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亲戚为什么不那么亲了

 昵称13750848 2015-01-08

□策划人语

我们的生命里,存在着这样一种人:他们不是你可以放心倾吐心事的人,但关键时候却是你可以托付大事的人;他们总是在互相攀比,总是在背后说长道短,总是在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勾心斗角,但他们也互相扶持,互相守望,在对方生病时守候病床边,在对方出事时第一时间赶到,出钱出力,出谋划策;他们尽管有时互相嫌弃,互相指责,互相防备,但在葬礼上也会为对方嚎啕大哭……他们是欢喜冤家,是麻烦制造者,但也正是他们,构筑着我们对这世界最初的眷恋,结成了我们和这世界最天然的亲缘——他们是我们的亲戚,是我们人生中必不可少的角色。

然而,一个令人惋惜又伤感的现实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的亲戚越来越少,关系越来越疏远,曾经让我们觉得温暖的亲戚,慢慢地没那么亲了。

也许是因为你的朋友太多了,已经不那么需要亲戚,也许是你的生活太忙节奏太快,所以顾不上了亲戚,也许因为相隔的距离太远了,你慢慢地淡忘了亲戚,也许因为你已经很“高大上”了,于是有点瞧不上亲戚……可是,别忘了,亲戚那里,有我们的血脉,我们的根,亲戚是我们的来处。谁也不能无所依傍飘飘荡荡地活着,我们需要和这世界建立亲密关系,以活得有情,有味,有安全感,而亲戚,是我们和这世界之间最强韧的纽带。(执笔/黄菲)

□本刊立场

让亲戚亲下去,让亲情生生不息

□黄  菲

当我们怀念亲戚时我们在怀念什么

一定有这样的时候:当你想到亲戚这个词,思绪悠然,心头和暖,脸上的神情也不知不觉地柔和了许多,你在心里轻轻地叹息一声。这叹息里,有对回忆的感动,有对旧时光的感怀,也有今非昔比物是人非的淡淡感伤。

是的,尽管亲戚这个词,似乎离我们越来越遥远了,于我们越来越淡漠了,但总有这样的时候,我们会怀念“亲戚”。

年轻一辈最怀念的,是“走亲戚”的热闹和快乐。70后的许多和妻子在杭州工作,老家是安徽的一个小县城。工作后,他只有春节才回老家,结婚后,则连春节都不能保证年年回老家了——有时也要去丈母娘家。提起亲戚,许多说:“学生时代,最盼的是过年走亲戚。除了去外公外婆家,还要去叔叔伯伯姑姑姨妈家,父亲的姨妈和姑妈家,母亲的姨妈家。轮到我姑妈家请客那天,我们家和三个叔叔家总是一起去,可热闹了。虽然当时大家生活都清苦,但请客那天会做很多好吃的菜。表哥表弟表姐表妹一起玩耍,大人们边喝老酒边聊天,别提多美了。”

80后的陈曦和许多有着相似的依恋。他说,小时候,我在姥姥家待的时间最多。姥爷弟兄几个,所以我的叔辈舅舅也多,他们的孩子更多,我就有了十来个表哥。一放暑假我就去姥姥家,表哥们领着我河边捉鱼,树上捉知了,带我偷西瓜,每次快开学的时候我都舍不得离开。后来,随着姥姥姥爷的相继过世,亲戚们慢慢疏远了,只有过年时陈曦才会随父母一起去拜访一下那些舅舅姨妈叔爷爷舅奶奶,至于那些曾经亲密的表哥们,由于各自已经天南海北,相聚就更难了。

父辈们最难忘的,是亲戚们互相扶持的情分。60后的老易说,“我家遇到困难的时候,常常是亲戚帮助我们。我儿子考大学那年,我摔断了腿,半年多没有去做工,孩子妈妈又不巧生了场大病,收到录取通知单本来是高兴的事,但一家人愁得不知怎么办才好。亲戚们自己手头也不宽裕,我们也不好开口借。第二天一早,儿子的两个舅舅和两个姨妈来了,说他们已经凑齐了学费,还给儿子准备了一个新皮箱,一套新衣服,一双新皮鞋,说去省城上大学不能太寒酸。”

50后的林阿姨一直对亲戚们的帮助念念不忘。“2000年,我老公突发脑溢血,之前,他身体一直很好,脾气也好,对两家的亲戚都很和善大方。出了意外之后,幸亏有亲戚们帮忙,找到熟人,在救护车到医院之前,就已经联系好了医生,一入院就做了最及时的处理。老公的病需要陪床,我一个人又要带孩子又要上班忙不过来,老公的妹妹把我女儿接到她家,说这段时间孩子归她管。我哥哥和老公的哥哥则轮流来医院陪护。虽然他们都有工作,都不年轻了,身体也有小病小痛,都有一家子事情,但还是都腾出手来帮忙。”

