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耄耋顽童黄永玉:有趣就行,现在最好

 汉高周老师 2015-01-09

1不开心画它干什么

耄耋顽童黄永玉:有趣就行,现在最好

本期人物:黄永玉,1924年生于湖南常德,湘西凤凰人,土家族,信仰佛教,中国当代知名画家、诗人、文学家,初以绘画及木刻谋生,且以此闻名艺坛,人生多艰,历经颠沛,风云际会,结缘诸多艺林先贤,耳濡目染中,博采众长,为己所用,且勤于钻研,喜读中西经典,以“顽童真心”悠游于艺,诗书画文,诸艺皆能,爱荷花,以“万荷堂”命其居,自谓“荷痴”,所画荷花神意盎然,画风独特,介乎传统与现代间,传神中不失谨严锋芒,黄永玉将文学视为其最倾心的行当,其文风看似平实,实则淬炼日常生活,于平实可亲中,吐露别样质朴情怀及平凡生活智慧。

耄耋顽童黄永玉:有趣就行,现在最好

采访手记:放松,是生命最好的状态,也是艺术最好的状态,放松在最自然的状态里,让一切自然显现、退灭……老先生读佛书,说“苦是趋向解脱的第一步”,阅世事沧桑,历生命无常,想得开,便一切都好。老先生画达摩,达摩伏虎,真空妙有。在四圣谛中,佛说“你要知道痛苦”,佛并没有说“你要去解决或者抛弃痛苦”,亦如自在快活、豪迈洒脱,皆非刻意而为的产物,“观自在”的要诀是“观”,一个观察者的“心灵视野”。


不开心画它干什么

    黄永玉曾把自己和表叔沈从文进行比较:“他是老子讲的上善若水。水是滋养万物,而且永远往下,永远面对下层。还有,水滴石穿。温和,他属于温和的人。我不一样,我是一团火一样的。解决问题是用拳头的,不用笔墨的。”

    

    沈从文的小说《边城》讲的是家乡凤凰。黄永玉90岁出版自传体小说——《无愁河的浪荡汉子·朱雀城》,也讲凤凰,《无愁河的浪荡汉子》共分为三部,《朱雀城》是第一部,讲自己12岁离开家乡前的那些事。老人家正在写第二部,时间设定在抗战八年到解放前,“写完大概还有三年吧。”朋友们都催着他先写第三部,讲新中国成立以后到文化大革命这段时期的故事,“这段里有好多好玩的事可以写,他们觉得写出来比较有趣。是不是要写到一百岁?我能活到一百岁?开玩笑!写到哪儿算哪儿吧。”黄永玉说。

    小说写得慢,主要原因是“手里写着小说,却总想着要画上几笔”,前些年,他声称要“戒掉画画这个毛病,赶紧写小说,这个小说特别好玩,写不完太可惜了。”

耄耋顽童黄永玉:有趣就行,现在最好

《九荷之祝》  中国国家博物馆提供

    在黄永玉的生活里,文学排第一位,其次是雕塑、木刻,第四才是绘画。“文学给我带来最大的快乐。”他用绘画养活前面三个行当。“等我经济上可以的时候,我就搞文学。”然而,他终究不舍得放下绘画。90岁生日的第二天,《黄永玉九十画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展。

耄耋顽童黄永玉:有趣就行,现在最好

观众在看《荷花图》  刘思恩摄

    80岁的时候,黄永玉的个展在国博开幕,然后到长沙、广州、深圳、香港巡展,成为当年的文化盛事。然而画界认为,80岁到90岁这十年才是“黄永玉的高产期和爆发期”。 

耄耋顽童黄永玉:有趣就行,现在最好

《水韵》资料图片

    这10年的新作品在《黄永玉九十画展》第一次公开亮相,以巨幅作品居多。“黄氏”彩墨画姿肆汪洋,像火一样灼热、华丽、绚烂。万荷堂的荷花千姿百态地将展厅化为“荷池”;十二生肖雕塑萌态十足;还有大幅的裸女画,画面如此之大,裸女或仰卧草丛,或伸“爪”挠背,肉体丰满,姿态肆意,令观众羞于驻足细看。

