星。叶九坑,在溪头之西,亦有眉子,纹色粗慢。

    济山:碧里坑,有石色理青莹。水步坑,石呈雨点日晕。

    还有洞灵岩、驴坑等,宋元间多取之。上述诸坑,清以前皆废。而乾隆年间所开之坑及至六十年代所恢复开采之砚坑,大多数歙石均采自婺源县龙尾山下之砚山村。不过歙砚休宁、歙县亦有砚石开采黄山日出砚。

三、洮砚

    洮砚是我国四大名砚之一,享有“洮砚石贵双赵壁”,“端溪歙州无此色”的美誉。洮砚又称洮石砚、洮河砚。洮石出于甘肃南部古洮州之洮河,因地而名为洮砚(即今甘肃省甘南自治州临潭一带),现今洮石多采于洮河东岸刺嘛崖、水泉崖和扎甘崖等地的山崖上。因甘南自治州之洮河附近开采的砚石以绿色为主调,故又称洮河绿石砚。

    (一)洮砚的开采历史

    洮砚与端、歙均始于唐代,在唐代洮砚的制作亦盛行,当时洮砚已和端砚,歙砚、澄泥砚并称为全国四大名砚。清代因高宗乾隆帝嗜好书画、文房四宝中的名砚,曾组织人力,大量开采过洮石,洮石生产曾一度复生并繁荣起来,但砚石难于开采、奇缺,加上其它原因,故好景不长。以后就无法有计划有组织的批量开采,只剩下少数制砚艺人濒于失传。

    直至六十年代,政府重视传统工艺美术的恢复和发展,1964年甘肃省工艺美术厂开始组织人力恢复和发展洮砚的生产制作。1979年国家拨专款修建洮石矿,使埋藏已久的喇嘛崖鸭头绿和小泉崖的鹦鹉绿、赤紫石等老坑重新开采,同时又开采了不少新坑,为洮砚的生产提供了丰富的砚材。在盛产洮石洮河两岸,驻藏两族人民连手办起了洮砚厂,使洮砚的生产走上正轨。

    (二)洮砚名坑

    据有关文献记述,洮石的学名为辉绿岩,是水成岩之一种,但其微分子的结晶形状较一般水成岩特异,构成了它的色彩绚丽,石质坚细,结构缜密,莹润如玉,扣之无声之特点,是制砚的佳材。

    古洮州采石的坑洞,主要有宋代人所开采的有喇嘛崖鹦哥山咀的宋坑,该坑产绿漪石,古称鸭头绿,是洮石中的珍品。古时有首民谣赞美它:“洮石贵如油,黄标带绿波”。

    还有水泉崖的旧坑和扎甘崖的新坑,它们所开采的洮石,都是制洮砚的名贵石材。水泉崖旧坑有深绿石、墨绿石和玫瑰红等三种珍贵砚石。深绿石古称“鹦鹉绿”,其特点色泽深绿,石质细润,发墨性能好,且不易损耗。墨绿石,古称“玄璞”,乃鹦鹉绿石中带有深色墨点纹理的洮石,故又称“湔墨点”,是洮石中之妙品,它质地坚硬,但细腻如玉,石色奇异别致。玫瑰红石,古称提血,宋米芾《砚史》称之为:“洮河赤紫石”,该石颜色像玫瑰花一样艳红绚丽,其发墨性能不亚于绿漪石,同样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名贵洮石。而其中一种深红呈暗,又有多层水波纹,且带有黄标者更为名贵。

    扎甘崖新坑,为北宋后期所开,所产之砚材呈淡绿色,称淡绿石,古称柳叶青。它是一种在淡绿色石上略带朱砂点状纹理的大谷岩,具有一种文雅、艳丽而石质坚硬、细腻,浸水生能较弱的特点。

    古人多以“发墨为德,细润为材”为论砚标准。洮砚质细坚密,碧绿如玉,磨而不磷蓄墨贮水,不耗不变。这是洮石的主要特点,也符合古人之论砚的标准。不愧为我国四大名砚之一。