更老一辈的,最怀念逢年过节一大家子的大团圆。周爷爷排行老大,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周爷爷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儿女们给他带来了9个孙辈。端午和中秋,女儿女婿外孙们来拜节,周爷爷准备一大桌子菜。春节是周爷爷最开心的日子。有一年,周爷爷最小的女儿生了小孩,大年初二,女儿抱着牙牙学语的孩子挨个给亲戚拜年:这是舅外公,这是姨外婆,这是叔外公,这是姑外公,这是表舅舅,这是表姨妈……亲戚们哎哎地应着,一边逗孩子,一边往孩子身上塞红包。孩子妈妈婉辞几句,也并不坚决,亲戚之间人情往来是正常的嘛。后来,先是周爷爷的大儿子一家搬到兰州去做货运生意了,然后是小女婿工作调动去了广州,全家都搬走了,然后,几个孙子孙女大学毕业后,一个去了香港,一个在成都安了家,一个嫁到了重庆。周爷爷的几个兄弟家情况也差不多。端午中秋,后辈们都赶不回来,只剩了几个老人相聚,就连春节,也很难聚齐了。孙辈们总是各有各的事,即便回一趟家,也是匆匆忙忙的。

关于亲戚我们、各有故事,各有心思,但有一种情感是共同的,那就是怀念。我们怀念的,是欢乐亲昵的群居生活——叔叔伯伯姨妈舅舅都住得很近,逢年过节的团聚是那么的热闹,和同辈的表哥表姐堂兄堂妹们一起玩乐的时光是那么欢快;我们怀念的,是温暖醇厚的人情味——虽然相互之间也难免有点小磕小碰,但只要哪家遇上了困难,亲戚们一定会及时赶到,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互相救助,闲的时候互相走动,几个罐头几斤鸡蛋也是人情;我们怀念的,是温良和美朴实亲厚的“过去的日子”——大家长幼有序,礼节周全,守信重诺,知恩图报,有借有还,顾全体面。    

亲戚没有变,是时代变了

木心曾经写过一首优美的诗: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被记忆酿成醇香的酒,是美好而又诗意的。然而,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带走了“从前”,那田园牧歌般的“过去的日子”成了我们共同的乡愁,亲戚,是乡愁中一道隽永的风景——亲戚虽然还在,但是那份亲密已经在慢慢消失了。

有热心人制作了一张亲戚关系图,每年春节前都会成为热点话题,很多人大呼有用有用,要带着这张图回家过春节见亲戚——因为他们真的已经不知道怎么称呼那各种各样的亲戚了。叔叔伯伯姑姑姨妈还好,轮到表叔堂叔表舅表姨夫舅外公,就真的晕了。亲戚关系图的走红,说明大部分的亲戚已经因为疏于联系而正在淡出生活。无怪乎许多人感叹,现在生活好了,人情淡了。

人情淡了,不是亲戚变了,不是我们的心变硬了,而是时代变了。木心的那首诗,叫做《从前慢》。是的,从前,我们生活在一个慢时代,而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快的时代。这快的时代改变了很多事物,包括我们和亲戚的关系。

城市化进程加快了,人口的迁徙变快了,导致大量由宗亲血脉形成的关系网逐渐疏离,建筑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以家族为核心的社会结构受到了巨大冲击。大量人口的流动,加剧了家族观念的衰落,特别是对乡村和小城镇来说。长期漂泊在外的流动人口,与家乡亲戚们的接触自然少了,与亲戚间的关系必然日渐淡漠。“我们这代独生子女,父辈大多有兄弟姐妹,幼时过年聚会二三十口,长大堂表兄妹各奔东西,几年难见,就渐渐疏远了。”在长沙工作的黄斌,老家在山东,现在一个叔叔在上海,一个姑妈在青岛,一个姨妈去了新加坡,表兄弟堂兄弟全都相隔甚远。“俗话说一代亲、二代表、三代了,大概是有道理的。”黄斌遗憾地说。

社会发展的速度变快了,这同时也意味着,亲戚之间会出现发展的不平衡。发展得好的,上升到了更高的社会阶层,发展得慢的,一直停留在原来的阶层,甚至可能因为不可知的变故沦入更低的阶层。当亲戚之间的差异变成了阶层与阶层的差异,疏离和隔膜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以前的情分固然还在,但真的相处起来,可能双方都会觉得不够舒坦自在。50多岁的小学教师袁冬来说,亲戚中经济条件、社会地位差不多的来往就多些,差距较大的,基本不相往来了,他有一个表兄,少时很亲密,后来表兄生意越做越大,成了一方富豪,虽然每次见到他还是很亲热,但他已经极少主动联系表兄了。

