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赫兹波段具有非常重要的 科学意义和广泛的 应用前景。但长期以来,由于该频段探测器和信号源技术的 缺乏,太赫兹波段仍是一个有待全面研究和利用的 频率窗口。太赫兹波段天文观测在天体物理及宇宙学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 作用,正成为现代天体物理前沿研究领域之一。目前,我国正积极酝酿南极天文大科学工程,太赫兹望远镜是其关键设备之一。另外,太赫兹技术也已列入了空间科学预研项目。基于南极(类空间)和空间应用的 特殊要求,研制小型低功耗超导探测器(接收机)具有特别重要的 意义。 高能隙氮化铌(NbN)超导隧道结能隙频率是广泛应用的 铌的 两倍,其频率上限高达2.8THz。由于具有更高临界转变温度,其工作温度可从液氦温区扩展到10K左右温区,这为研制小型低功耗超导探测器提供了非常有利的 条件。紫金山天文台毫米波亚毫米波技术实验室与日本NiCT神户研究所合作(主要利用该所的 超导隧道结制备条件),成功制备了能隙电压和质量因子高达5.6mV和15的 高质量高能隙全NbN超导隧道结,进而成功研制了0.5THz频段NbN超导混频器,实测接收机噪声温度优于120K(约5倍量子极限)。该NbN超导混频器已应用在POST亚毫米波望远镜上,成功观测到频率为0.46THz的 CO(J=4-3)星 际分子谱线(参见下图),这是国际上首次实现基于NbN超导隧道结探测器的 天文观测,被认为是超导混频技术研究的 一个重要里程碑。近期,在该探测器的 小型化技术研究方面又取得实质进展。 该项研究的 相关成果包括:1)Appl. Phys. Letts. (92, 222504);2)作为特邀论文发表于IEEE Trans. Appl. Supercond (19, 417, 2009);3)在2009年亚太地区微波大会APMC(三大国际微波会议之一)上,发表论文获大会评审的 “最佳论文奖”(共两篇)。
|
|
来自: 水共山华 > 《中国現代天文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