     四、澄泥砚

    澄泥砚同样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不过它不像端、歙、洮砚均以砚石为材料,而是用澄滤去渣的江河湖泊的沉泥为材料,在经过特殊的工艺烧炼制成。它是属于陶瓷砚(砖瓦砚)类。不过其艺术加工、设计和雕刻技术,砚形、砚式乃至砚的性能则与石砚大同小异。但澄泥砚与一般的瓦砖砚材不同,澄泥砚与砖瓦、及天然泥土为材料烧制而成的陶砚则有质的区别,陶砚其质地松软、且易渗水,又不耐磨。澄泥砚则使用经过仔细淘洗滤过的细泥土(江河湖泊的沉泥)作材料经过特殊工艺烧炼而成砚,故其质地耐磨而不渗水,坚实而细腻。

    (一)澄泥砚的制作工序

    1、取泥(即取江河中的沉泥),将其放进用纽绢二重缝制的绢袋,然后放在江河中,逾年细土充于袋中;另一种方法是用一袋泥,放在容器中摆动使泥沉淀于底,然后去水而得细腻,这是初步得到的澄砚荷鱼朱沙澄泥砚。

    2、在澄泥中加入适量的黄丹团后(黄丹即铅丹),象揉面一样去揉和,它可增强泥土的强度。

    3、将炼好的澄泥制作模型(即按需要的砚形砚式去制作)。

    4、阴干。

    5、干后以刻刀去修饰细部,并根据设计制作需要雕刻各种纹饰及图纹。

    6、经过曝晒后,放在空旷地方,加以稻糠及黄牛屎搅拌混和。

    7、入窑烧制。

    8、烧制后取出,在澄泥和。

    (二)澄泥砚的历史和产地

    宋代澄泥砚出现了制砚名匠高手,如山西泽州的吕道人,他亲手制作的澄泥砚,皆坚实润泽,油润生辉,砚首必有一个“吕”字为标志,其坚硬程度可以刀试之而无痕迹,可惜蝎道人死后就失传了。此外还有湖北武昌的万道人。

    明代,澄泥砚的制作技术已进入成熟阶段。在砚的造型、纹饰、雕刻、着色和焙炼技术都有很大的进步。天津艺术博物馆珍藏有一方明代荷鱼朱砂澄泥砚,砚形为一条金鱼侧卧在荷叶上,造型别开生面,动态优美,雕刻线条细腻流畅,层次分明。在朱色金鱼的四周及托鱼的荷叶上,在红墨相交处可以看到黑点,这样红黑相映,使红色更加艳丽。可见明代澄泥砚的着色技术已相当成熟,可谓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清代澄泥仍不断生产;宫廷制砚坊及民间澄泥砚的生产都很兴旺,一直延续到抗日战争爆发后才停产。

    1980年底,由山西省博物馆的名誉馆长徐文达先生与科技人员及制砚艺人一起经过两年多研究、攻关、反复试验,从取材、淘澄、制坯至烧制和后加工,重新研究出一套制作澄泥砚的方法和技术工艺,终于使四大名砚之一的澄泥砚获得新生。

    想到澄泥砚的产地,人们便会想到绛州(绛州县城建于隋开皇三年),即今天的山西省新绛县。此外,据文献记载,宋以前已出现不少善制澄泥砚之产地,如:虢州(今河南灵宝县境)、相州(今河南安阳附近)以及山东的拓沟镇(今泗水县西北)。其中虢州所产澄泥砚为最好,并以“贡方物”每岁进贡砚十方。现在澄泥砚的生产地,主要集中在山西省五台县工艺美术厂、定襄县河边秦生澄泥砚台厂、新绛县工艺厂和太原市故交区等。此外,河南、山东等地也有生产。

(三)澄泥砚的工艺特点

    澄泥砚的原料是软的,可塑性很强,可塑造各种各样不形状的砚坯,同时也可以在阴干后雕刻,经过复杂的工艺加工后可以烧成“五颜六色”,流光溢彩,文雅秀丽。其色彩有朱砂红、鳝鱼黄、绿豆沙、冬草白、猪肝紫、墨石黑、虾头红、蟹壳青。同时还可以有两色、三色和多色巧布于一体的复色。真是巧妙结合,自然天成。

    五、红丝砚

    红丝砚产于古时的青州,即现在的山东潍坊市。

    根据史料记载,红丝砚起于初唐,自唐宋以来即享有盛名。在唐宋时期红丝砚盛极一时,当时直称红丝石砚、端砚、歙砚、澄泥砚为四大名砚。只是在宋代之后由于红丝石的矿源稀少几近枯竭,加上采掘不易,以致红丝石渐趋没落,几近失传,所以,知名度就不如端砚、歙砚了。后来洮砚发展迅速,很快就取代了 红丝砚的地位,到了南宋,红丝砚四大名砚之一的地位也自然给后起之秀洮砚所取代。从此人们就把以端砚为首的四大名砚为歙砚、澄泥砚、洮砚了。

