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国独立电影和圣丹斯的暧昧史

 昵称19246313 2015-01-10
八十年代以来,独立电影的繁荣是当代美国电影业最为重要的变化之一,1980年美国独立电影产量为57部,仅为大制片厂电影产量的2/5,而2012年独立电影产量已达444部,是大制片厂电影产量的3.7倍。作为在投资和制作中还未被好莱坞主流娱乐集团完全控制的电影类别,美国被称为独立电影的项目大多成本较低,是青年电影人主要的创作领域。而发源于美国犹他州小城的圣丹斯电影节,从创办伊始,便聚焦于这一类的美国电影,随着后者的繁荣一步步发展成为全球最受瞩目的电影盛会之一。




 


1978-1989:美国电影业的转型和圣丹斯电影节的诞生




圣丹斯电影节的前身是1978年在犹他州的盐湖城创立的美国电影节,它原本的重心是举办电影回顾展和研讨会。1984年,因为电影节持续亏损,被罗伯特·雷德福领导的圣丹斯学院接手,并于1990年正式更名为圣丹斯电影节。



圣丹斯学院的创始人罗伯特·雷德福出生于1936年,凭借1969年的《虎豹小霸王》(又名《神枪手与智多星》)窜红,是1970年代炙手可热的好莱坞明星。圣丹斯这个名字来自雷德福在《虎豹小霸王》里饰演的银行抢劫犯,名为圣丹斯小子,影片中的角色是一个梁山好汉式的江洋大盗,是反传统、反主流的象征。“圣丹斯”的字面意思是“太阳舞”,也很适合海拔颇高、阳光充沛的犹他州。



圣丹斯学院的创立,与雷德福早年间开办制片公司不太成功的经历有着很大的关系,在成立大会上,雷德福说道:“许多导演花两年时间拍出一部电影,然后又花两年时间去办发行,到头来不仅一分钱赚不到,生命中四年的时光还已经消失。我想,就是这样的导演需要帮助”。



圣丹斯学院最初开展的项目便是为初入行的电影制作者开设训练营,在训练营里,业内专家会教他们“如何将他们不成熟的剧本修改为精彩的可操作的独立电影项目。”这些密集训练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曾经参加过两个星期训练营课程的昆汀·塔伦蒂诺后来回忆说:“我认为圣丹斯电影工作室太伟大了,真正到了那里以后,才认识到一些专业人士,那些花给我以及另外八个人身上的钱,都是为我们而服务,我们只有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努力向前,这辈子从来也没人对我如此信赖过”。



但圣丹斯学院在运作几年后发现,对新人电影制作者来说,发行和推广才是最致命的挑战。圣丹斯学院的主管们意识到要为这些电影与观众间搭建一个平台。1984年当美国电影节陷入财政危机时,圣丹斯学院便直接接手了电影节的运营,并将电影节定位于针对独立电影。



圣丹斯电影节这一定位既契合了学院原有的目标,也契合了1980年代好莱坞的变革潮流,因此很快显现出价值。



此时,好莱坞几大制片厂的电影产品在“集团化”和“全球化”的推动下呈现出了“高概念”转向,这类电影需要高昂的资金投入,即便对于财力雄厚的娱乐巨头公司来说也是不小的负担,客观上限制了制片厂能同时运作的电影数量。



大制片厂每年制作的电影持续下降,但市场需求却因为有线和付费有线电视、家庭录像、卫星电视等新的发行渠道出现快速增长。在1986年,电影通过发行录像带所得到的收入就超过了票房,录像公司需要不断寻找新的电影来满足消费者。此外,有线电视和付费电视的发展也为独立电影提供了关键的发行渠道,这便为新人导演制作的低成本电影提供了生存的土壤。



1986年,好莱坞大约制作了500部电影,其中300部左右都是在几大制片厂之外独立制作的。圣丹斯学院和电影节为一心想进入电影业的年轻人提供了另外的途径,也为渴望新片的电影发行商们提供了选购的空间。但圣丹斯电影节真正绽放出全国乃至全球的影响力,还要等待一部轰动性作品的出现,这便是1989年的《性,谎言和录像带》。




1989-1990:独立电影的造星时代和圣丹斯电影节的兴盛




《性、谎言和录像带》,这部史蒂芬·索德伯格的处女作在1989年的圣丹斯电影节上引起了轰动,获得了剧情片观众大奖,随后还获得了戛纳的金棕榈大奖和最佳演员奖,电影不但彻底改变了索德伯格穷困潦倒的命运,也使圣丹斯电影节的声望获得了惊人的提升。



《性、谎言和录像带》的情节非常个人化,源自导演自己某一段阴暗的生活经历,却被认为是第一部“X一代”的代表作品,片中主人公那种没有生活目标,没有金钱、职业和理想的“懒鬼一族”形象成为出生于1960、70年代人的生动写照。



