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江书法30年·薪火相传】概况 吴江中国书协会员作品选刊

 杨关桥 2015-01-11

 





红 叶 枫 江 翰 墨 潮



——吴江书法三十年漫记



苏州市吴江区文联



  吴江的书法史话,最早可溯源到一千四百多年前的南朝。据方志记载:梁陈之际,顾野王著述《玉篇》的地方,就在吴江松陵。一部《玉篇》,首度将中国文字的楷书法则,梳理明晰,为唐代楷书的大发展,奠定了学术基础。唐贤欧阳询的《张翰帖》,记述着张季鹰对吴江的莼鲈之思;宋人米芾的《蜀素帖》,描绘了垂虹桥畔的斑斓秋色;元代赵孟頫的《吴江重建留珠兰若碑》,留存了水乡小庵的静谧禅意……胜流名迹,永志难忘。吴江自后梁开平三年建县以来,素以崇文重教,名闻江南,文化底蕴丰厚,书法家也代不乏人:元代陆行直工书,与杨维桢、倪云林交游;明代汝讷,因善书荐誊《英宗实录》;明季卜舜年的书法,见赏于陈继儒;清代郭麐,学黄庭坚名噪一时;徐世泽学何绍基,惟妙惟肖……近代的书法家钱崇威、杨天骥,更是因高寿活跃于书坛,直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



  吴江当代的书法,首先要从徐穆如、徐圆圆父女谈起。徐穆如,江苏无锡人,生长于上海,早年得到吴昌硕指点,书画篆刻俱佳,声名远播日本。徐老诸体皆善,尤以篆书知名,所作的铁线篆、玉箸篆,用笔凝练,结体匀停,气息高雅,被费新我赞誉为“全国第一”。徐老篆刻学赵孟頫元朱文,平底深刻,风格接近赵叔孺、王福厂工稳一路。七十年代以后,徐老定居吴江,得到妥善安置,生活愉快,迎来了晚年书法创作的高峰,对吴江八九十年代的书法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吴江区文联曾于2007年编辑出版了大型画册《徐穆如书画集》,对其一生的艺术成就进行总结,颇受好评。徐圆圆于20世纪60年代初来吴江工作,书画方面克绍家学。1976年,她的铁线篆,入选由全日本书道联盟等三家机构联合主办的“现代中国书道展”,跻身名家行列,赴日本展出。顾廷龙称她的篆书“在女同志中尚未见第二人”。1981年,经徐无闻推荐,徐圆圆又为《汉语大字典》书写全部小篆万余字,被专家誉为“标准小篆”,这是吴江书法家对中国当代学术的一个重要贡献。1981年,中国书协成立,徐穆如、徐圆圆父女都是首批会员,见证了中国当代书法的复兴。1984年,吴江书法篆刻工作者协会成立以后,徐圆圆被推选为首届理事长,徐穆如受聘任顾问,他们都为吴江地方书法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1984年底,徐圆圆调往上海市政协工作,吴江区书协具体事务转由朱庚桥负责。朱庚桥热心协会工作,书法喜学《天发神谶碑》,篆书以方笔为主,参以邓石如、吴让之的结体,个人特色鲜明。



  进入90年代以后,吴江书法界形成了以个人探索为主,努力学习传统的氛围。吴江区书协第三、四届理事长华建平,曾任吴江丝绸公司经理。他喜爱收藏,传统文化学养丰富,书法以行草为主,取法在赵孟頫、董其昌之间,笔墨端庄大气,在汲取传统的基础上,有自己的面目。高铁城的书法,源出北碑和唐楷,功底扎实,后受到赵冷月的影响,致力于变法,书法用笔注重拙味,墨色丰富,别具一格。徐容深是徐穆如次子,供职于吴江区文联,书法四体皆善,小字妩媚多姿,大字宽博谐美,渊源有家法。凌在纯是竹刻名家凌祥云之子,师从徐穆如,曾任吴江区书协第五届理事长,他雅好文学,工诗善画,书风稳健,风格与马公愚、任政相近,也以篆书见长,出版有《常用字毛笔字帖——篆书》。许建华小楷学文徵明,篆书受陆维钊影响,后潜心研究缪篆、简帛书,熔炼一炉,终于形成自己的特色。钱惠芬在1993年创立了“桃源农民书法篆刻学会”,这是苏州地区最早的农民书协。她后来担任了吴江书画院院长、吴江区文联副主席。钱惠芬善行草、小楷,工篆刻,出版有《钱惠芬书法篆刻作品集》。高铁城之子高智海,善篆刻,师从吴门张寒月,印风继承吴昌硕一派,刀味生辣,朴茂苍茫。庄雪明师从苏州老书法家钱九龄,以魏碑楷书为宗,运笔老到,有金石气。万雍良是香港著名书画家万一鹏的侄子,行草中略带章草,古朴流畅。张兴中善草书,在2002年“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评比中,名列“创作奖”入展名单。