    红丝石色彩鲜艳,红丝石类十分丰富。我们从砚石中看,确实是红黄相间丝纹回旋,石面天然形成:有云纹、水文、木纹、冰纹和刷丝纹。色彩迥异,秀丽多姿;石质肌理细润、致密坚实,研起墨来坚而不顽、细而不滑,发墨而不损耗。

    红丝砚品类有紫红地黄丝纹、紫红地灰黄丝纹、紫红地红丝纹。猪肝色地赤黄丝纹和柑橘黄地红丝纹等十余种,其中以紫红地灰黄丝纹和紫红地黄丝纹为最好。紫红地灰黄丝纹为益都黑山红丝石洞所产;紫红地黄丝纹是新近在临朐县冶源镇老崖崮新坑发现的。但益都黑山的红丝石藏量较少,故目前的开采主要集中在临朐县冶源镇老崖崮新坑了,刻制生产红丝砚亦集中在该县。红丝砚所含化学成分主要是碳酸盐,而其矿物成分以方解石为主,还有少量的白云石、绢云母、石英及铁元素,其硬度近四度,故石纹细腻,质坚而润红丝砚。

    六、其他名砚

    除端、歙、洮、澄、红丝等历史上的名砚外,尚有少数众多的优质名砚,名声稍逊,但石质优异,仍属制砚的佳材。

    (一)松花石砚

    松花石砚,又称松花玉砚。松花石产于东北长白山区的混同江边的砥石山,因而名为松花石砚。

    松花砚石,石色翠绿而洁净,细腻而温润,故《格致镜源》一书中记述:“温润如玉、绀绿无暇、质坚而细、色嫩而纯、滑不拒墨、涩不滞笔……”评价极高。松花砚石是一种硅质灰岩,也称沉积岩。由于东北是满清始祖的发祥地,所以对松花砚石情有独钟,是清朝皇帝的御用珍品。松花砚石最早被开发的,应是清诏熙年间,当时的松花石,是由专司衙门,将开采出来的砚材,从关东运到京城宫中造办处,再由砚匠雕琢成砚,专供皇帝使用。当时供奉内廷,以承旨刻制松花石砚的工匠,较早入宫的有金殿扬,金氏为清代琢成砚能手,另一名是顾公望亦是康熙年间奉召入京,专为制作御砚的松花石砚。

    松花石砚石品亦丰富多姿,纹理纷呈,点线兼而有之。其石色多以翠绿、绛红、驼青和紫绿为主,黄色甚少。石品中以松花静水、松江荡水和绿静等最为名贵;又以赤柏纹、紫袍绿带、龙眼和凤眼最为奇特。

    松花石砚还有一个特色,它的砚盒不是木制的而是用石制成,石砚盒也是松花砚的一个特色。砚盒中又以松花石刻制居多,其次是紫石、黄石、玉石、鱼纹石、白牛油石、花玛瑙石和花寿山石。此外也有用漆砂、或优质木制作的。

    由于松花石产地处于清始祖发祥地,清王朝覆灭后,松花石砚自然停产、失传。直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吉林省有关单位的努力下,松花石才在沉睡中重新被挖掘出来,在吉林通化工艺美术部门努力下,松花石砚开始作试产工作。1981年以后。逐渐恢复生产,砚石的质量、雕刻工艺水平不断提高,经过多年的努力,基本达到历史上的水平。

    (二)苴却砚

    苴却砚石因产于云南大姚县苴却卫而得名。清改置为苴却巡检,民国时为永仁县,现已由永仁县划归四川攀枝花市。

    1909年,云南省大姚县巡检宋光枢取三方苴却砚送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展览,一举获奖,荣享盛誉。1913年,云南省政府准备开发苴却砚,命制砚师傅寸秉佳赴昆明传授技艺,未及成行即病故,苴却砚从此失传。  

