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点评谭鸿仁的《当机遇来敲门时》

 江山携手 2015-01-09

点评谭鸿仁的《当机遇来敲门时》

                点评谭鸿仁的《当机遇来敲门时》

                                      孙长江

是羡慕吗?总能听到这样的声音:“为什么最好的范文都出在他们班!”“他们班”指的就是我教的班级,此时,我不敢笑(其实也是“笑”不出来),“怕”人家说我得意忘形;尽管我已经胡子一大把了,偶尔显摆显摆也够格了。我之所以必须要故意做出一副中国人特有的“标准”的“谦虚”状来,更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我就是糊涂不下来!整天吵吵把火“搞”什么“素质教育”,到头来,最终还是把每年的6月7日、8日,甚至9日,弄得“水深火热”一般,“花的国土”上一片焦灼,一片憔悴……如此“国情”,“生为中国人,死为中国鬼”的我又怎敢忤逆呢?我痛苦,我内疚,我自责,我……但我还必须得“顺”着来!逆着良知,讲应试作文的题目是“第一抹新绿”,讲应试作文的开头是“进军的第一步”,讲应试作文中“好的语段,那是燕子衔绿春来也”,讲……讲得时间久了,连自己的脸都变得不红不白的了。

幸运的是,深知老师良苦用心的我的学生们,并没有过分地“诅咒”我的“主张”,懂事的他们,知道在“现今的中国,这是‘必须’”,于是即使是“活”在土壤贫瘠的石缝中,他们也一定努力要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不时地开上一朵又一朵接近艳丽的小花来,因为只有这样,才会有“人”来看。才会受人“青睐”,才会拿到高分,才会……谭鸿仁,一个很是桀骜不驯的大男孩,也低下了自己那始终高昂着的头,迎战(不,是“迁就”)着高考。

文章开篇,他就给评卷老师送上了一树金黄的迎春,传达出春的讯息;不是吗,三个由假设复句构成的排比,读着它,谁会打哈欠呢?读完了它,究竟还有几个评卷老师会认为还要继续读下去,跟着谭鸿仁一起走进百花盛开的初夏呢?一般地说,看完了这个开头,再往下溜几眼,分就已经出来了……但谭鸿仁岂敢因此而怠慢?他继续着石缝中的“抗争”。忽然一片顶着露珠的蔷薇,就奔到了我们眼前。世上没有人不渴望机遇的光顾,但机遇又是不会轻易就来敲开我们的门的;同样的意思,谭鸿仁写得煞是好看,尤其是“也曾在清凉的晨风中对着晨曦祈祷”一句,真有点泰戈尔的遗风流韵;机遇在哪儿?看看谭鸿仁给你的解答吧,尤其是“机遇并没有隐藏珠穆朗玛峰上那千年未融的冰层中”一句话,读着它,像不像在与纪伯伦谈话?人,应该凭借自己的努力去创造机遇;不敢“造次”的谭鸿仁知道这样讲出来,是听不到掌声喝彩声的;于是,他再一次拿出来看家本领——排比!三个由“试试看”领出的语段构成的排比,多像是怒放的木棉,喷薄着燃烧的热情!考场作文,没有例子是不行的,而且还必须是具体的事例,运用“概括性”的事实论据,都会降低“安全系数”的,因为中国有着太多的整天只为着所谓的“荣誉”而活着的人,他们“忙”啊,忙得把“视荣誉为郁栖的中国真正的脊梁”们工作的时间都用在了钻营上,最终除了所谓的荣誉之外,在他们的眼中一切都是陌生的了!真难为谭鸿仁们了!“啥”都得照顾到,连泥淖污水们的“无知”也得给予慰藉……举吧,有啥难的!谭鸿仁“信手拈来”,四个足以使那些“张特”、“李特”、“温特”感到内心很是平衡的“具体事例”就铺排在了他们眼前,但让那些“特”们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是,谭鸿仁运用的竟然是,每个都用“从……到……,是什么……”的句式构成的排比段;这真像是一蓬海南只在冬天里开放的爆竹花,释放着勃勃生气!该结尾了,老师说“得用尽最后一个力”,可谭鸿仁却用他斩截有力的结尾告诉我,他还余勇可贾呢!

我成功了,但我的心里却满是悲哀……

当机遇来敲门时

                                       高三学生  谭鸿仁

如果说生命是一座庄严的城堡,如果说生命是一株苍茂的大树,如果说生命是一只飞翔的海鸟,那么机遇就是穹顶的梁柱,就是那深扎的树根,就是那扇动的翅膀,没有机遇生命的动力便荡然无存,没有机遇生命的美丽便杳然西去。

多少年来,曾有多少人感叹机遇的风为什么不鼓起自己生命的帆船,曾几次呼唤幸运之神翩然来到他们的身边,也曾在清凉的晨风中对着晨曦祈祷、幻想,但仅有的祈盼都是一种虚妄,他们终仍得不到愉快和欢乐。

可是他们不知道,机遇并没有隐藏珠穆朗玛峰上那千年未融的冰层中,它也并没有被上帝操控在手中。机遇属于每个人,每个总在努力着、奋斗着、抗争着的人,都会在说不上哪一个晴朗的早晨,或者是在一个安谧的夜里,就能够听到它的脚步声和轻轻的叩门声,听到机遇对他的一声道歉:“我来迟了!”

难道我们偏要等到机会主动找上门来,才去锻造我们的人生?

为何不抢先它一步?为什么不学着去创造呢?

试试看——不是像企鹅那样静静地站在海边,翘首祈盼机会的来临,而是如苍鹰一般不停地翻飞盘旋、执着的寻求。

试试看——不是面对峰回路转、杂草丛生的前途枉自嗟叹,而是披荆斩棘,举步探索。

试试看——不是拘泥于命运的禁锢,听凭命运的摆布,而是奋力敲击其神秘的门扉,使之洞开一个新的天地,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

从发奴到女皇,是什么成就叶卡捷琳娜一世的神话?

从只有一只米老鼠到拥有一个动画王国,是什么成就了迪士尼一生的传奇?

从身无分文到亿万富翁,是什么成就了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壮志豪情?

从一个小小的尉级炮官到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是什么成就了拿破仑精彩的人生?

这一切的一切都说明了他们能够把握好属于自己的机遇,就正如莎士比亚说的一首诗:“好花盛开就该尽先摘,慎莫待,美景难再,否则一瞬间它就要凋零萎谢落在尘埃。”

生命不是“文摘”,“不接受平淡,只收藏精彩”,它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是一个“连载”,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她都不会在你的背后留有空白,生命也不是一次彩排,走得不好还可以从头再来,她绝不会给你第二次机会,走过去就无法回头,机会也许就有一次,但你没有抓住就是人生的遗憾。

幸运之神总会悄悄地去叩响每个人人生的大门,重要的是你是否已准备好了迎接她的到来,总羡慕别人身上耀眼的光环,在羡慕嫉妒的同时,回头想一想自己走过的路,可曾否有过疲惫?枯燥的夜行中,可否放弃了拾起原本是宝石的沉重石头的机会?

但愿你的回答是:没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