在80年代崭露头角的独立电影发行商米拉麦克斯买下了《性、谎言和录像带》的发行权,这部制作成本只有100万美元的作品最终在北美收获了近2500万美元票房。因为媒体密集的报道,圣丹斯电影节声名鹊起,每年的入围竞争越来越激烈。



一时间,圣丹斯电影节成为了很多青年独立电影导演的福地,1993年,来自墨西哥的罗伯特·罗德里格斯带着他花7000美元制作的处女作《杀手悲歌》参与圣丹斯电影节,获得了剧情片观众大奖。1994年,凯文·史密斯,这位中途从电影学校退学的学生,带着他通过家人和信用卡筹集到的27000美元制作出的《疯狂店员》参与圣丹斯,不但获奖还被米拉麦克斯买下了发行权。



昆汀·塔伦蒂诺无疑是圣丹斯电影节在90年代前期所塑造的最大明星。80年代有5年时间,他在一家录像店工作,每天工作结束后将电影带回家,观看、学习,录像带便是他的电影学校。1992年,他的导演处女作《落水狗》在圣丹斯电影节上亮相,虽未获奖,但却因其独特的暴力风格得到了广泛的报道,成为在公园城被谈论最多的电影,并被米拉麦克斯的老板温斯坦兄弟相中,开启了他们之间长期的合作历程。



1994年的《低俗小说》则更具有标志性的意义,它在美国的票房超过了1亿美元(全世界则超过了2亿),获得了金棕榈奖,7项奥斯卡提名,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不论从什么标准来看,《低俗小说》都成了不折不扣的文化现象和重磅大片,它也增强了媒体和大众对独立电影的关注,使塔伦蒂诺这个录像店出身的导演成了“这一时代的品味所在”。



从罗伯特·罗德里格斯、凯文·史密斯到昆汀·塔伦蒂诺,圣丹斯电影节接连地推出明星般的电影人,而这些人也反过来使电影节的声誉日隆。在某种意义上,1990年代的圣丹斯电影节已崛起成为美国青年导演的圣地,每年底,美国独立电影都倾巢而出去争夺入围圣丹斯电影节的资格,连他们的拍摄与剪辑时间表往往都是卡在向圣丹斯提交的期限之前。



入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1987年,电影节收到了60部剧情长片,10年之后,已超过800部。在圣丹斯电影节的带动下,也出现了其它很多独立电影节,如1995年,三位作品被圣丹斯电影节拒绝了的导演创办了一个新的电影节,不仅时间和地点相近,连名字都模仿圣丹斯叫诗兰丹斯(Slamdance)。两年后,又有好事者创办了诗朗丹斯电影节(Slumdance),专门接收那些被圣丹斯和诗兰丹斯电影节拒绝了的电影。



 


1995-2008:圣丹斯电影节和美国独立电影的主流化




九十年代圣丹斯电影节的声名日隆,一方面是因为其推出了很多新锐导演以及富有创新意识的独立电影,但更重要的是,其中一些作品在经历过市场检验后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下图中列举了一批取得了高回报率的独立电影作品。在这些作品的招牌效应下,圣丹斯电影节变得越来越像一个电影市场。




这些电影在市场上的成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对主流电影来说,从七十年代开始转向“重磅大片”后,青少年是其所针对的主要观众群体,因为他们占据了40%以上的票房,也消费了大多数电影衍生产品。



但到九十年代,在制片厂越来越瞄准年轻市场的同时,相对年长的观众逐渐倾向于独立电影。据统计,在1990年,40岁以上电影购票者占到了23%,这部分人不再满足于早期资本主义对富足优雅生活的享受,更加关注于边缘群体的生存境遇,道德伦理困境的多样化探求,以及对既繁琐又神奇的日常生活的开掘。



笼罩在圣丹斯电影节和美国独立电影上的光环,自然地引起了好莱坞大鳄们的注意。事实上从独立电影开始蓬勃发展之际,大制片厂便注意到了其市场潜力,开始涉足这一领域。如下面图2所示,1990年代后,大制片厂或花大价钱收购成功的独立电影公司(如米拉麦克斯和新线),或成立新的子公司(如福克斯探照灯、派拉蒙经典)。这些公司拥有不同程度的自主权,负责四处收购有卖座潜力的影片发行或投拍低成本的“独立”风格电影。





 


在实力雄厚的母公司支撑下,这些经典或独立电影部门有着出色的发行和营销网络,有实力让一些独立电影作品取得市场成功,激发着越来越多年轻人投身电影事业。但另一方面,它们的介入又不可避免地加速了圣丹斯电影节和美国独立电影商业化、主流化的进程。