    八十年代初,四川攀枝花市为重新开发苴却砚,做了大量工作,组建了攀枝花市苴却砚厂,并于1989年12月将生产创作的苴却砚,由厂长杨天龙送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获得有关方面的肯定。1997年底,国家轻工部有关部门领导、文房四宝协会领导及专家赴苴却砚产地考察,确认它的石质致密、细腻滋润,石品绚丽多姿,砚石色彩丰富,以紫黑沉凝为主,兼有黄、绿、赭石、红、米黄色泽的石块也不少,且蕴藏量丰富,不少砚石已露于地表(只是交通不大方便而已)。可以说苴却砚很有发展潜力。

    (三)易水砚

    易水砚,历史悠久,据文献记载,始于唐朝。砚石产于河北易水县境内终南山的韩湘子洞和黄伯阳洞。据《易州考》载:“终南之石,有紫、绿、白诸色,质细而硬,滑中有涩,为砚极佳。”唐朝时制砚名家奚超父子受封国姓,改名李超,从此易水砚成为宫廷贡品,直延至宋朝。至今易水砚仍为中国有名的砚台,其制砚的传统技艺,对其它砚也有较深刻的影响。

    (四)菊花石砚,始于清乾隆年间,以湖南浏阳市永和镇及湖北巴东县生产的菊花石(以浏阳最佳),制作成砚,称菊花石砚,该石埋藏在浏、渭河中,石上天然生有洁白晶莹形如菊花的花纹,故称它为菊花石。艺人利用它灰黑色石上的白色菊花纹,巧妙地雕成整枝菊花,并依石取材,因材施艺,因色取巧,刻成石砚及其它文具等,深受国内外人士的喜爱。

    (五)螺溪石砚,砚石产于台湾中部彰化之南浊水溪中,原产地在浊水溪之下游东螺溪。因而称螺溪砚。该砚石在清嘉庆(1796)年间发现并以该石制成砚。清嘉庆年间彰化举人杨启光的《东螺溪砚石记》说:“溪出异石,可裁为砚,色青而玄,质润而粟,有金沙、银沙、水波纹之别,亚于端砚之石……”。据称日据时期,日人发现此石,了解其质地优异,称为“台湾黑玉”,并大加宣扬。螺溪砚鉴赏家称,该砚石均是捡自溪谷之自然石,手感幼嫩,发墨甚佳。石色有乌黑、翠绿、赤红、土黄及灰白等五大主色调,色彩多而艳丽富光泽,亦为其一大特色。

    (六)嘉峪石砚,产于甘肃河西走廊嘉峪关黑山峡的石材制作成砚,因而称为嘉峪砚或嘉峪石砚。石呈青、绿等五色。据五十年代出土的明嘉庆兵部上书彭泽墓葬中的一方仿古琴砚,砚背铭刻《嘉峪石砚》。嘉峪砚应始于明代。   

    (七)西砚,唐咸通(今浙江江山县)的石砚,称西砚。中断了很长时期至八十年代才恢复生产。因其长年为泉水所浸,故石质坚实滋润。

    (八)黎溪石砚,产于湖南沅州(芷江)西北部明山黎溪。又称明山石砚。它历史悠久,在宋高似孙的《砚笺》有简单的说明。

    (九)嘉陵峡砚,产于四川省合川县(古称合州)嘉陵江山峡之中鼻峡峡口。明中叶始开坑采石制砚。现仍有采石制砚。

    (十)庐山金星砚,该砚石采自江西省庐山风景区星子横塘乡驼岭山,分页青板石制成砚,因其石上满布粟粒般的金色云母点粒,在阳光下有如金光闪闪,故称为金星石。

    (十一)鲁砚类

    鲁砚是山东所产之砚台的总称,山东砚石资源丰富,品类繁多。其中历史悠久,最大名气的是红丝砚(已如上述),还有淄石、徐公石、砣矶石、金星石、燕子石、尼山石、温石、田横石、龟石、浮菜山石和薛南山石等十多种。山东砚材的特点是种类繁多,色彩缤纷,姿质细嫩,滋润发墨,细而不滑,坚而不顽,各种砚材又各具特色,大多数佳石都是制砚的上好材料,山东不愧为我国著名砚乡之一。

    1、淄砚,是淄博市的淄川和博山两区所产各类砚的总称,又称淄川,简称淄砚。淄石起于唐宋,种类也很多,较著名的有韫玉、金星、青金、黑玉等,但这些砚石总体是黑色,故古人评砚有云:“端石尚紫,淄石尚黑”之说。