耄耋顽童黄永玉:有趣就行,现在最好

书法“世界长大了我他妈也老了”   刘思恩摄

    黄永玉的书法,正应了那句“老夫聊发少年狂”——“世界长大了我他妈也老了”,字体张牙舞爪;他自嘲:“一个活了八十四岁的人身体过得去,头脑又清楚,如果再不承认是个老奸巨滑的家伙,那未免就太谦虚了”;又调侃:“人说八十不留饭,大伙吃给他们看”;也有极美的诗句:“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

耄耋顽童黄永玉:有趣就行,现在最好

《你他妈又吹》刘思恩摄

    他把“国骂”送进国博展览,“孔夫子说过,‘吾生于贱,吾多能鄙事’,”黄永玉笑咪咪地说:“我更熟悉下层生活,最底层的生活。我也懂得他们的一些思维同语言。我希望能在展览上不要老用古人的话、诗词,写一些自己比较开心的,可能大家看着也更开心点。”

耄耋顽童黄永玉:有趣就行,现在最好

《子见南子》   刘思恩摄

耄耋顽童黄永玉:有趣就行,现在最好

《布袋僧》资料图片

    关于画画,他说“就是为了快乐为了开心,不开心画它干什么!”

    他画过一幅,题:“如有烦愁,塞入袋中即可”;亦画过两个老头儿闲聊天“道听途说真好玩”。他还把《子见南子》“大家所希望的那一种”传说表现一番:“色迷迷”的老头儿追逐掩面而羞的南子。

    有位观众在网上留言,点评入木三分:“岁月是把无情的杀猪刀,刀刀刻人老,黄先生却把岁月做朋友,打情骂俏般过了90年,感情似乎好的不得了。作品越发的‘老奸巨猾’!”

    

2想得开者得大成

想得开者得大成

    

耄耋顽童黄永玉:有趣就行,现在最好

《窗口》 油画 1967年.  中国国家博物馆提供

    黄永玉多次讲“从十几岁到现在我都是在感情的灌溉底下成长起来的,到了今天的老年,都是在朋友的感情浸润之下生活下来的。”在《比我老的老头》一书里,他趣味盎然地描述了很多老头:齐白石、钱钟书、李可染、张乐平、黄苗子……如今,他是最老的老头了。

耄耋顽童黄永玉:有趣就行,现在最好

书法“每个勇士都带着精神枷锁”  刘思恩摄

    黄永玉历经磨难,吃尽苦头,保持通达和明亮。在《梦和现实》这幅画中,他提问:

    如果你的知识、财富和家人,在梦中被人抢劫,醒来什么也没丢失,如果文革时期你被抢去一切,书本、房子、存折,妻离子散,和光阴,你追寻岂不等于做梦?那么请告诉我,你喜欢文革还是喜欢梦?

    老了,也不避讳“老”,右手受伤了,在画作《临界》里写到:

    人处临的暮年,逢见体力上衰颓,就会忘记必然的规律,而怪罪某一时刻的不小心。承认了反而好受,反而自在振作起来……世事亦如此,一切都有个极限,强求过限即成狼狈,这种状况奋斗也无济于事,想得开者得大成。

    

3从来都往好处想,躺在地上过日子

从来都往好处想,躺在地上过日子

    

耄耋顽童黄永玉:有趣就行,现在最好

《与安格尔对话》 丙烯 3750px×3750px 2007年  中国国家博物馆提供

    黄永玉常住北京万荷堂,每天早上八点多起床,“中午爱睡就睡,一般不睡”。晚上十二点到两点上床。上午写作,下午画画,晚上朋友来玩。周末约朋友一起看《非诚勿扰》,见人就聊这个话题。爱看书,“杂志报纸古典小说外国小说七七八八都看。”别人问他如何养生,爽朗回答:“吃肉、抽烟、喝茶,睡觉,少吃水果。”再追问长寿密诀,直接回答:“投胎要选好家族。我家人都是长寿啊!哈哈哈!”

耄耋顽童黄永玉:有趣就行,现在最好

《人有多大肚量世界有多大螃蟹》  刘思恩摄

    中华网:“您觉得这十年有什么变化?”

