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萧统-陶渊明传原文及翻译

 许愿真 2015-01-09
                          陶渊明传
                            萧统

 陶渊明,字元亮;或云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
    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不以家累自随,送一力给其子,书曰:“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徵著作郎,不就。
    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酒具,于半道栗里之间邀之。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舁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忤也。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渊明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造渊明饮焉。每往必酣饮至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颜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将尝候之,值其釀热,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
   时周续之入庐山,事释慧远;彭城刘遗民亦遁迹匡山,渊明又不应徵命,谓之“浔阳三隐”。后刺史檀韶苦请续之出州,与学士祖企、谢景夷三人共在城北讲《礼》,加以雠校。所住公廨,近于马队。是故渊明示其诗云:“周生述孔业,祖、谢响然臻。马队非讲肆,校书亦已勤。”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宋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元嘉四年,将复徵命,会卒,时年六十三。世号“靖节先生”。


     译文:陶渊明,字元亮。有人说名潜,字渊明。(据《祭程氏妹文》等,可知陶渊明在晋时本名渊明,字元亮。入南朝宋后才更名潜,而以渊明为字。)他的曾祖父陶侃,曾做过晋国的大司马。陶渊明自少时便有很高的志趣,而且博学多才,文章写得很好。且才华出众,锋芒毕露。为人散淡不群,任真自得。曾经著《五柳先生传》以自解。当时看过的人都认为是他的真实写照。为了孝顺老人照顾家庭但又家中贫困,不得不出仕做了江州祭酒。因为不能忍受官吏的职责约束,不久就自己解职回家了。江州刺史召他做主簿,他不去上任。辛勤劳作,种田自给。饿得又瘦又病。江州刺史檀道济去看望他,陶渊明已经因为饥饿而僵卧几日了。檀道济劝他说:“我听说贤人处世,天下如果无道,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就归隐山林;有道则出仕一展抱负。当今你生活在一个文明的有道之世,怎么能让自己如此穷困潦倒?”陶渊明回答:“我怎么敢奢望成为贤人,只不过是志向达不到啊。”檀道济于是留给他米饭肉食,渊明却挥手拒绝。
    以后陶渊明做过镇军和建威参军,曾经对自己的亲友说:“我愿意暂时去弹奏那弦歌,为将来隐居生活做准备,好吗?”当局者听说后,就让他去做彭泽令。不想让家事拖累,就送一服役的人给儿子以助其一臂之力,家书中说:“你生活的费用,自己都很困难,现在送你这个劳力,可以帮助你解决生活的困境。他也是别人的儿子,要善待他。”公家的田地全叫下属种秫(shu,可制酒),说:“我只要常常能醉于酒就知足了。”家人坚持要求种秔(jing晚稻),渊明就种了二顷五十亩的秫,种了五十亩的秔。到了年末,会郡派遣督邮来视察,县吏请示陶渊明说:“应该穿礼服去迎接督邮”。渊明长叹说:“我怎么能为了五斗米的俸禄而去向乡里小儿折腰!”当日立即解官辞职,作《归去来兮辞》,归隐田园。帝上征召他做著作郎,他也不肯就职。

    江州刺史王弘非常想认识他,一直苦于没有机会。陶渊明曾经去庐山游玩,王弘叫渊明的朋友庞通之准备了酒具,在中途村落中邀请陶渊明。渊明的脚有病,使一个门生和二小僮抬着竹轿。截住以后,渊明很高兴,就一起饮酒。过了一会,王弘来了,渊明也没有反感。颜延之(公元384——456年,字延年,当时著名文人,与谢灵运齐名。陶渊明逝世后,颜延之曾作《陶徵士诔》,当时为江州刺史)先前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的时候就与渊明交谊深厚。后来他做了始安郡的太守,经过浔阳的时候,每天都去找陶渊明痛饮,而每次都非喝得酩酊大醉不可。王弘一心想邀请颜延之酣饮,却没有机会。颜延之临走的时候,给渊明留下两万文钱补贴家用,渊明却派人全送去酒家,以为日常酒资。渊明曾经在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出游门外,在屋外的菊丛中小坐沉吟。过了一会,不知不觉手中满是菊花,正好王弘派人送酒来,索性便在菊丛中畅饮,直到醺醺微醉方归。陶渊明不懂音律,但是却收藏了一张无弦琴,每次喝酒喝得尽兴,就抚弄无弦琴以抒己怀,遣兴而已。凡是来拜访的人,不分贵贱,往往设酒共饮。陶渊明如果先醉了,就对客人说:“我醉了想小憩,你可以先回去了。”其待人接物竟是如此真我坦率。郡将曾经去看他,正巧遇上新酒嬢熟,陶渊明取下头上的扎的葛巾漉酒,漉完了以后,仍旧戴在头上。
   当时周续之隐入庐山,侍奉方丈慧远;彭城的刘遗民也遁迹匡山,陶渊明又不接受朝廷的徴命,人们称他们为“浔阳三隐”。后来刺史檀韶苦苦请求,才请周续之出山,与学士祖企、谢景夷三人同在城北讲《周礼》,并且加以雠校。所住的公寓,离马厩很近。所以渊明写诗去,说:“周生述孔业,祖、谢响然臻。马队非讲肆,校书亦已勤”。陶渊明的妻子翟氏,也能安于勤苦的清贫生活,和陶渊明志趣相投。陶渊明认为自己从曾祖父陶侃时已是晋朝宰辅,耻于屈身为后来的刘宋王朝做官,自宋高祖(即宋武帝刘裕,南朝宋的建立者)王业渐隆,愈加不肯出仕。元嘉四年,正要回复朝廷的徴命,结果突然去世了。时年六十三岁。死后世人称他为“靖节先生”,送此谥号,是由于陶渊明有“宽乐令终”和“好廉克己”的品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