    2、徐公砚,砚石产于山东沂南县徐公店附近而得名。徐公店村北约一华里,有条小沟叫砚公沟,砚石就出自这条小沟。其石色丰富,品类颇多:有茶叶末、蟹壳青、蟮鱼黄、沉绿、绀青、橘红和生褐等。

    3、砣矶石砚,又称金星雪浪砚,因石产于山东砣矶岛而得名。砣矶岛又叫鼍矶岛或驼基岛,古为登州蓬莱县,今为长岛县所辖。《砚谱》说,砣矶石“质坚色黑,有雪浪纹,映日有金星,纹理类歙,下墨颇利”。

    4、金星石砚,因砚石是矽化泥质灰岩内含有硫化铁细晶,形成金星,因而得名。石产于临沂地区费县南与临沂县交界之萁山洞,临沂为古琅琊郡,为王羲之故乡,故又名羲之之石。

    5、泥山石砚,砚石产曲阜东南六十华里之夫子庙东沟壑中。文献记述:“泥山之石,纹理精腻,质坚色黄”。

    6、温石砚,砚石产于即墨县马山洪河底之温泉下。温石色紫绿,多纹彩,有青花、脂胭晕、朱斑、翠斑等。

    7、田横石砚,砚石产于即墨县城东百余华里田横岛。

    8、龟石砚,石产于临驹县东南四十里辛寨附近石涧沟壑中。龟石多为扁平椭圆形子石,色有黄褐、赭红、茄紫。

    9、浮莱山石砚,石产莒县城西二十华里之浮莱山后。色泽有绀青、褐黄、沉绿等。

    10、薛南山石砚,石产临沂城西四十里的薛南山(今苍山县境),石色多沉绿色,有纹彩如微尘。

    11、贺兰砚,贺兰石产自宁夏贺兰山的笔架山小滚钟口。贺兰石有深紫、碧绿(豆色)二色,偶然还有玉带、云纹、眉子、银线、石眼等。

    12、天坛砚,始制于唐开元年间。石产于河南省济源市王屋山下的盘谷群畔,是我国的名贵砚台之一。唐韩愈曾作《天坛砚铭》赞美,此后天坛砚之名便沿用下来。天坛砚取材于相距不远的磨脐山、陡崖山之间的盘谷寺西某泉谷地,故又称盘谷砚、俗称盘砚。砚石质地细腻,刚柔相济,色泽五彩,多有青斑、天蓝、金线及柳芽黄、麦叶绿等。该石易于发墨,经久保湿。苏轼曾赞日:“石自天坛产出,松烟磨去生香,虽然质朴古雅,却能细腻风光。”

    13、衢砚,始于明代,产于衢州开化县(今浙江开化县)因地名而得名。色黑者居多。

    14、龙池砚,它以龙池石及海棠石作砚而得名,石产于福建将乐县城北郊,龙池石在县城北郊隅海棠洞而得名。龙池石色纯青海棠石色微紫,似端溪梅花坑石色。

    15、织金石砚,以贵州织金县砚石制作的砚为织金砚。该砚呈青、红色、发墨细腻,始于清。   

    其他的石砚还有辽宁本溪市辽砚、山西的晋砚,又称绛州砚(在唐代已盛名)、浙江绍兴的越砚、江西修水县的修水赭砚、江西玉山县的罗纹砚、河南方城县的黄石砚、湖南湘西吉首市的水冲石砚、广西柳州的柳砚、四川的夔州砚、万州砚、天波砚、泸州砚、贵州省岑巩县的思砚、云南洱源县的凤羽石砚……。

第三节砚的制作工艺


    砚的制作工艺,范围甚广,这里谈的主要是石砚的制作.有采石、维料制璞(有称制坯)、设计刻制、磨光、制砚盒等过程。现将其分述于后:

    (一)采石,采石是制砚工艺的最关键工序,首先要懂得看石,知道石层的分布及延伸,那一格石是顶板、是底板、那一格才是制砚的石材;再就是那格石是最佳石材。这一切都是要弄清楚后才能下凿采石。最优秀的采石工,确实有“看穿石”的本领。不管那个砚种,采石都要求如此,否则乱开采就浪费资源,破坏资源。优质砚材,始终是少量的,以端砚为例,要找一块既有鱼脑冻兼有鸲鹆眼的老坑砚石,这不是千里求一,而是万里求一也不一定挖得到。