他们投入1500万-3000万的资金按“独立”电影的手法制作电影,然后送去参加圣丹斯、多伦多等电影节“镀金”,这种投入相较于此前独立电影人自筹的资金已是天壤之别,“独立”的含义也已被慢慢模糊化。



在九十年代后期,“独立”已经几乎蜕变成了一种营销概念,电影公司希望运用人们意识中“独立”与品质、艺术、边缘和“酷”的联系去吸引观众,但本质上,这种电影与好莱坞主流电影的差异已越来越小。当代美国独立电影进入到了历史上的新阶段,通常被产业分析家们命名为“独莱坞”。



“独莱坞”的扩张使得独立电影市场出现了两极分化的趋势,一方面,它们底气十足的竞买抬高了很多独立电影的价格,造就了一些新人导演。在某种程度上,担负着为大制片厂发掘、培养电影人才的作用。曾经,独立电影人过渡到主流电影界需要漫长的时间,甚至永远得不到这样的机会,而到了1990年代晚期之后,从拍圣丹斯式电影过渡到大制片厂电影则仿佛格外容易。沃卓斯基姐弟从《惊世狂花》到《黑客帝国》的过渡只花了两年时间,达伦·阿罗诺夫基地在拍完他的第二部影片《梦的安魂曲》后签约拍摄《蝙蝠侠5》,道格·里曼拍完《狗男女》后便接手了《谍影重重》。



但另一方面,“独莱坞”也占据了越来越多的发行通道,严重挤压了小发行商生存的空间,据《纽约时报》的报道,1993年,小的独立发行商平均每部电影可获得150万美元票房,但到2008年时,平均票房已下降到50万美元。




2008年至今:圣丹斯的悸动和美国独立电影业的重整




2010年的一次公开演讲中,罗伯特·雷德福反思道:“圣丹斯电影节已经被潜伏着的电影营销者们和希望露面引起狗仔们注意的明星们接管了,而圣丹斯本应与此无关”。



在其推动下,圣丹斯电影节开始进行一系列改革,约翰·库伯接替了担任圣丹斯电影节主席长达19年的杰弗里·吉尔摩成为新任主席,并专门为新锐的超低成本电影设立了一个单元“The Next”,每年遴选放映8部电影,并评出最佳作品。



伴随着美国电影市场和圣丹斯电影节的悸动,当代美国青年电影也已在新的社会环境中开始改朝换代,X世代已步入他们的中年期,而Y世代电影人开始兴起。



他们最大的特点在于与技术的密切关系,这群出生于1980年之后的年轻人成长于数字化的时代,DV的发展和个人电脑的普及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可以进行影像实践。他们也成长于信息技术大爆炸的年代,非常善于运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为电影筹资、营销推广以及在线交流谋求便利。通过像Kickstarter这样的众筹网站,青年电影人可以发起自己的电影项目,而一个个普通观众可以作为这个项目的投资者,用他们预付的电影票价或是纯粹慷慨解囊为这些电影募资。



在2012年圣丹斯电影节上有10%的电影都是在Kickstarter上拿到钱的,最终有19部入选,4部拿到了大奖;2013年的圣丹斯电影节上又有17部Kickstarter筹资的电影入选,其中6部最终获得了奖项,包括获得评委团纪录片大奖和观众奖的《亲兄弟》。



面临着新一代电影人的转变,圣丹斯电影节也正在努力调整自己的姿态。例如,从2010年开始,组委会已开始与Youtube合作,在Youtube的专属频道上提供部分参赛电影的点播。那些成本低廉,运用简易设备拍摄但却表现出强烈个性的作品也重新在圣丹斯电影节上获得重视,例如获得2013年剧情片评审团大奖的《弗鲁特韦尔车站》便是一部只花了20天时间,用超16毫米胶片拍摄的电影,由年仅27岁的瑞恩·库格勒自编自导。



结语:



沿着时间的轨迹,圣丹斯电影节准确地抓住了当代美国独立电影兴起的契机,通过其每年开展的展映、评奖、论坛和训练营活动,培养新锐的青年电影人,推动美国独立电影市场的发展。而反过来,独立电影业的繁荣和青年电影人创造的出色作品又推高了电影节的声誉,使其成为全球电影市场的焦点。



2013年的圣丹斯电影节,已有来自32个国家的多达4044部剧情长片提交展映申请,最终入选的119部电影中有103部都是全球首映。随着影响力的攀升,圣丹斯电影节和当代美国独立电影业也遭遇着越来越严重的商业化和主流化的侵袭,能否在消费时代的洪流中保持扶持低成本独立电影和新锐电影人的初衷,将是它们始终面临的挑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