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排出体内的寒气

 怡吾 2015-01-11

按:医圣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中写到:“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明了此话之宏义,自然明晓本文之初衷。

一位朋友说:“今天拿健康换钱容易,明天拿钱买健康难。”人生一世,什么最重要?当然是健康最重要。健康是千万、亿万财富前的“1”,没这个“1”,后面再多的“0”最终都归于“0”。对健康构成威胁的因素很多,但最容易忽视的一个问题,就是寒气。君不见,三伏炎天酷暑热,大人、小孩最喜欢泡在泳池中,一回家就打开冰箱喝冷饮、吃雪糕,图一时之凉爽、舒服。君不见,一些小姑娘天癸初至,就落下了痛经的病根。一些小伙子,正值青春年华,却患上了风湿、强直等病。孰不知,今天的舒服,明天就要付出高昂的代价。试问病因,是否与当初贪凉有关?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是寒气。寒气,犹如幽灵,视之不见,却无时不刻逗留在我们身边,伺机潜入我们的经络、脏腑。

生活在当今社会的人,很少用到“寒气”这个词了。但“寒气”却是感冒的真正病因之一。可现实中,很多朋友却根本不知道“寒气”为何物,“寒气”是怎么进入人体的,更不知道“寒气”对人体的伤害。本文查阅大量的网络资料,加上自己的一点粗浅体会,把“寒气”的危害给大家讲一讲,主要目的是引起大家对健康的重视,纠正生活中的一些常识性错误。

-、寒气如何伤人?

太阳为寒水之经,寒气袭人,首伤太阳经。人体有两个“太阳经”,即手太阳小肠经和足太阳膀胱经。膀胱为人体州都之官,为寒水之腑,故其性寒,加之其秉承先天之本肾脏的寒水之气,故其生理寒性甚强。小肠为传化物之腑(即主食物的消化和精微的吸收),其秉心火之余气,性亦属火,而能传化物,泌别清浊。两腑之气相较,膀胱之气强于小肠之气,“两经一气”合化的结果,是火从水化,热从寒化,最终形成的太阳本气为“寒气”,故《内经》里讲:“太阳之上,寒气主之”(《素问·天元纪大论》) 。由此可见,太阳经的“两经一气”为足经司令。

故伤寒论中的六经辩证,太阳经就主要指的是足太阳膀胱经。这条经脉为十二正经之一,是人体内最长的一条经脉,从头顶一直到脚跟,行于人体的头、项、后背,是人体最长、穴位最多的经脉。

中医认为一切外来之邪,要想侵犯人体的话,必须要经过人体毛孔这一关。因此,外邪(自然界的致病因素)侵犯人体最初就是侵犯太阳经,也就是足太阳膀胱的所行经的区域。故伤寒论首论“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就是外来的客气(主要指寒气)侵犯到太阳经行经区域的时候,人体自我的保护反应马上就调动自身的正气去与病邪做战。这个时候就人体就会采取发热的措施来对抗外来的病邪。由于正气是往外表调动,整个人体内正气的趋势就是趋于体表,这是大势所趋,所以脉也有相应的表现。表现就是往上浮,号脉的时候,手指往那里一搭,轻轻接触皮肤就能号到脉。这个时候就说这个脉是浮脉。

足太阳膀胱经又与足少阴肾经相表里,如果体虚、阳气不足,无力御外寒,则太阳与少阴两经同病(麻黄附子细辛汤证),是很严重的感冒了,不及时治疗就会陈寒滞留体内,再慢慢侵犯其它脏器,最终成为三阴体质。(大多数内伤杂证,比如癌证、肾衰就是这样发展变化而来的)。为什么老人、小孩冬季感冒最多?因为冬天寒气最重,寒气伤人时,就称为寒邪。寒邪最易伤人的足少阴肾经,因为足少阴肾经是水脏,其性为寒,这样大气的寒气和肾经的寒气两相感应,两寒相加,雪上加霜,肾阳就容易受伤害,这就叫做寒气通于肾。肾阳受损就会出现怕冷、肢凉、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苔白质淡、脉沉无力,甚至出现腰腿肿等情况。

