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漫谈:浅说篆书

 eqf355 2015-01-10
作者: 苏醒

篆书.jpg

篆书,是上古文字的合称,包括甲骨文、钟鼎文、大篆和小篆等。其中甲骨文质朴高妙;钟鼎文也叫金文,字体雄伟、凝炼厚重;大篆,为西周后期太史籀所创,也称籀文,《石鼓文》就是其中的一种,也是今天所见到最早的石刻文字,用笔雄强浑厚、朴茂自然。小篆又称秦篆,由秦相李斯所制。有时又把小篆以前的文字统称为大篆。

小篆线条粗细均匀,藏头护尾,不露锋芒,圆润之中颇见筋力;结构上注重点画的均衡匀称,形成修长、端庄、平正的形体。布白划一,排列方正;风格上,清新秀丽,婉通流畅,有整齐流动之美。

从书法史的角度看,秦代是以小篆光耀史册的。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带百官巡视各地,刻石记功,今存有《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峄山刻石》和《会稽刻石》等。皆为李斯所书。观其运笔流畅飞动,转折处柔和圆匀,挺遒流畅,笔笔如铁线;结体端庄严谨;字形稍长,造型健美;分行布白体势工整。唐李嗣真云:“李斯小篆之精,古今绝妙。秦望诸山及皇帝玉玺,犹夫千均强弩,万石洪钟,岂徒学者之宗匠。亦是传国之贵宝。”笔画如箸,又名玉箸篆,画若铁石,字如飞动,刻诸名山,铭于钟鼎,为不易之法。

汉魏时期曹喜、许慎、蔡邕皆工书,篆隶绝世。汉碑篆额较多,《袁安碑》、《袁敞碑》、《正始三体石经》等皆传世名迹。

唐代李阳冰承《峄山碑》笔法,以瘦劲取胜,结体纵势而修长,线条遒劲,笔画从头至尾粗细一致,婉曲翩然,谓之“铁线描。”清孙承泽云:“篆书自秦、汉以后,推李阳冰为第一手。今观《三坟记》,运笔命格,矩法森森,诚不易及。然予曾于陆探微所画《金滕图》后见阳冰手书,遒劲中逸致翩然,又非石刻所能及也。”变化开阖,如虎如龙,劲利豪爽,风行雨集,时谓之“笔虎”。将小篆书写到尽善尽美的地步,博远之外,颇具清丽意象。唐吕总说“李阳冰书若古钗倚物,力有万夫,李斯之后一人而已。”传世刻帖有《三坟记》、《城隍庙碑》、《谦卦铭》、《怡亭铭》、《般若台题名》等。

宋代的徐铉自谓得师于天人之际,精于小学,工篆隶,笃好李斯小篆,曾受诏校《说文解字》,徐铉篆书,深谙古法,点画皆有法度,但骨力总不及李阳冰。一个偶然机会获见《峄山碑》摹本,潜心学习,终愈发纵横致逸,气格多古。现在立于西安碑林的《摹峄山碑》就是由他的学生郑文宝书写的。

元明之间,习篆者不乏其人,吾邱衍、泰不华、李东阳、宋璲、文征明等各有特色。

清代金石考据风盛行,篆隶之书大兴,涌现出许多大家,王澍、洪亮吉、孙星衍、桂馥、钱坫、,邓石如、吴大徵等皆一时名手。洪孙难分甲乙,唯剪毫作书,同于王澍,并沿用吾邱衍法,收出旋笔使圆。嘉庆时邓石如崛起,震动书坛。邓石如,号完白山人,布衣终生,工各体书,以篆书造诣最深,可称斯冰后第一人。篆隶书凝重遒劲,质朴浑厚,能于紧密中见疏阔,严整中求变化。既老成持重,又清秀洒脱;行气整饬工稳,体势森严刚毅,韵度豪迈醇厚。其篆舒展宽松,字体修长,有纵横辟阖之妙。影响巨大,晚清吴熙载、赵之谦、吴昌硕等均受其影响。