我们的社交方式也更加快捷和多元了。亲戚这种最传统的人际关系是建立在亲缘上的,然而随着社会变迁,这种社会关系在城市里已经开始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业缘、利益缘——所以我们的“朋友圈”里,更多的是同事、领导、客户、合作伙伴,而鲜少有亲戚。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最热衷的一种交往更多的建立在趣缘,即趣味一致上——我们在社交媒体上有很多朋友,虽然互不相识,但三观相似,意趣相投。我们的交往圈开始慢慢变成一个“价值圈”,圈里的人要么是和自己价值观一致的,要么是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有实用价值的,亲戚们渐渐淡出了这个圈。

社会的快速发展,也加速了代际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令亲情变得不那么可爱了。年轻一辈从乡村、小城镇、小县城等熟人社会走出,来到更注重个体感受与隐私权利的陌生人社会,与故乡地理距离拉大的同时,与家人的亲情、心理距离也不可避免地拉伸。一方面,中国传统的熟人社会注重人情、私情的表达,相互了解、打听各自的情况,常成为典型话语;另一方面,已经习惯生活在陌生人社会中的年轻人,则更注重自身的隐私和个体感受,熟人社会中常见的嘘寒问暖、问候打听,往往会让他们产生被窥伺感,感到不适。

有好事者制作了《亲戚聚会发言大纲列表》。亲戚们的问题常常从“结婚了吗?”开始,如果说结了,那就交代另一半的情况;接下来会问:“生孩子了吗?”如果说“生了”,就会要求把小孩子叫来表演唱歌跳舞;如果说“没生”,就会劝你快生。如果“没结婚”,就会给你各种“忠告”,殷殷劝你快抓紧结婚。“列表”吸引了30多万网友讨论,热议的背后不难看出一代人对亲戚的抗拒和无奈。

亲戚仍然是我们在这世界上最亲密的关系

毋庸置疑,中国必将会由熟人社会走向陌生人社会,所以,宗族、亲戚观念的式微是一种必然。然而,不管时代的变化怎样改变着我们和亲戚之间的关系,有一样东西是不会变的——“亲戚”的背后,是一脉相传的亲缘关系和伦理秩序,而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亲情和伦理的国度。

所以,不管时代怎样变化,亲戚仍然是我们生命的来处,是我们和这世界建立的最初的、最原始的、最天然的关系,我们如何能轻易漠视流淌在自己血脉中的亲缘?

是的,亲戚有时是麻烦的,总向你提出各种麻烦的委托,可是,他们也同意接受你各种麻烦的委托,在资源紧张又分得不够均匀的世界,亲戚仍是最“有用”的关系。在由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过渡的阶段,你心怀戒备,处处提防,担心掉进各种各样形形色色层出不穷的陷阱,而亲戚,仍是最可信的关系。为什么对亲戚“杀熟”会引起众怒?为什么诈骗亲戚会令人不齿?为什么一个人若坑害了一个亲戚,其他亲戚也会愤然和他断了来往?因为不管时代怎样变,传统文化在我们的“基因”中打上的烙印难以改变,在中国人心中,亲戚仍然是最重要的关系,伤害亲戚的行为是在犯中国人的大忌,在挑战中国人道德和情感的底线——一个人连亲戚都能伤害,还有什么事做不出来?若连亲戚都靠不住,那这世界上还有什么人是可信的?

是的,在网络上,你有了许许多多的“亲爱的”和“亲”,你和陌生人情投意合,无论对一则八卦还是对一个笑话都有着会心的默契,但是,亲戚仍然是不可取代的。亲戚能满足你对亲密关系的需要,对热情与关怀的需要,对安全感与信任感的需要。我们和亲戚的关系因为掺杂了太多的“俗务”而显得不那么纯净和高雅,但这样的关系因为浸润了人气而有了更坚实的基础,更加接地气。你和朋友也许因为一点误会或者话不投机便有了芥蒂,断了来往,成了茫茫人海中互不相干的路人,可是亲戚,因为和你有着太深的渊源太多的羁绊,即使有这样那样的矛盾,甚至各有各的小算计,但你们的情谊仍在,并伴随你们一生,不管经历多少风雨沧桑,这一生,他们将永远是你的姨妈,你的舅舅,你的伯伯,你的姑姑,你的堂弟,你的妹夫,你的侄子,你的外甥……