在中医里面,“寒气”不是重病,却影响深远、祸害无穷。如果不把体内的寒气排出去,万病就由此而扎下了根。如果寒气没有被排除体外,就会以液态或固态的形式长期盘踞我们体内各个部位。例如,背后长期堆积寒气,就会在腰腹形成一层厚厚的脂肪;而侧面的寒气会积存在胆经中,阻碍经络的流通,长此以往会使大腿外侧显得特别胖,或形成萝卜腿。

要排除寒气,首先要养足血气,使身体有足够的能量。要知道感冒不是身体变弱,而是身体由弱变强。一个从不感冒的人并不一定是身体强壮,反而是身体没有能力排除寒气。通常身体愈强的人驱赶寒气的力量愈猛,感冒程度也会愈严重。(小孩感冒发烧,则是阳气旺的表现,而到了一定年龄,感冒反不发烧了,而是体困神疲、欲睡难寐。这一现象则能充分说明这一点。)正因如此,小孩发烧,不要轻易使用退烧药,更不要输液打针,而要帮助正气排邪外出,这才是治病的正道!

二、怎样判断体内有没有寒气?

寒气刚刚进来的时候,它会堆积在皮下的经络之中。人突然之间受冷的时候,这个身体能够自动反应,它就会要抵抗外来的寒气。

用什么东西来抵抗?用我们的元气,调动我们以前储存的能量和元气来抵抗它,就好像一个国家突然发生战争的时候,就会调动那些储备的物资来应急一样。同样的,我们受到寒气入侵的时候,也会调动储存的能量来抵抗它,等到这个寒气被排出体外,你前面调动的那个元气,那些能量就没用了。重感冒之后,感觉很疲倦,原是就是这样的。

寒气排不出去,就会与体内的另外一邪气纠结在一起,比如湿气,形成湿寒之患,表现就是咳嗽、反胃、体倦,这是因为影响了脾肺功能的正常发挥了,影响了中气的升降与肺气的下降。再加一些其它物质(如水湿、痰浊、瘀滞等),气与质相结合,形成一些有形物质,有形物质越积越多,就会滞塞经络,形成劣变脂肪(此系我个的理解的,人体内有正常脂肪,可以帮我温养肌肤、连系脏器、减少外来冲击等。这些不正常的脂肪就是形成肥胖病的病原。因此,要彻底治肥胖病,光靠节食减肥是达不到目的,只有靠温阳、化湿、排浊,把体内过多的水湿、瘀浊排出去了,经脉通畅了,水火二脏气化功能正常了,这些有害物质自然就排出去了。这是冶肥胖病的根本所在。这一点,已故名老中医李可推荐了一个名方,叫“温氏奔豚汤”,治寒湿肥胖可以参考。)这些物质,其实就是垃圾,它一开始会堆积在 “腠理”之间,时间久了以后就会转移到相应的五脏六腑的腑里面去,严重就的就会转变为风湿结节、恶性肿瘤等。腑是指空心的容器,脏是指实心的器官。

比方说常见的胃寒,我们大腿的正面这一条是足阳明胃经,胃经里面有寒气就会怎么样?就会在大腿的正面形成一层非常硬、并且很厚的一层物质,从而影响走路。

有一些人年纪大了,他走路不方便,老是说风湿,其实就是你胃经里面有寒气进去了。行走不方便,一直一跛一跛,跛了几十年,医生也不知道是胃经的寒气造成的,他一直给他去治风湿,事实上要知道,就是胃经里面有寒气。更进一步,寒气就转移到肺脏里面去,就形成肺虚。

肺虚就是肺里面的寒气太多了,就导致到肺的功能降低。肺功能降低以后有什么症状?这个人就越来越瘦,脸色就越来越黑,这个是肺虚的症状。肺除了有呼吸的功能之外,肺属金,金生水,所以她还会起到一个吸收和处理水份的作用。 

肺虚的人一喝水就想上厕所。也就表示水一进入到人体之内,它马上就排出体外,没有被人体所吸收,所以产生了吸收水的障碍,人体的组织里面的水就越来越少了,人就越来越瘦了,令到皮肤没有光泽,并且很黑。如果你看一个人,他是黑并且没有光泽的脸色,就是肺气虚的表现。