    开采砚石一般是在坑洞里开采,坑洞又多在深山里或在山谷中、或多有溪水,采石是十分艰辛的。采砚材一般不可能借助“现代化”的设备,以人力手工一块一块开采为主,名砚之砚石珍贵就在于此。因此,优质的砚石不可能太大,一般都是10一18寸左右为佳。

   (二)维料制璞   

   在山上采石时是经过粗选,制砚璞时则是细选,去粗取精,然后按传统的砚形、砚式或天然形体用锤及凿成砚坯。此工序的艺人象裁缝一样“量体裁衣”,同时更要注意不要大材小用,最好是小材大用。要看透石,要掌握石的瑕疵所在位置作雕刻,力求将最优质的地方作砚堂。这个工序也非常重要,是个把石材关、把质量关的工序维料制璞。

    (三)设计刻制

    在谈论此工序之前,必须要明白砚的雕刻手段和目的是什么?砚既不是雕刻得愈好,或雕刻得愈精细就愈有艺术价值。砚雕刻目的,就是要通过雕刻手段来掩盖砚石中的瑕疵,使瑕疵改变成无瑕,以期达到锦上添花的目的。可以说绝大多数的砚石都存在多多少少的瑕疵。反之没有瑕疵的砚石,而石质又非常优良,兼有各种优美的石品花纹,就不需要什么雕刻了,只是稍加磨平磨光,便成了一方十分珍贵的平板砚。如果硬要进行雕刻,不仅是画蛇添足,而且破坏了砚石的完美无瑕,降低它的欣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砚的设计、刻制就是在这个目的需求下进行的。

    此外,砚的刻制还要明确它不是石刻,它是砚刻,两者之间不尽相同,米芾在《砚史》中指出:“器以用为功”、“石理发墨为上,色次之,形制工拙又其次”。米芾完全从砚的使用价值去要求,砚是研墨的工具,这是完全正确的。故砚刻首先要制成砚坯,坯要四平八稳,有砚池(又称墨池)、砚堂(又称墨堂)、有砚额(池头)……(石雕就完全没有)。这是砚的最原始和基本的要求。

    砚,基本上分为三种类型。其一,是以实用为主的砚,即所谓“研墨者日砚”。它的最高要求就是在达到“发墨不损毫”。这类砚是唐宋时期及以前所盛行。其二,实用与欣赏相结合的砚,这类砚自明清以来较为盛行,它既可以研墨,又可以摆设在书桌或案头上作工艺美术品来欣赏,这类砚的设计刻制要求“因石构图,因材施艺”,除了刻制传统砚形砚式外,还有以天然形体带石皮的天然砚。其三,是鉴赏、珍藏用砚,这样的砚一般不用来研墨也舍不得用。如平板砚及以我国古代诗词、典故、优秀古典文学作品中某些内容为题材,进行设计制作的砚,所谓“书卷气”的文人砚等等。这样视汇集文学、历史、绘画、书法、金石雕刻于一体,可以说将砚升华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品。

    以上三类型的砚,它们虽然从量到质、从石材、从设计制作、乃至艺术价值、经济价值的不同,但它们都有一个最基本的共性,它们都是砚,都要按砚的基本功能进行工艺加工。制砚的工具、工序、方法却大同小异。

    制砚所用的工具一般是凿、刻刀、锤及木锤,凿和刻刀种类很多,凿一般有平口和尖咀,有长、短及粗幼之分;刻刀一般是平口刀为主,个别也有斜口刀或尖刀,亦有长短、大小粗幼之分。

    在刻制过程中,按设计图稿,或艺人“腹稿”进行“凿大坯,”即打大体,所谓凿大坯即将砚面的图纹用大小不一的凿,把它粗凿出来。艺人水平的高低,是否胸有成竹,就决定于他使用凿是否准确、灵巧。大形凿出来之后,然后用平口刀刮光滑,跟着用雕刻刀进行精雕细刻。砚雕总的来说有高浮雕和低浮雕,行话称深刀和浅刀雕刻。因砚是平放的,故一般没有圆雕;砚是平放而又近看的,故要精调细刻,除了深刀、浅刀之外,还配合细刻、浅刻、有时为了达到某种艺术效果适当穿插一些通雕,甚至有某些接近圆雕。   

    作为砚雕来说绝大多数是实用砚,如淌池砚、三边雕花砚、门子砚、墨海、太史砚、走水砚等等。而作为纯鉴赏、珍藏砚则是少数,约为千分之一二。实用与欣赏相结合的砚,约为20%。目前生产量比较多还是端、歙二砚。