    黄永玉:“没什么变化,如果说有变化就是老了。我老了,也没有病,变化不太多。”

    中华网:“这次看您的画,尺度比较大,浓烈又奔放,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黄永玉:“我自己对这个没有这样感觉到。你问母鸡生第一个蛋和第二十个蛋有什么区别,那说不出什么道理。”

耄耋顽童黄永玉:有趣就行,现在最好

嫦娥》  刘思恩摄

    中华网:“您画的嫦娥显得很孤独?”

    黄永玉:“中秋节讲点反话,就是开嫦娥的玩笑。”顿了顿,黄老笑了,说:“嫦娥画得这么难看,我应该画得好看一点。”

    谈到如何保持快乐心情,黄老神情严肃,说“经历就是我的本钱。”

    他回忆,小时候在凤凰,三两天就看一次杀头,“看杀头看到什么程度,看被杀的人表现如何,杀的人技巧如何不好或者高明。”抗战开始时他12岁,“日本人在后面追我们在前面跑,飞机炸,大炮轰。死里逃生,在那样极端的环境下成长起来了。所以我到文革的时候,特别爱说谎。我找个机会就撒谎出去玩。在这样坏的气氛下,拿破仑有一句话:对待魔鬼要使用魔鬼的手段。”

    他想了想,接着说:“我胆子比较大。对待生活,从来都往好处想,乐观。日子不正常,咱们也去把它正常化。我是这样生活过来的:有些事情,画画解决不了,用雕塑来解决,雕塑解决不了,用文字来解决。我也做过记者,也做过很多事情,所以有哪样问题就用哪样的方式来表达。”

    黄老说自己脚一下地,穿上鞋,想的就是今天写什么怎么写怎么画。“贴着土地过日子,躺在地上过日子,再摔也摔不到哪里去了,而且能闻到泥巴的味道。什么时候想到高级文化的时候马上就想到贴着土地的生活。没有考虑庄严的意义。一生都是意义,一天到晚都是意义,不太好过日子。”

    

4正派高傲,现在最好

正派高傲,现在最好

耄耋顽童黄永玉:有趣就行,现在最好

《痒》刘思恩摄

    对于生死,黄永玉很看得开,说“骨灰就不要了,好朋友把我送到火葬场,烧了,回来大家喝一杯咖啡了事。你留一个骨灰在家里,你儿子对它可能还尊敬,你孙子可能还稍微有点尊重,到重孙子时扔到哪儿去就不知道了。”作品也是这样,“能留就留,不留就不留了。”他说:“活着的时候好好工作,工作有可能有点价值,有可能白干了没有价值,不要把自己的意义看得很大,说‘活得要特别有意义’。我们活得有意思,有趣就行了。”

    这样洒脱的老人,请他总结自己的人生路,停顿了半晌,方说:“好辛苦。好辛苦。”他说自己在学校没有好好读书,尽看杂书,“地基没有打结实,房子盖起来也歪七八扭的。”很多老前辈帮忙,自己刻苦努力,“也正派,没有去学得感染那些不太好的东西。”老人缓缓地说:“思想有点左倾,有一定的独立性有点看法。这点左倾很养人,肚子饿也好衣服破也好也不在乎,很高傲的。靠这点东西成长起来的。”说着说着,黄老“呵呵呵”,仰头笑了。

耄耋顽童黄永玉:有趣就行,现在最好

朝发辰阳夕宿苍梧 200cm×632cm 2007年 中国国家博物馆提供

    一生经历时代风云诡变,问什么时候是他艺术创作最好的时代。

    “现在!现在最好!”大师果断回答。又补一句:“日子过好了嘛!”

    黄老说,世界变了,今天大家都很快活,“接近于正常人的那种快乐”,不像以前那样拘谨害怕。这是好事情。“用不着青年人去悲伤,还要有我们悲伤的负担。他们也要过他们的日子。所以为什么我现在看《非诚勿扰》?看看他们怎么对待世界,怎么看世界。你不用替他担心,用你的角度来说这帮年轻人。世界就是这样的。老年人也要学习认识年轻人。”

    采访结束后,黄老起身离开,在200米的空旷长廊里徐徐走过,不时侧头仰看高墙上的壁画。注视着老人渐行渐远的背影,笔者的心里亦生出一声感叹:大师,不是用来崇拜的,是用来接近的。(文/刘思恩,王琳,感谢《知道》团队独家鼎力协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