并且肺是主忧伤的,这个时候这个人会很悲观,他会就有忍不住想哭的感觉,无缘无故情绪上面越来越悲观,动不动就想哭一场,这样子的人其实就是肺虚。要知道,任何药都无法把深藏在肺里面的寒气排出来。

肺如果虚的话,接下来你容易会有肾盂肾炎、尿毒症,都是因此而起的。因为身体里面与水相关的器官是三个:肺生水,肺是吸收水份的,金生水;脾是运水的;肾是排水的,把体内的水重新过滤,垃圾排出去。

如果你金不能吸收水的时候,肺不吸水,这个脾就无水可运,一喝水就排出去了,这个尿就是很清很清的,一点气味都没有,这样子就是尿毒症的前兆。

要把肺里面的寒气排出去,只有先养足气血。人体里面有了足够的能量以后,就会自己发动驱除寒气的战争,才能够排出寒气。

养气血的时候你会有感冒的症状。有些以前人很瘦很黑的时候,从来不感冒,现在你身体好了,能量加强了,反而会感冒;其实要知道感冒不是坏事,就是把我们身体里面的寒气驱除出去。

三、祛除寒气的途径和方法有哪些?

万病不离一个寒字,慢性病的人,一般都是内寒外热、下寒上热,这表现这容易上火(指虚火上浮),特别是牙齿会痛、口红、头发白黄、口臭、脚气,冬天怕冷,夏天怕热,四肢无力,特别握拳没有放射的力量感,给人的感觉就是萎靡不振,这就是中医上所谓的阳虚,整个人没有活力,气短声低。

先看目前的假中医如何认识这一情况的。他们都是看到了外热的情况,认为要降火清热,其实他们仅仅看到了外热的表面现象,他们不知道,外热是因为内脏的寒气太重,把热的元气逼到外面,元气本来深藏在肾中,元气越充足的人,越收藏的很深、牢固。(要想真正理解这一点,就要参悟郑钦安《医法真传》一书。)

阳气不充足,阴寒太盛,自然被寒气逼,浮散到身体的外层或者上层。 如何治疗?首先去寒气,寒气一去元气自回。元气被比喻为龙,龙要归海,方能温水。去寒当用热药。

下面涉及中药,不能随意长期服用,还是得咨询医生再用:

四逆汤去肾寒,附子理中汤去脾之寒,小青龙汤去肺寒,乌梅丸、当归四逆汤去肝脏之寒,桂枝干姜汤、白通汤去心肾之寒。这些寒气被热化,变成什么呢,水,好像冰化为水一样。 

如何去水,刚开始用十枣汤,这个药比较狠,叫做决堤行水,还有温柔一点的苓桂术甘汤、真武汤、小青龙汤都是温阳化水的,一边温阳,一边行水,一般都是后期要做的事情。 

寒气一方面化成水,一方面夺路而逃,逃跑的路线是从内到外,从肾到脾到肺到胃再到最外太阳,逃到脾用附子理中,逃到肺用柴胡桂枝干姜汤,逃到阳明胃用葛根汤,逃到太阳用麻黄汤、桂枝汤。越往外,身体的感觉越明显,也最难受,这个是身体自然的机理。 

但是吃药的时间反而成反比,去肾寒至少3个月,脾也要1个月,后面就快了,太阳只要几副药就够了。 

好了,寒气去了,水也化干净了,身体就会有变化了,你会发现,牙龈重新长出来了,口不红了,舌体灵活了,耳朵灵敏了,眼睛亮了,头发黑了,手有力气了,耐力加强了,声音洪亮了,喜欢唱歌了,能喝酒了,不晕车了,获得了速度、力量和耐力。身体机能全面提升。

寒,身体之敌人,正气之虚,邪气必然盘踞,阴成形,表现为肿瘤、癌变、膨胀、疼痛(正气冲击寒气。 寒气就是邪气,可能是外邪盘踞在身体的正气虚弱之处,也可能是西药,比如点滴把寒邪之气从身体的外层太阳压到太阴肺脾,导致咳嗽、食欲不振,进一步压到肾经,导致失眠、尿毒症,再压,就会到骨髓、奇经八脉。比如,白血病就是如此得的。到达于此,已经病入膏肓,非重灸不可排除深层寒气。寒气如同敌人入侵,到达肾脏,基本上身体国土沦陷,正气不能对敌,只能往外跑,表现为身体外层的热,此热乃易位的正气,如果再清热,最后的一点正气无存,身体如同鬼体,阴寒如同冰窟,将不日而亡。