我们无法回到从前。而且,在享受到了现代文明带来的巨大便利之后,不管农耕文明之下的群居生活民风多么温情和淳朴,我们也只愿意远远地致敬和怀念,并不想真的回到从前。可是,总有些什么,是我们应该做,值得做,也能够做的,那就是,像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一样,将中国传统文化中那些古典的、美好的、坚贞的、厚重的部分,以自身为载体,传承下去。这看起来像一个宏大而遥远的课题,但落到实处,其实人人可为,处处可为。比如,重温单纯的亲戚关系,令亲戚重新亲起来,令一个家族重新凝聚起来,令家族观念在下一代心里不至于一片空白。

拿出你的诚意来。你在异地工作,春节不想挤火车回家,不能在过年时去拜访亲戚,但至少,逢年过节可以打个问候的电话,这不止是你应尽的礼节,也是一份令人温暖的关心;你是“小清新”,年假要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去旅行而不是约上亲戚一起去,但至少,每个月能拿出一个周末,约亲戚吃上一顿饭,亲戚亲戚,越走越亲,吃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一起吃;你因为祖辈过世和亲戚的感情变淡,以致亲戚的名字在通讯录中越来越少,但至少,在亲戚家有红白喜事时,你应该到场,送上你的祝福和慰藉,证明你并没有忘记你是那个大家族中的一分子;你有了更丰富的朋友圈,更相投的朋友,亲戚不再是你交往的重点对象,但至少,在亲戚有难处时,你不能袖手旁观,要适时施以援手,帮上一点力所能及的忙。

拿出你的真心来。你和亲戚之间有着不同的际遇,所以走出了不同的人生路径,过的是不同的生活,看的是不同的风景,于是,你们的眼界不同了,趣味不同了,甚至价值观不同了。你爱看美剧,亲戚爱看的是泰剧,你用的是华为,亲戚用的是苹果6,你在挤地铁,亲戚在开宝马,你在朋友圈谈运动健身,亲戚的朋友圈里全都是养生……可是,只要你拿出真心来,这些“不同”,并不是障碍。不管你们之间差距有多大,对亲密情感的渴求是一样的,对信任感和安全感的需要是一样的。不要担心会“高攀”了那些风光显赫的亲戚,再成功的人也需要温情;不要嫌弃那些爱盘问打听的亲戚,那只是他们表达关心的方式,虽然有点八卦,但也是一种亲情流露;不要害怕打扰那些忙碌的亲戚,一份久违的问候也会令他觉得惊喜和感动。热忱地拿出你的真心来,因为真心一定会被感觉,被呼应,被传递,会让你成为亲戚这条亲情链上最结实强韧的一环,一环一环链接下去,亲情才会源源不断,生生不息。

□背景·盘点

那些割舍不下的亲戚

相聚越来越难的亲戚

在我们这一辈人看来,亲戚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我有亲兄弟姐妹5个,我老公家有6个,如今多是当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人,多是一个人又有了一大家子。但人越多聚在一起的机会反而越少。

原来爸妈在世的时候,虽然各有小家,但都会隔三差五地去看望父母,有时候遇上了,兄弟姐妹之间也顺便聊聊。那时候,我们的下一代也都还小,他们之间经常在一起玩,暑假还会轮流到各家去住。过年是一定要聚在一起吃团圆饭的。一般,除夕那天中午在我父母家吃,晚上就在我公公婆婆家吃,然后从初一到初七,一家一家挨着来。爸妈过世之后,兄弟姐妹间走动就少多了,过年就聚在一起吃一顿,平时各家情况差不太多,谈不上谁帮谁。

近些年,有两件事让我对亲戚间的关系颇有感慨:一是,在我大姐60岁生日那年,她一个人出钱,请我们兄弟姐妹5个人去了一趟云南。近亲之中,确实算她的经济条件最好,但我更感谢她提供了一个机会,让我们兄弟姐妹得以如此亲密地相处,对于我们这一代人,这很不容易。那一次,大姐特别强调,不带家属,尽管都是五六十岁的人,没了老公(老婆)孩子跟着,我们好像一下子又回到了相依为命过苦日子的小时候。那一次,我们玩得特别开心,还计划几年后再组织一次,现在看来估计不太可能了。

二是,那一年我老公突然出了车祸,这算是我们这个小家至今为止遇到的最大的事。刚出事时,两家的亲戚都来看望过,送点水果,送点鲜花,问候几句,可没人愿意守夜,没人能坚持送饭。最后是老公的同事们排值班表来帮忙。当时,我很寒心,后来也能理解,他们都在上班,都是一家之主,各有各的事要忙,我没法要求什么,没法指责什么。

