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听说过一句话:“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吧?这句话出自哪里呢?它出自"吴下阿蒙"吕蒙之口,见于资治通鉴的《孙权劝学》篇,说的是孙权劝说吕蒙读书,从此吕蒙发奋学习,增长才略,最终成为东吴栋梁之臣的典故。这个事情被后世所津津乐道,成了一个人发奋图强的典范。可今天我打算从不同的视角来看下这个事情,什么视角呢?就是从孙权的角度来看看。
孙权是如何劝学的?根据记载,孙权劝说吕蒙读书时,吕蒙起初以军务繁忙为理由推辞,孙权说你有我忙么?连我都经常抽时间来看书,你还做不到吗?从此吕蒙才开始学习。同时,孙权不仅仅是劝吕蒙读书哦,他还劝过其它的部下,譬如蒋钦,只不过他们没有吕蒙的进步这么突出罢了。
为什么孙权要劝学?为什么他自己也经常看书?就是因为他深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唯有打造一个学习型组织,不断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才能基业长青。所以他以身作则带头学习,并且不断督促下属学习。
除了孙权的江东集团,三国时代另外两大巨头,刘备集团和曹操集团也是学习型组织。譬如曹操是出了名的爱读书,连行军打仗期间都手不释卷。刘备集团爱学习的典型是关羽,大家都知道关羽熟读春秋,过五关斩六将那会儿,他不顾旅途劳累,手捧春秋看到深夜,甚至有时候秉烛达旦地读。连张飞都是个爱学习的人,就从他天天拉着关羽练习武艺这点可以看出来(学习不仅仅是读书,勤练技艺也是学习)。
以此来看,打造一个学习型组织的重要性无需多言,连接近两千年前的古人都深明此理,今人岂能懈怠?何况,近现代的例子中,我们还有管理大师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
那么如何打造一个学习型的组织呢?这个问题就比较大了,不在此过多讨论;我想至少企业领导人可以向孙权学习下,首先自己做到多学习爱学习,其次多劝劝自己的干部,给他们多创造些机会让其学习。
|
|
来自: 联合参谋学院 > 《管理科学原理与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