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格律诗平仄

 许愿真 2015-01-09

格律诗平仄

汉语中的词语以双音节词为最多,常以第二音节为顿,所以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说法。依照格律,一句之内平仄相间(交替),一联之中平仄相对(相反),两联之间平仄相粘(相同)。(以第二字为准。)以七律为例:

格律诗平仄

以加粗字为准,符合相间、相对和相粘的规则,不能用错平仄,这就是二四六分明。再有一三五不论,就是第一、三、五字不论平仄了,但是要加以修正,有的第五字(五言第三字)是要论的,以避免“三连平”、“三连仄”的弊病,但另有孤平拗救的方法,或句内自救,或出对句互救,可灵活应用。

以首句和尾句的第二字为标准,必须“平起平收”或“仄起仄收”,上例属平起平收。

以间对粘推导可得十六种近体诗格式。

 

二、孤平拗救(带下划线和带圈字可平可仄)

从上面可知,“平平仄仄平”的第一字(“ 仄仄平平仄仄平”的第三字)平仄是不能不论的,必须用平声。如果用了仄声,则为“犯孤平”,是格律诗的大忌。但有时这个字不得不用仄声字,或用仄声字更好,那怎么办呢?有办法:如果第一字用了仄声字,把第三字改用平声。这样就成了“仄平平仄平”(七言变为“仄仄平平仄平”)。这是允许的,基本句型叫做律句,上面变换出的句式叫做拗句,所以叫做孤平拗救。

例:若惊       (《五更睡》

    意深      (陈与义《寒食》

    山雨满楼  (许浑《咸阳城东楼》)

三、三四字互换

五言诗基本格式中的第三句“平平平仄仄”,也是有变格的。这个变格就是把第三字和第四字的平仄互换,成为“平仄平仄”。如为七言,就由“仄仄仄仄”变成了 “平仄平仄”。

四、出句与对句互补

就无言而论,这条规则适用于此联:

平仄

平平仄平

即基本格式的前两句。这两句中,对句的第三个字如果用了平声字,那么在出句中,不仅首字可平可仄,而且第三、四个字都变成可平可仄。这样出句就有可能全部是仄声字。这两句变为:

平平仄平

公式

以上四种变格总结一个易于记忆的公式:

格律诗平仄

 

 

 

辅助记忆 一三五不论:对于五言,仄声字结尾句子,一三皆可不论;平声字结尾的句子,第一个仄声字可不论。对于七言,第一字皆可不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