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僻姓氏“偰”字打不出 全家只能姓“契”

 华鸣738 2015-01-09

生僻姓氏“偰”字打不出 全家只能姓“契”

作者:丁莹 时间:2013年06月19日信息来源:龙虎网 点击: 38次 自定义:0

生僻姓氏“偰”字打不出 全家只能姓“契”偰女士特意找来一张大白纸,将自己的姓与读音写出。
  东方网1月6日消息: 《金陵晚报》一篇有关冷僻姓氏的报道,引出了南京土生土长的一家人,他们在南京真实地生活着,只是因为字库无法录入,只能取姓的一边,隐姓存在着。
  这个姓,南京还真有
  偰(xie)、泠(ling)、旰(gan)、曩(nang),各种生活中少见的姓氏纷纷浮出水面。尽管通过系统查询,偰等姓氏在南京的确无踪可寻,可另一个疑惑却始终难解:既然有这些姓存在,那么,有没有这样一个人或家族,没被系统登录在册,或以通假字存在,或以某种我们所不知道的情况存在着。
  昨日上午,本报的热线平台上,一个没有留下姓名的电话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名男性读者自称有个朋友就姓偰,一直生活在南京,算上亲属,应该有好几口人。因为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字怎么读,所以他对这个朋友印象很深。
  直到偰小姐亲自打进电话,一个一直“隐姓”的家族浮出了水面。“还是我同事提醒我看的报纸,说怎么把你家给漏了。我一看,果然!”偰小姐快人快语,但她又紧接着表示,查不出来也正常,这么多年,偰这个姓,更多的是被放进了心里,成了隐姓。
  难怪找不到,通假了
  说隐姓,并不为过,在身份证、医保卡等各种证件上,她的名字是叫做“契璐”,除了身边比较亲密的朋友,在大多数人面前,她以“契璐”这个名字生活了很多年。从初中开始,“契”这个只能算是全姓的一部分的姓,伴随她至今。
  而记者之所以通过功能强大的系统也未能找出一个对上号的,只是因为这个姓,几乎在南京都被通假成了“契”。原因很简单,因为当年的字库,根本打不出这个字来。
  偰璐的回忆里,拥有这个姓,常被当做契丹或蒙古人,而她的祖上,却是回鹘。尽管早已归入汉人,尽管与百家姓相比,他们走遍全国都很难遇上本家,但他们的内心还顽强地保留着这个“单人旁”。
  而据她所知,目前,偰姓在江苏溧阳还有一支,甚至远在韩国都有本家。而散落在南京的十多名偰姓人员,大多是从安徽和县走出来的。
  隐姓十来年,只因打不出
  偰璐家族这一支,来自安徽和县。如今,当地还有保存完好的族谱和祠堂,维系到偰璐这一代,已是第28代。而根据族谱,到了她这一辈,正是“勇”字辈,因此偰璐曾短期叫过“偰勇华”这个名字。
  30年前,偰璐的父亲偰德顺当兵复员后,来到南京工作,并在这座城市安了家。1981年,偰璐出生,当时的资料登记都是手工,因此出生证上还是偰姓。不少人不认识这个字,就会取其半边读成“契”。
  到了初中阶段,矛盾接踵而至,户籍登记改成了电脑输入,当时的字库尚不强大,工作人员尝试了各种输入法,也不能让这个字完整地输入进去,因此在办理身份证等各种证件时,只好将错就错,去掉单人旁,成了契璐。
  刚开始,别人读“契”时,她还要跟人解释,后来次数太多,人家再叫契璐答应得也很爽快了。但总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还在内心保持着。每逢校内考试,偰璐还是坚持要在姓名栏加上单人旁,只有在需要输入个人资料的校外考试时,还得老老实实地写上契璐。
  最大心愿:恢复原姓
  一个冷僻的姓氏,给这个家族带来不便的同时,也更加强了族人间的维系,以及对追根溯源的强烈渴望。随着网络的逐渐发达,不少散落各地的偰姓人通过网络会聚在一起,百度贴吧成了他们认识彼此的好地方,一个“偰吧”让来自云南、溧阳、河南各地的本家都有了共同话题。共同修补家谱,成了贴吧里最热闹的话题。
  在安徽和县的老家,每年当地的偰家人还要在祠堂举办仪式,来自各地的偰家后人都要会集而来祭祖。如今字库也强大了,“偰”字也能打出来了,可偰璐及家人的各种证件却一直没能改回去。
  尽管更改各种证件会很麻烦,但让自己恢复原姓,对他们来说,显然意义更为重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