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评论丨2015年中国终端厂商凭什么能更上一层楼

 haosunzhe 2015-01-09

作 者:陈志刚

2015年,将是中国4G第二年,也将是中国移动互联网的新元年,之所以我这样断言,是因为曾经阻碍移动互联网真正爆发的因素都已经在2014年一一的被消除:高速移动宽带网络覆盖、智能终端高普及率、流量消费的惯性和单位价格、蜂拥而至的移动互联网创业资本与创业大军。

当然,还有在过去的一年几乎以每周一次的各种智能手机发布会——中国的智能手机市场从来没有像2014年这么活跃。

一些数字和事件,或许更能够说明中国终端厂商在活跃的程度

IDC最新预测,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大约13亿台,中国市场将达到3.6亿台;

StrategyAnalytics的数字更乐观:中国厂商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将是38%,如果是真的,那就超过了三星和苹果市场份额总和;

雷军在新年信里公布2014年小米出货量达到了6000多万,估值已经超过了450亿元

余承东也在新年讲话里公布华为终端成绩:2014年华为智能手机发货将超7500万台,同比增幅大于40%,保持全球第三地位,正迅速缩小与第一名、第二名的差距。

酷派、魅族、Vivo、OPPO、锤子、一加在终端市场无论产品品质还是品类数量上,也都是可圈可点。

中兴、华为的智能手机还成了国家领导人出访的手礼。

中国市场容量之大,不单能够容纳下苹果三星这样的巨头,还能给中国的终端厂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模仿、创新、追赶这些领头羊,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奇怪的现象,但是却并非不合理。

华为、小米在终端领域的创新,早已经超越了2G和3G时代山寨式的创新,凭借对中国消费者需求的洞察,以及在技术和营销上的追赶和学习,中国的终端厂商们的确收获颇多。尤其是获得用户的口碑认可。来自CounterPoint的调研数据显示,在品牌关注度方面,中国的华为、中兴、酷派等本土厂商超过了50%。

尽管成绩不俗,但是2015年,中国终端厂商能否翻身,我是说除了能够牢牢占据中国市场之外,还能够在全球的市场,尤其是新兴电信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