现在,各家的孩子都大了,国内国外天南海北地分散着,有的也组建了小家庭。我们兄弟姐妹中有三个跟着孩子,离开了老家,住到了大城市,过年也不一定回了,平时偶尔会打一两通电话,倒是每年清明,我们都尽量回去,还是借着过世的父母,兄弟姐妹间见一次算一次;孩子们之间见得更少了,但在网上有联系,我希望他们能多联系,有困难能相互帮助,他们这代人比我们孤单多了。(李佩安)

我家的穷亲戚

我们家族基本上都是穷人,他们分布于江淮一带,世代以务农、捕鱼为生。 我爷爷最大的贡献就在于,他把这个家族的一支带出了乡村,走向城市。他们是他的嫡系子孙,在城里出生,长大,接受教育。总之,这个家族就这样被分离了,其中的一支远离了土地。到了我和弟弟这一代,我们已经完全地被改造了。我们开始过上富足的生活,与那片土地的联结少了,淡了。

我们家族的其他人,仍滞留在本土。偶尔,他们到城里来了,买台彩电,采购结婚用品,或者买辆手扶拖拉机,总不免要来我们家看看。他们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神情多少有些腼腆和局促,一下子也不知说什么好。他们都是地道的农民,在乡间生龙活虎惯了的,一向也是落落大方的,可是一旦离开那片土地,来到城里,他们全变了。面对似曾相识的亲人,他们变得紧张,生涩。

这就是我们家族的穷亲戚们,当他们寒寒缩缩地坐在我们家的客厅里,我就会对他们怀有某种恻隐之心,或者心生怜悯;总之,那是一种很微妙的情感。

常常地,我放学回家了,看见家门口放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我就知道,家里又来穷亲戚了。我母亲向我介绍说,这是你表大爷家的三哥,这是你表婶。我点点头,照例在客厅里站了会儿;他们也站起来了,非常局促地,他们的脸上堆起了菊花的笑纹,说道,才几年不见,就长成大姑娘了。

他们来我们家,至多也不过是坐坐,吃上一顿饭,说些家常话,就走了。每次也不是空手来,总是带些东西,新打的稻米,刚起的花生,都是自家田里产的。卖粉丝的人家送来粉丝,做豆腐的人家送来豆腐。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是不来家里吃饭的,因为敏感和自尊。我父母要是客气了,他们就会红了脸,说道,大哥大嫂,快别这样说。都是亲戚。再说,以后也许还有事求着你们呢。——就当我留一份人情在这儿,将来你还我还不行吗?

这说的是真话,真话也说得如此漂亮,地道,得体。这里头有“中国式”的人情世故,做人的精细和含蓄,微妙的利益关系……总之,一切全在里面了。这时候,他们的神情也放松了,语气也轻快了,他们重新获得了信心;付出让他们如此愉快,付出让他们感觉到人的尊严——这就是我们家族的穷亲戚们,他们淳朴,弱小,也体面,有尊严。

“走人户”里的情分

正月初三一大早,我爷爷奶奶就忙前忙后的。奶奶说,“一会儿有亲戚来‘走人户’,我得赶紧把香肠、腊肉拿出来切起,免得到时候忙不过来。”

每年正月,爷爷奶奶都会接待许多前来“走人户”的亲戚朋友。“走人户”是他们大家族的传统。春节期间,除了上坟祭拜老祖先人,就是亲戚之间互相串门走动。“以前我和你爷爷也要出去走亲访友,现在年纪大了,就变成了小辈们来给我们拜年了。”

下午4点多,院子外突然一下热闹起来,奶奶连忙放下手中的活儿,在围裙上擦了擦手,向大门处走去。“哎呀,快进来坐。”大门外,爷爷奶奶已经迎了上去。“舅爷,这是我自己喂的鸭子,没得啥子拿得出手的,不要见外哈。”一位长相憨厚的汉子笑呵呵地把装在一个袋子里的活鸭子递给爷爷,他是爷爷的外甥,我的表叔,叫舅爷是按着他小孩的辈分叫的。爷爷接过“见面礼”,连忙把客人迎进家门。

“走人户”都“兴”拿点“人情”(见面礼),礼物不论贵重,都是心意。“以前大家条件都不好,送包糖、送点酒就是心意,实在没有,送包面条也可以。”爷爷告诉我,这些年来,大家生活条件都改善了,“走人户”除了送鸡、鸭和腊肉、香肠等土特产外,城里回来的小辈们,干脆直接给他们老两口礼金。“说是不晓得送啥子,就让我们自己去买,我们年纪大了没得啥子想要的,他们能来家里坐坐,就高兴。”

