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济人当有人生大格局

 指间飞歌 2015-01-10
经济人当有人生大格局

 

经济人的概念来自亚当·斯密《国富论》中的一段话: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不说自己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好处。现在,更多的将经济人定义为以完全追求物质利益为目的而进行经济活动的主体,希望以尽可能少的付出,获得最大限度的收获,并为此可以不择手段。

在这种狭义的理解下,经济人的“动物属性”被无限放大,而忽视了人之为人的独特属性。只要是人,就或多或少具有“社会性”,没有哪个人能够遗世而独立,即使是漂流荒岛的鲁滨逊,也得有星期五这个朋友才能拥有生存下去的支撑,更何况生活在正常环境下的大多数人?因此,要探究经济人与大格局的关系,就得从广义上去理解何谓“经济人”,在这个意义上,经济人是为了追求利益,但这种利益却不仅限于物质,道德和情感的满足也尤为重要。

做一名成功的经济人应有人生大格局,在蝇头小利上锱铢必较,在小便宜上投机钻营,只能是机关算尽的“小聪明”,却贻误了养成“大智慧”的良机。要知道,物质利益即使再丰厚也有穷尽的时候,而精神利益则是可以永续的,即使做不到“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这样对物质极其洒脱,也不能将一生精力全部用于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不是我的事业,是我爱的事业”,看一看上译厂老厂长陈叙一对其毕生所追求的事业的告白,看一看属于他们那代人的“永不消逝的声音”,就明白经济人计利当计大利的深刻含义。

做一名成功的经济人应有人生大格局,过分关注自身利益得失,有一点小便宜就打起小算盘,吃一点小亏就愤愤不平的人终难成大器,一个人对自己关注得多了,就会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对世界关注得少了,放眼只看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又怎能欣赏得了大千世界的精彩?即使做不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也当提升自己的眼界,锤炼自己的心性,而不能囿于自身的局限,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做一名成功的经济人应有人生大格局,将个人奋斗融入时代和民族的发展进步之中,分清是与非、善与恶、荣与辱、义与利。也许有人反驳,我只是一介平民,没有那么大的抱负,只想过好自己的小生活,有什么错?尚且不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大道理,单一条“顺势者兴,逆势者衰”就足以解释为何经济人要有大格局,每一个人都是时代潮流的组成部分,每一个人都是所属民族的组成部分,只有顺大势,顾大局,个人才能有所发展,抛开大势和大局单论个人得失只能寸步难行。

市场经济下大家都是“经济人”,但当做有大格局的经济人,怀大义而不囿小利,求大成而不计小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