四、寒邪出逃大致路线 

路径:厥阴→少阴→ 太阴 → 少阳→ 阳明→ 太阳。 (此为理想状态,即邪之来路,亦邪之去路。)

寒在厥阴,上热下寒,精气血虚,恶梦连连,治也缓之,去寒补血,乌梅丸、当归四逆所属,治后寒退至太少二阴。 

寒在少阴,睡眠质量不好,想睡睡不着,起来仍疲惫,元气外散,阴盛格阳,外强中干,治凭脉象,四逆汤、白通汤、回阳饮。治后,寒退太阴。

寒在太阴,运化不力,肥胖、腹泻(因为阳明大肠有寒气,而阳明太阴相表里,葛根汤所主)、咳吐清痰(手太阴肺有寒,小青龙汤之所主)。太阴统用附子理中,兼少阳症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水邪湿邪、上面用苓桂术甘汤,下面用真武汤(少阴太阴合症)。可见太阴症变化多端,土火、土水、土金、土木合症随意治之。治后,寒邪基本从少阳阳明撤退。

寒在少阳,初用柴胡桂枝干姜汤,降少阳火兼治太阴,纯热象不多,治后寒出阳明太阳。

寒在阳明,阳明多气多血,寒邪在此化为热邪,但是阳明太阴表里,通常不会太热,多是寒热交替,表现为大便前硬后软,严重的经年腹泻,葛根汤之所主,几付就可以了。阳明太阳合病,多肌肉酸痛、高热,葛根麻黄汤主之,一副就行。阳明寒不容易退,因为阳明为土,土不容易变迁,阳明寒退,九五之尊,全身寒邪十去八九了,只待太阳关口。 

寒在太阳,气化不利,小便不畅,感冒发烧,温度越高,寒邪出的越多,桂枝汤、麻黄汤所属,一付就行,以防亢龙有悔。

太阳寒出,痛苦不堪,然而是黎明之黑暗,如果没有此步,说明体内寒邪还没有排出,行百里半九十,打击寒邪必要全歼,不能姑息养奸。 

最后说一下太阳阳明合病必下利,很简单,少阴太阳表里,阳明太阴表里,如果服用四逆理中之类排少阴太阴寒邪者,必然里寒出表,从少阴到太阳则表被闭住,水不能外排,从太阴到阳明,则阳明寒气重,阳明乃大肠,这样,寒气夹水气从大便而出,必然下利,治疗很简单,麻黄附子细辛少阴太阳表里双解或者桂枝加葛根汤几付解太阳阳明,下利必除。 

此过程有可能有反复,循环,总之随症而治,三阴基础打好,三阳就容易多了。 此文给出治疗所有慢性病的纲要,学人自当亲身实践,则还自己一个健康的身体,指日可待。 

现在发烧要挂水,其实三阳病虽然又快又猛,但是其实并不重,毕竟寒气在身体的外层,没有在内层三阴。

挂水其实就是盐水加抗生素,消炎的目的就是把寒气从身体的外层逼到身体的内层,好了以后必然表现出,咳嗽,乏力,食欲减退,睡眠变差的三阴症状,三阴症状虽然体察不出来,但却是非常严重的,所谓家贼难防,人的身体本来对外层的东西感觉比较敏锐,但是对内脏的感觉就弱了,这也是大自然的规律。 

挂水其实是加重了病情,白血病、高血压其实都是感冒发烧吃西药、挂水的结果。长此以往,身体根本就不会发烧、不会御敌了,因为自身的内脏器官内全是寒气弥漫,阳气被层层围困,甚至被迫逃跑(外浮或者上浮)了,怎么能抵抗外来的寒气呢?

本方所举方证,须有一定中医基础的朋友临证加减,方不至于误事。

综上所述,生活中一些很小的细节,如淋雨步行、冒寒远行、洗冷水澡、喜啜冰物、感冒输液,等等,都可能让寒气滞留在体内,一点一点损伤我们的正气。健康,从细节做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