为了款待外甥和外甥媳妇,爷爷奶奶准备了满满的一桌菜,饭桌上除了常有的鸡、鸭、鱼、肉外,还有自家做的腊肉、香肠。家里每年都要为过年准备一头大肥猪,并腌制成了腊味,作为过年期间的桌上佳肴。

傍晚,爷爷家的堂屋里飘着阵阵菜香,大家开始上桌吃饭。“儿子们天天嚷着让我们去城里生活,我们不想去,城里吃点青菜都要上街买,麻烦。”饭桌上,爷爷和他的外甥喝着小酒拉着家常,奶奶把表婶喊进了里屋。我好奇地悄悄跟了去。

“这是给孩子的压岁钱,快拿着。”只见奶奶将一个红包往表婶衣服口袋里塞。“舅娘,孩子都这么大了,不用给了。”“那怎么行,这是规矩,快拿着!”

吃过晚饭,表叔和表婶就要往回赶了,这时奶奶又拿了一包东西出来,“这些是今年的香肠、酸菜,你拿回去尝尝新哈。”客人走了后,奶奶告诉我,“走人户”,客人在告别时,主人一般会让客人带点东西回去,这是礼尚往来。(何勤书)

我的春节,我的“年关”

每到过年,我都觉得既兴奋,又“恐惧”,无他,我家亲戚太多,名目太复杂。20多口人,看着就迷糊,每次都搞错称呼,为这事,有几个特别讲究的长辈常罚我喝酒,还善意地批评我,“大学毕业生,应该会排辈,要不让人家笑话。”排辈成了我每年春节期间最大的“心理障碍”,过年像“过关”。

我所在的大家庭,是典型的中国式家庭:祖父祖母健在,家里四世同堂。爷爷奶奶有三个孩子:姑姑排行老大,大爷排老二,他爸爸是老三;姑姑家两个孩子,一个是表哥,一个是表姐;表哥尚未成家,表姐有了独生女儿;大爷家有个堂弟,也有个独生女儿;姥姥姥爷四个孩子,分别是大舅二舅,妈妈是老三,还有个老姨。大舅家有一个表哥,至今未婚,二舅家两个表哥,未婚,老姨家一个表妹,已婚,有一独生子。

除此之外,我爷爷哥兄弟三人,爷爷排行老二,奶奶姊妹四个,三个健在,姥爷兄弟三人,姥姥姊妹三人,这些长辈和他们的晚辈又都有着跟我相似的家庭结构。

看着谁都眼熟又陌生,又都叫不准。平时亲戚走动少,自然就生疏。为了避免尴尬,每次走亲戚前,我都要和父母商量好,由父母挨个“引荐”,在父母开口前,我先是以傻笑做等待;到了老丈人家,我使用的招数是“媳妇儿叫啥我叫啥”,由于媳妇儿也是独生女,也经常出错活卡壳。

我和亲戚生疏实在也怨不得我,谁让我是我国两亿多流动人口中的一员呢?老家在沈阳,上大学在湖北,毕业后天南地北的找了一段工作,现在工作长期驻外,一年中只能回家一两次,连和父母在一块儿的时间都少,更别提亲戚了。

我虽然有堂兄弟、表哥表姐,但彼此联系并不多,跟他们也没多少亲近感,我会偶尔和同辈们在网上聊天,但网络不能替代现实。有几次我张罗兄弟姐妹们聚会,但有的说工作忙来不了,后来我干脆也不张罗了,因为,我也忙啊。(胡越)

拿什么来庇护我遥远的亲戚

我18岁离开南方的老家来北京当兵,此后三十多年都在北京生活。24岁那年,我结婚了,27岁时,我儿子在北京的部队医院出生,身份证号以110开头,血缘上却与这座城市没丝毫联系。

作为一个农村人,我在偌大的北京并无任何可以追寻的足迹,部队的生活只能从基层一步步做起。最初,我只是一个低等军官,却偏偏被老家的亲戚当成京城贵人,频频来投靠。其实,我根本没办法帮助他们,只能在我们一家三口住着都有些拥挤的筒子楼里硬生生挪出一个位置,给那些来北京打工的亲戚争取一点温暖安全的地方。后来,我也偶尔给他们介绍一些类似司机、厨师的工作,但对那些对北京充满期待的人来说,这远远不够。

我记得那时候,老婆和儿子总嫌家里人来人往,永无宁日。老家又来亲戚了,是我们夫妻吵架最主要的原因。我儿子也常常对那些陌生的、操着听不懂的乡音、总带着土气的老家亲戚不满。