    (四)磨光   

    砚刻制完成之后,必须经过磨光工序(行话称打磨),雕刻部分用粗石或砂轮磨去凿口及刀口、砚堂部位也是先用粗石及砂轮石磨平,这叫粗磨。然后再用滑石细磨,用1200目水磨细纱纸轻磨至手感石质嫩、细腻为止。有些要染墨,染墨后再相隔一天然后退墨;此外还要上蜡,过后又要退蜡(用杉木炭粉去退蜡)。这样砚本身就完成工艺加工过程。

    (五)配盒

    砚刻制好之后,必须配上名贵的木盒。砚盒起着防尘及保护砚石的作用。同时,砚盒本身也是一件艺术品、装饰品。砚盒的用料很讲究,古时有用紫檀木、楠木、酸枝木、花梨木等。现多用花梨木或楠木等硬木。

    砚盒的造型一般按砚石的形状而定。但上盖一定比下盖高,一般是上盖占五分三,下盖五分二,这样砚石较容易取出或放进。盒的底部都有四足,杂形和天然砚盒的足称“豹脚”,长方形的盒底部“四足”则要与盒的外形四个九十度角相吻合,成为直角形的“脚”。砚盒本身要砚石四周称宽些,这样便于取出洗涤。总之配上砚盒,使砚显得更加古朴凝重,更加名贵。

第四节  砚的形制及题材内容


    砚的形制,即砚的式样,或称砚形砚式。在谈形制之前应该先了解砚的各部位名称,砚在制作以及长期的使用、鉴赏和珍藏的过程中,逐渐产生和约定俗成的许多专用词汇。现将最基本的归纳罗列于后。

    砚台,是砚的整体俗称,并非指置砚之台。

    砚堂,又称墨堂、墨道、砚心,是指砚的中心研墨处。这是砚的核心部位,石质好坏、使用价值之高低、石品花纹的出现。均决定于此。

    砚冈,指砚堂中间稍高的部分,向四周渐渐低下去,使研墨过程中所得墨汁随时可向四周低洼处流下而贮存使用。

    砚池,又称砚湖、砚沼、砚海、墨池、墨海、砚、砚泓。是指砚的储存研得墨汁的低洼处,一般都在砚堂之前端或周围。

    砚唇,又称砚缘。砚堂周围微高的边缘,形成砚的轮廊,犹如砚堂之堤。砚额,又称砚头、池头。砚的上部较其它三边砚唇更宽,一般制砚时用于工艺雕刻的部位。端砚的石眼、苴却砚的石眼也尽量安排于这个部位。石眼于此,谓之高眼。

    砚面,指砚的表面,上面、正面。

    砚阴,又称砚背、砚底、砚下、砚后,即指砚的背面。人们经常于此镌刻铭记、诗词等。

    砚旁,又称砚侧,即指砚的四周侧面,亦常于此镌刻铭记、边款等。至于砚的式样,自唐宋以来,据古籍的记载,出土古砚乃至传世品相印证,大约有近八十种。较为常见的有:箕形砚、吉祥风字、平底风字、有脚风字、垂裙风字、凤池砚、荷叶样、人面样、四直、合欢四直、吉样四直、双锦四直、瓜样、璧样、鼎样、玉台、蟾样、龟样、钟样、斧样、又鱼、八陵、竹节、马蹄、琴足风子、方月样、辟雍、古钱、蟾蝓、.宝瓶、八角辟雍、方辟雍、方葫芦、砚板、砚砖、玉趟、蓬莱、月样、琵琶、琴样、笏样、圭样、太极、东坡样、只屐、双屐、太师、阑亭、玉环、都堂、筒样、外方里圆样、随形(天然)、圭璋、壶样、井田、井田耕牛、云月样残月砚、瓦样、猿头样、天成样、方形走水、圆形走水、黻纹砚、宝壶砚、门字砚、方池砚、淌池砚、墨海断碑、……。

    砚的形制由古至今,也是不断演变和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不断充实,在传统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的要求不断创新。