清末乃有杨沂孙,从猎碣入手,参以钟鼎款识,自谓历劫不磨。吴大徴,平整匀净,凝重简炼,中年杂参古籀,别辟蹊径。徐三庚篆书姿媚绰约,或藏或露,起伏顿挫,时人谓之“吴带当风”。近代吴昌硕,专攻石鼓文,变横为纵,用笔遒劲,气息闳深,不拘成法,朴茂雄健,结体以左右上下参差取势,自出新意,前无古人。

小篆具有统一、严整、秩序的形式美,又蕴含着深沉、冷静、清傲的理性美。小篆自初建之时,何不是体现了大秦帝国严整肃穆之风。小篆一如兵马俑中的战士,严整肃穆,高贵而不可侵犯。唐王朝李阳冰的《般若台》、清朝邓石如的《白氏草堂记》,哪一个不具有力可扛鼎的力量。

秦始皇刻石,将其立于名山之巅,则是用以炫耀他统一六国的功业,作为帝王的威严、自信与长治天下的意愿。然而在秦刻石这一精神目地实现的过程中,同时也创立了一种可以使书法更长久留存的形式,开拓了一个新的艺术天地。中国书法艺术的两大系统,一为碑系,一为帖系。秦刻石则是在此前石鼓文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碑系开山之作。李斯秉承天命,创制小篆。从《峄山石刻》可以看出,李斯的书法运笔坚劲畅达,线条圆润,结构匀称,点画粗细均匀,既具图案之美,又有飞动之势。书艺之高超掩灭先轨,散绝后贤,使一切写小篆之人皆难入其境。观其书法,用笔似锥画沙,劲如屈铁,体态狭长,结构上紧下松,平稳端严,疏密匀停,雍容渊雅,有庙堂之概。唐张怀瓘则称颂李斯的小篆是:“画如铁石,字若飞动”,“骨气丰匀,方圆妙绝”。《书断》论曰:“画如铁石,字若飞动,斯虽草创,遂造其极。”李斯,为秦王统一六国立下功绩,又因害死韩非、他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而遭非议。最后被胡亥腰斩于咸阳,并夷三族。如此争议人物,竟是小篆的开创者,所写的小篆,千年而下,竟没有超过的,真是不可思议。

篆书.jpg
〈清杨沂孙篆书七言联轴〉(国立故宫博物院)

李斯之后,小篆千年沉寂,至唐李阳冰出,方为一观。李阳冰在唐代以篆学名世,精工小篆,圆淳瘦劲,被誉为李斯后小篆第一人,对后世颇有影响。自秦李斯创制小篆,历两汉、魏、晋至隋、唐,逾千载,学书者惟真草是攻,而篆学中废。李阳冰尝叹曰:“天之未丧斯文也,故小子得篆籀之宗旨。”李阳冰以篆书为己任,始学李斯《峄山碑》,承玉筋笔法。线条上变平整为婉曲流动,显得婀娜多姿。暮年所篆,笔法愈见淳劲。自称:“ 斯翁(李斯)之后, 直至小生。曹喜、蔡邕不足道也。”大诗人李白有诗云: “落笔洒篆文,崩云使人惊”。清代孙承泽在《庚子消夏记》中也称,篆自秦汉而後,推李阳冰为第一手,可见对其评价之高。李阳冰不仅重振小篆书体,又因成就突出,后人将他与李斯并称为“二李”。《宣和书谱》称:“自汉魏以及唐室,千载间寥寥相望,而终唐室三百年间,又得一李阳冰,篆迹殊绝,自谓苍颉后身,观其字真不愧古作者” ,“方时颜真卿以书名世,真卿书碑,必得阳冰题其额,欲以擅连璧之美,盖其篆法妙天下如此。议者以‘虫蚀鸟兽’语其形,‘风行雨集’语其势,‘太阿龙泉’语其利,‘嵩高华岳‘语其峻,实不为过论。”

