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国学通》——那些传说中的千古名剑 ---------- 2014年6月4日 星期三 甲午年五月初七 ---------- 今日导读: 【那些传说中的千古名剑】 >说“剑” >古人的佩剑风尚 >铸剑祖师 >舞剑大师 >十大名剑 >>精致优雅之剑——承影 >>尊贵无双之剑——纯钧 >>勇绝之剑——鱼肠 >>挚情之剑——干将、莫邪 >>诚信高洁之剑——七星龙渊 >>威道之剑——泰阿(太阿) >>威道之剑——赤霄 >>仁道之剑——湛卢 >>圣道之剑——轩辕 【那些传说中的千古名剑】 ---------- >说“剑” ---------- 剑,古代兵器之一,属于“短兵”,素有“百兵之君”的美称,历史源远流长。古代的剑由金属制成,长条形,前端尖,后端安有短柄,两边有刃的一种兵器。剑早期是匕首式短剑,来源于北方的草原地区,既是吃肉的餐具,也是护身的武器。春秋末年,开始流行长剑。质地精良的宝剑常常出自南方,主要是吴、越、楚三地。长剑出,短剑也不废。这是因为长剑便于战斗,短剑利于护身,还可以搞恐怖刺杀,荆轲刺秦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古人的佩剑风尚 ---------- 最早在西周时期,贵族中开始流行以剑为佩,多为装饰华美的短剑。佩剑除了防身卫体的实用目的外,还能体现贵族的尚武精神,以此来显示他们的威仪和富贵。到东周时期,贵族佩剑之风日盛,且多佩长剑。《楚辞》中“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描写的就是高冠长剑的贵族形象。佩剑在当时还被视为贵族成年的标志。《史记》记叙秦始皇成年亲政时用了六个字:“乙酉,王冠,带剑”。 ---------- 战国时期,士阶层兴起,侠士仗剑远游成为一时风尚。公元前409年,秦国颁布法令,令官吏佩剑,佩剑成为权利威严的象征。汉承秦制,官吏也佩剑。各地发现的汉代诸侯王墓,均于墓主的身旁见有随葬的多柄装饰豪华的佩剑。魏晋以后,佩剑渐为佩刀所代,但有些朝代中在舆服制度中也规定官吏佩剑。清代乾隆皇帝酷爱宝剑,曾特旨御作宝剑30口,至今仍然珍藏于故宫。 >铸剑祖师 ---------- 欧冶子,春秋战国时期越国人,是我国古代铸剑的鼻祖。欧冶子铸造的一系列名剑,冠绝华夏。曾为越王铸五剑,名湛卢、纯钧、胜邪、鱼肠、巨阙。后因风胡子之邀,与干将赴楚,为楚王铸龙渊、泰阿、工布三剑。欧冶子在春秋战国的争霸战争中,显示了无穷威力与摄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舞剑大师 ---------- 公孙大娘是开元盛世时的唐宫第一舞人,善舞剑器,舞姿惊动天下。以舞《剑器》而闻名于世。她在民间献艺,观者如山,应邀到宫廷表演,无人能比。她的《剑器舞》风靡一时。正是因为她,我们才有幸看到了草圣的一卷绝妙丹青,才有幸读到了诗圣的一首慷慨悲凉的《剑器行》,这位绝代佳人当再不寂寞。 >十大名剑 ---------- >>精致优雅之剑——承影 ---------- 承影剑是一把精致优雅之剑,铸造于周朝,与含光剑、宵练剑并称殷天子三剑。相传出炉时,“蛟分承影,雁落忘归”,故名承影。后被春秋时卫国藏剑名家孔周收藏。 >>尊贵无双之剑——纯钧 ---------- 纯钧剑,又名纯钩剑,乃铜锡合金,是一把尊贵无双的剑。史书记载云“……扬其华,如芙蓉始出,观其纹,烂如列星之行,观其光,浑浑如水之溢于塘,观其断,岩岩如琐石,观其才,焕焕如冰释,此所谓纯钩耶。” >>勇绝之剑——鱼肠 ---------- 《史记·刺客列传》记载,专诸置匕首于鱼腹中,以刺杀吴王僚,故称鱼肠剑,也称鱼藏剑,是为勇绝之剑。据传是铸剑大师欧冶子为越王所制,他使用了赤堇山之锡;若耶溪之铜,经雨洒雷击,得天地精华,制成了五口剑,分别是湛卢、纯钧、胜邪、鱼肠和巨阙。 >>挚情之剑——干将、莫邪 ---------- 干将,春秋时吴国人,中国古代传说中造剑的名匠,曾为吴王造剑。后与其妻莫邪奉命为楚王铸成宝剑两把,一曰干将,一曰莫邪(也作镆铘)。根据《吴越春秋》记载,干将“采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以铸铁剑。三月不成。莫邪“断发剪爪,投于炉中,使童男童女三百人鼓橐装炭,金铁乃濡,遂以成剑”。制成的两柄剑分别被称为“干将”、“莫邪”。剑身均有花纹,干将剑“作龟文”,莫邪剑“作漫理”(水波纹)。 ![]() >>诚信高洁之剑——七星龙渊 ---------- 传说七星龙渊剑是由欧冶子和干将两大剑师联手所铸。欧冶子和干将为铸此剑,凿开茨山,放出山中溪水,引至铸剑炉旁成北斗七星。剑成之后,俯视剑身,如同登高山而下望深渊,飘渺而深邃仿佛有世巨龙盘卧,是名''龙渊''。 ![]() >>威道之剑——泰阿(太阿) ---------- 泰阿剑传是欧冶子和干将两大剑师联手所铸。泰阿又作太阿,后为秦始皇佩剑。秦朝传至二世胡亥时,赵高乱政,帝王的大权旁落,后有成语“太阿倒持”,意为“倒拿着剑,把剑柄给别人。把大权交给别人,自己反受其害。” ![]() >>威道之剑——赤霄 ---------- 赤霄为汉高祖刘邦所得,长约三尺。所谓的“斩白蛇、提三尺剑立不世之功”指的就是这把剑。《古今刀剑录》记载:“刘季在位十二年,以始皇三十四年,于南山得一铁剑,长三尺,铭曰‘赤霄’,大篆书。” 这是一把饰有七彩珠、九华玉的寒光逼人、刃如霜雪的宝剑,汉高祖刘邦凭此剑怒斩白蛇,开始其帝王一生。 ![]() >>仁道之剑——湛卢 ---------- 据《越绝书》记载,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恳求天下第一铸剑大师欧冶子为己铸剑。欧冶子奉命之后,带着妻子朱氏和女儿莫邪,沿闽江溯流而上,来到山高林密海拔1230米的湛卢山,在这里发现了铸剑所需的神铁(铁母)和圣水(冰冷的泉水)。欧冶子在这里住下后,辟地设炉,用了三年的时间,终于炼成此剑。传说此剑可让头发及锋而逝,铁近刃如泥,举世无可匹者。 ![]() >>圣道之剑——轩辕 ---------- 黄金色的千年古剑,传说是天界诸神赐于轩辕黄帝击败蚩尤的旷世神剑,由众神采首山之铜为黄帝所铸,后传与夏禹。剑身一面刻日月星辰,一面刻山川草木。剑柄一面书农耕畜养之术,一面书四海一统之策。为传说中的神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