第五节  历代制砚名家


    李处士,五代晋时制砚家。并善补砚《文房四谱>称其“能补端砚玉百碎者,斋归旬日,即复旧矣;如新琢成,略无瑕类,世莫得其法”。

    叶  壤,明代琢砚家。外庄人。

    张  寅,明代琢砚家。字省卿,虞山(今江苏常熟)人。

    顾得麟,顾二娘,清代琢砚家,吴门人,住专诸。原姓邹氏,为著名砚工之媳(顾号顾道人),德麟死艺传于子,子不寿,邹氏继其业,俗称顾新娘。  

    吾  进,清代琢砚家,字以方,另竹房,浙江海盐人。

    韩  文,清代琢砚家,钱塘(今杭州)人,善补砚。

    高凤翰,(1683—1742)山东胶州人。精于金石书面,平生癖砚,著有《砚吏》等。

    山  子,吴江人。

    孔传焯,清代琢砚家,号潜夫,曲阜孔氏后裔。

    张  纯,清代琢砚家,字吾未,别号苦(一作古)竹山人,工铁笔,善琢砚。

    金殿扬,清代琢砚能手,在宫廷担任琢砚,善制松花石砚。

    顾公望,清琢砚家,顾德麟之孙,顾二娘嗣子。

    沈嘉林,清代琢砚家,字物价上涨幅度云,归安人。

    沈  ×,清代琢砚家,字映霞,昭文(今常熟县)人。

    刘××,清代砚家,字叔和,号虚白。

    朱  龙,清代砚家金冬心仆,善琢砚。

    张崇益,清代琢砚家,字自谦,号守田,别号小凤山蕉。娄县人,善制砚。

    卫凫溪,清代砚家,江宁人,善琢砚。

    梁  仪,清代琢砚家,镇江人,率数岁乃成一砚。

    汪复庆,清代琢砚家,能以古法制砚。

    朱  旭,清代琢碗家,澉浦(今浙江海盐县)人。 

    孙  坤,清代琢砚家,字慎夫,号漱生。昆山之安亭江人。

    陈端友,当代著名琢砚家,(1892—1959)。名介、字介持。江苏常熟王市镇人。1907年从扬州著名琢砚能手张太平为师,1929年随张氏到上海设店铺制砚。陈氏琢砚能融合中国绘画传统的技法、章法于刻砚艺术。他认为艺术创作要重质量,不能粗制滥造。   

    由清末民国至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60年代以后各个砚种都出现一大批优秀制砚名人名师、名匠。这里谈的“名”是人民给予的,认可的,以及砚的爱好者、收藏家、鉴赏家所公认的。而绝大多数不是“钦定”(因过去要是国营厂或合作厂才有资格去评职称,没有评上职称者不算“名”师,因此埋没众多人才,其实很多默默无闻的才是真正搞创作、做实际工作,出好作品的。有不少人“钦定”之后就不搞作品了)。现据不完全统计,开列于后:   

    歙砚名家:胡子良、俞得隆、方钦树、叶善祝、孙维秀、王润石、汪启谓、胡震龙、胡中泰、杨震、方建成、王寿金、曹介民、程苏绿、姚传禄、俞飞鹏、汪律森、胡冬春、胡和春、胡灶苟、胡秋生、胡水仙、方枕霞、孙升平、朱志武、甘而可、吴力谷等等。

    端溪砚:清代:黄纯甫、罗赞、罗宝:

    清末至民国:罗成(已故)、李超文(已故)、郭国桥(已故)、梁星辉;民国一新中国:罗星培、罗均培(已故)、李顺庆(已故)程泗、罗耀、蔡九、罗妹。

    六十年代以后:蔡飞鸿、谢绍光、黎铿、麦健醒(已故)、孔繁星、冯绍谋、梁庆昌、冼志豪、程文、程八、程柱培、潘国昌、欧永健、覃美峦、陈洪新、张庆明、陈日荣、刘金兰、林志诚、何彩兰、关红卫、梁焕明、李汉炎、罗琪深、张玉强、钟子健、梁宏健、梁子峰、梁健、赵桂炎及刘演良等。

    洮砚:苗存喜、孙志宠、石长生;

    澄泥:徐文达、蔺永茂、蔺涛、张存生、徐文长;

    鲁砚:石可;刘克唐、姜书璞、姜良银、赵国亮、王全志、韩书凡、王伟、丁辉、叶莲品;

    贺兰石砚:阎子江、阎子洋、陈梅荣;

    松花石砚:张友发;张国江、冯绍箕;

    易水砚:崔风桐;郑岫坤;

    苴却砚:寸秉信、罗春明、罗润先、罗伟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