可我也很无奈,我跟那些人确实有着血缘,有着亲情,还有着对故乡的记忆。

坦白说,在北京想靠着自己努力赚点钱是很难的,只有回老家,大约还能找到些衣锦还乡的心情。有两个场合,我最喜欢穿军装:一个是去开儿子的家长会,一个是回老家。在老家,那里的人们听到北京这两个字就觉得不一般了,一如今天的我们听到纽约、伦敦。部队工资很低,我也不是有太多闲钱的人。但回去时,总会偷偷塞给那些小时候帮过我、如今有些孤苦的老亲戚一些钱,也会对那些年轻的有些不求上进的后辈亲戚说两句他们不爱听的话。往往老婆听到这些总会偷偷地指责我。

我也曾经想给儿子讲讲老家的人和事,可他不爱听,过去我会忍不住批评他,后来我也不说了,的确我的记忆与儿子的记忆是不同的世界,说的聊的都是跟他不搭边的故事。而且,当我退休后再回老家,我自己也发现再适应不了南方的气候,老家的亲戚也越来越少了。(大啸)

带上孩子走亲戚

我们家七大姑八大姨的亲戚不少,尤其是公婆和爸妈那一代,家家户户都是兄弟姐妹好几个。可到了我们这一代,由于大家工作生活在不同的地方,走动就少了,人情味就淡了。我家女儿除了奶奶爷爷家和姑姑家,压根不知道自己有哪些亲戚。我偶尔和她提起在外地居住的外公外婆和舅舅,她都一脸茫然。女儿对外公外婆几乎没有印象,见了外公外婆很生分。我意识到长此以往对女儿的成长不利,便和先生商量好工作再忙,一年也要抽时间带女儿看望外公外婆两趟。

去年国庆节长假,我们自驾车带女儿到外公外婆家里小住了几日。老妈好吃好喝地招待外孙女,老爸带外孙女去动物园、科技馆,给外孙女买礼物。女儿虽然玩得很开心,和外公外婆却始终有距离,很少腻在外公外婆身边。我批评女儿不懂事,老妈说这不怪孩子,大人平时不联系孩子,短时间的沟通是不见成效的,赢得孩子的心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

我们回家后,爸妈每次来电话,都点名要他们的外孙女接。在爸妈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女儿在电话里开始和外公外婆撒娇卖萌,隔三岔五主动给外公外婆打电话汇报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我也循序渐进地给女儿介绍我和她爸爸的家族亲戚,翻出家里的老相册,给她讲我小时候的故事。

以前女儿一放假不是上各类特长班就是宅在家里看电视玩电脑,刚过去的寒假,我破例没给她报特长班,早早送她到了爷爷奶奶家。公公兄弟四个,老公的堂兄弟一家两个孩子,都和女儿年龄相仿。女儿很快和他们玩到了一起,还把自己准备的小礼物分给小姐姐、小弟弟。

女儿渐渐爱上了走亲戚,一听说奶奶去哪里走亲戚就非要跟着去,要是亲戚家里有一两个小朋友,就更得她心了。说实话,我和婆家的亲戚都疏于来往,也就结婚的时候见过一两面。短短一个寒假,女儿却认识了好几个姨奶奶、表姑、表叔、堂伯、堂叔。(徐俊霞)

我家的小姨奶

我外婆只生了我妈妈一个独生女,我妈又只生了我一个独生子,我又只生了一个独生女。“我是过来人,我可知道独生子女的孤单滋味,”我妈常常笑着叹气,“每逢年节,看着人家兄弟姊妹成群结队的,心里别提多羡慕了。”

我外婆常常和我数着那些已经或将要消失的亲戚:兄弟姐妹,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大爷,叔叔,姑姑,舅舅,姨妈,妯娌,连襟。

由于亲戚们经常走动,我女儿对于辈分问题并不陌生。我外婆经常把“亲戚亲戚,越走越亲”挂在嘴上,孩子自然受到影响,但在我妈看来,现在的亲戚再怎么走,也走不出以前“七大姑八大姨”的感觉了。

老人们依然留恋早年间的亲情礼往:平时谁家有个大事小情的,拎点水果,问候一下,有出远门的回家了,带点小礼物,多少是个意思,孩子们没事抽点时间一起聚聚,打打闹闹也挺好;老规矩也不能丢,比如娘亲舅大,家里的大事上,如果没有老人,就得把舅舅请出来。在老人眼里,虽然亲戚间往来讲究多、礼节多,但那是过日子的规矩,必须得遵守,尤其是不能乱了辈分。

我外婆最小的弟弟,也就是我的一个舅外公,女儿叫丁立,今年10岁,我妈今年52岁,从辈分上论,两人是姐妹关系;我女儿今年7岁,按辈分她应该称呼10岁的丁立为姨奶!