邓石如,清代中期一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书法大家。隶从篆出,篆从隶出,以长锋羊毫作书,尽洗前人拘谨刻板纤弱之习,创造流走奔放、沉雄朴厚,具有鲜明个性特色和时代风貌的书法艺术。成功之处在于善于蓄势,孕尖于圆,在匀力运笔至画末时略提笔,锋露而收。晚年至画末处,稍加驻毫,即提笔回收,故得浑圆朴厚之劲儿祛怯薄之病。邓石如以中锋圆笔入纸,杂锋铺毫,戛然而止,猝然提笔,辄成方笔,有斩钉截铁之力,“绝岸秃峰之势”。团结紧密,固若金汤,至空白处,则长脚曳尾,极尽刚健婀娜之姿。章法纵无行、横有列,气势连贯,“疏可走马,密不透风”。浑厚华滋、极有质感。纵横开阖,雄强豪迈,犹如高山飞瀑。邓石如书一经面世,立即震动乾嘉书坛,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推为神品第一,康有为亦推崇备至,“完白即出之后,三尺之僮仅解操笔,皆能为篆”。被日本书法界奉为圭臬。

小篆一道,成熟于秦,李斯负盛名,此后篆法终绝,至唐李阳冰,复得小篆之妙。此后小篆渐趋式微。十八世纪中,王澍、钱坫、洪亮吉、孙星衍率先拉开了清初篆书中兴的序幕。1783年,这一年邓石如四十岁,正是从南京梅家学书的最后一年,1805年,是邓石如去世的一年,二十年间,这位完白先生再一次将篆书推上了一个世人再也无法企及的高度。中间虽然时有名家涌现,尽管坚守古法,只是未谙要义,多呈浇薄之象,难于此三家抗衡。

相传李斯被赵高所谗害,曾诱逼李斯授篆法之诀,未果,李斯仰天大笑曰:“秦篆生自吾手,不意竟亦随吾而灭!” “吾后九百四十年,当有一人代吾书迹。”时秦二世2年冬,岁在癸已,即公元前208年,秦篆遂绝。后九百四十年,唐开元20年,公元732年,岁在壬申,李阳冰生。而后再900多年,邓石如生,当非巧合。

小篆体势婉转,人称“婉而通”,其实更体现的是大气肃穆,庙堂气象。那规整圆匀的笔势,感受的是万钧之力 ,篆书自明末赵宦光重笔情趣变化始,清代中以降,以丰富的提按起落笔法打破“玉箸”均匀模式;至邓石如以隶书之方折易二李之圆转。所谓的提按,即是有了粗细变化,节律变化日趋丰富,而内蕴逾薄。比如徐三庚篆书,实是媚弱花哨。这其中旧势力安排了一种暗线,被人忽视,邓石如参以隶法,即以隶书的笔法去写篆,写的婀娜多姿,尽管偶遭时人非议,但被大多数人接受,以其深厚的功力和盛名,开启了这扇大门。带来深远的影响。隶可入篆,行书也可入篆,继而草书入篆,草篆、草隶纷纷出场。不知不觉中已改古法。

晚清民国各体书互相夹杂,更让人眼花缭乱。晚清大家吴昌硕,所写石鼓文,大气磅礴,早年认为真是天下第一,无人可与匹敌。并引入篆刻、绘画,满纸烟云,酣畅淋漓,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其实他也是用草书笔法写的。有一次看到印刷精良图的书,真正的石鼓文并非如此。至于齐家篆,走的更远了,纯以方折,笔势粗壮,犹如木桩而乏韵。

所谓的名声,也是旧势力安排的,正是他们这一代的努力,才出现了今日的书坛的乱象。在人类文明走向最后的时候,人的观念,艺术标准,愈加混乱和低劣,如果循着这条线往上看,有时就能看到其中的因缘。

其实篆隶之书,高古超凡,汉代之后,千年沉寂,后世之学,往往未谙妙要,清代篆隶一度中兴,终亦未能达到上古之境,只是为今日书学的归正搭创台阶。历代高士,或有承传,高妙者,也不在少,为什么没有留下呢?此时已非主流,行草盛行,况多是出世之人,故而未曾留下,因为历史另有安排。我们细心看去,其后名家纷纭,尽管光彩夺目,无论如何耀眼,其实只是历史的安排过程。

上古大篆,留迹极少,笔法未能传下;唯小篆一体,字形存世完备,又有二李书迹,虽然不是墨迹,尽管都是刻石,慧者亦可从中悟道。神为人造了通天的字,也留下了通神的书法,由于后世人心的变异和道德的下滑,就不能再展示给人,这也是笔法渐次失传的一个原因,尽管如此,历史所留,也足以给人以回归的参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