每当两个孩子凑到一起,一大家子人的人都来逗这个10岁的小姨奶。一个原本严肃的家庭伦理话题,给生活平添了诸多乐趣。(涂强)

让我觉得踏实温暖的大家庭

外公先后娶了两个女人,生了16个孩子。所以,从小我身边就有一堆阿姨、舅舅、表姐妹、表兄弟……从小我就感觉到了大家庭的庞杂和热闹。

同任何社交关系一样,亲戚关系也有微妙的利益纠结。有利益往来,走动多了,自然熟悉亲昵。比如,大姨妈家的孩子都是医院系统的,而我爸妈多年战斗在教育一线,任何人的生活都离不开要麻烦医院和学校,所以多年来,各家亲戚都自然与这两家最亲密,形成了以这两家为中心走动的亲戚格局。

前几年,我妈生病住院被误诊,正是大姨妈家那个当药监局局长的女婿及时赶到才没酿成大错,我妈对此很感激,也因此我家和大姨妈家来往频繁,很交好。

我爸妈是教师,为人处世总有不肯巴结的小清高,在亲戚中也不例外。比如,二姨妈的孩子算是当地权贵,工作忙碌,自然就疏于和亲朋们来往。其他家我不知道,我家从父母到在老家的二弟都刻意不愿意往跟前凑,就怕落了巴结的名声,时间久了,就生分了。其实,也没丝毫矛盾。

当然,亲戚关系毕竟不等同于其他社会关系,是以血缘为纽带的,有些亲戚间有赌气有小意见有生分,但一碰到事情,一家人的团结就显现出来了。比如小舅家,小舅妈心眼小,多年和其他兄弟姐妹的关系不算融洽。去年她生病,家里一堆麻烦事,经济也困难,而一切都是靠亲戚轮流帮忙来解决的,这就是自然而然的亲情流露,没人邀功,也没人计较过去。

我17岁就离开家乡了,作为一个游走在外的人,在如今这样的社会,有一个大家庭做自己的后盾,感觉还是踏实和温暖的,挺好的。在老家的父母有这些亲戚可以往来、照顾,让我们这些在外的子女可以很安心。(胡鑫新)

□公众表达

别走太快,等一等亲情

亲戚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基于血缘而形成的关系,这种关系存在的前提是人口的数量。人越多,亲戚越多,关系也就越复杂。尽管亲戚关系有远近,可这种亲戚关系作为一种社会力量,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不可小觑。从某种程度上说,亲戚关系实际上是中国“熟人社会”的一个缩影而已。

——知名媒体评论员 关东客

网上的“中国亲戚关系图”或许给人一种“临时抱佛脚”之感,但其情感和倡导的人伦价值却是实实在在的。从更深层次说,它还寄托着亲人间的相互牵挂,呼唤的是中华民族不可消弭的传统美德,黏合的也是在某些环节已有疏离之势的社会温情与温暖。

——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毕晓哲

中国人历来极其注重家族概念,家族的凝聚力往往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是道德传承的载体,但如今亲戚概念逐步被淡化,家族观念缺失。人终究需要一张家庭人际关系网来支撑,亲情的缺失必定会造成人情上的缺失。而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一些传统习俗,也将随之而日渐凋败,谁又来为此而买单呢?

——湖北武汉某中学高二历史教师 翁志同

时下,人们的生活节奏愈来愈快,要忙生意、要忙充电、要忙升迁、要忙健身美容、要忙维系各种交情……匆忙间,就会落下了亲情。这样的选择往往无可奈何。因为朋友可能因疏于联系而陌生,生意可能因少于沟通而黄了……但是,请别走太快,适时地停下来等一等渐远的亲情。

——新浪微博网友 夜未央

讲究宗亲关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传统文化中对亲戚关系的整理称谓之条理分明、尊卑有序是全球罕见的。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亲戚关系网迅速疏离;独生子女的“单一化”后代导致对宗亲关系缺少事实上的支撑构架;80后、90后在“城市工作、返乡探亲”的“候鸟化”生活轨迹……这些都是导致宗亲关系“模糊化”的重要原因。

——人文社会科学学者、苏州大学博士 曾凡贞

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流动人口群体的增加,不但从结构上改变了传统的亲戚关系,更从观念上动摇了中国人的亲戚观念。加速了独生子女对亲属关系的淡漠过程。传统亲属称谓在独生子女语境中消失,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尤其在家庭伦理方面最为突出。

——著名文化学者 袁庭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