  90年代,中国书法家协会逐步形成以展览、评奖为机制,选拔吸纳会员,对于这样一种新特征,吴江区书协没有能够专门地进行对接,仍然坚持个人发展、多样共存的原则。再者,吴江中青年书法家中,没有推出能孚众望的领军人物。因此,吴江书法的发展,总体而言,进入了一个瓶颈期。当然,从长远来看,吴江书法风格多样化的特色,却得到了延续。



  进入新世纪以后,面对吴江书法沉寂的现状,以孙悦良为代表的新一代吴江书法家,从容应对,开辟了吴江书法发展的新局面。孙悦良毕业于苏州大学,师从华人德。善篆隶,结字用笔,在坚持传统的原则下,兼顾时代气息,行草书线条富于情感,面目新颖,朝气蓬勃。孙悦良现任苏州市吴江区委副书记,从政之余,对吴江书法发展倾注了很多心血。在孙书记的关心下,2004年,青年书法家李双阳作为人才引进,从苏州武警支队转业来吴江书画院工作。李双阳是当代青年书法名家,多次问鼎国展,他的行草书,以魏晋二王为宗,博采众长,用笔潇洒率真,章法开合有度,篆隶诸体也俱有特色。李双阳在任吴江区书协第六届主席期间,组织多期书法培训班,备战全国性的赛事、展览。培训班吸引了吴江乃至全国各地的书法爱好者前来学习,通过训练,吴江有一批青年书法家脱颖而出,不仅入选国展,而且多次获得奖项,其中的代表人物有顾宇驰、周云平、徐成上、许建刚、钱娟英、朱小玲、何方晴等人。他们在书风上,基本承续李双阳的风格,形成一定的时风,近年来他们也开始向不同的风格拓展。在孙书记的努力下,2009年、2014年,吴江还两次承办“中国苏州(吴江)书法史讲坛”,这对提升吴江书法家的学术认知和创作理念大有裨益。为了使吴江书法在理论方面能发出自己的声音,还是在孙悦良书记协调下,2009年从福建长汀引进了青年书法评论家董水荣。至此,吴江的书法在理论方面也有众多突破。吴江书法无论在创作方面,还是理论研究方面,都有了人才的优势,这一优势的凸显,很快使吴江书法突破了发展的瓶颈,收获了丰硕的成果,被文化媒体称为“吴江现象”。


  时至今日,吴江拥有中国书协会员已达20人,这对一个县级书协来说实属不易,总体上吴江书法的发展是理性的。比如,现任文联主席孙俊良,师承华人德,篆隶方面吸收了江南萧退庵以来的优秀传统,行草书简约秀美,空灵有致;现任吴江区书协主席吴继宏,师承李双阳,谦虚好学,于行草用功颇深,线条干净,结体高古,已有自己的面目。邢宗仁,自调入吴江书画院后,作为一名职业书家,频频在国家级大展中显露锋芒,今年获评苏州市书法“张旭奖”创作三等奖。


  今年恰逢吴江区书协成立三十周年,三十年弹指一挥间,多少次展览、交流、讲座、辅导、采风……值得我们追忆。吴江书法家们承前启后,挥毫不辍,他们用笔墨书写的不仅仅是文字、是艺术,更是历史。红叶枫江,墨潮笠泽,三十年书法的历程,也许只是历史的一瞬,但点点墨痕必将积点成线,延续地方的文脉,传承吴江的风雅。








 吴江中国书协会员作品选刊 




徐圆圆 篆书中堂 室供博山炉,几置端溪砚。炷海南水沉香,临《黄庭经》数叶。窗明几净,日影在帘,神情不觉穆穆然,斯境殊为清绝。



孙悦良 隶书天生家无联



孙俊良 篆书对联 避世避人乃大无畏 立德立命在有不为



钱惠芬 行草中堂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顾宇驰 隶书只爱中堂



李双阳 草书条幅 山色清晨望,虚无杳霭间。直愁和雾散,多分遣云攀。流水淡然去,孤舟随意还。渔家破蓑笠,天肯令人(之)闲!



张志英 草书条幅 香阁临清汉,丹梯隐翠微。林篁天际密,人世谷中违。苔石衔仙洞,莲舟泊钓矶。山云浮栋起,江雨入庭飞。信美虽南国,严程限北归。幽寻不可再,留步惜芳菲。



邢宗仁 草书《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条幅



周云平 草书条幅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吴均《与朱元思书》句



张兴中 草书中堂 西风一叶脱,迹已不可扫。巷有白马生,朝回焚谏草。



许建刚 篆书中堂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吴继宏 行草对联 书成花露朝分洁 悟对松风月共幽



徐成上 草书条幅 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水鸟飞。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泉声恋翠微。



刘亚明 楷书册页(局部)



李宗洪 楷书抱朴守拙条幅



钱娟英 楷书条幅



董水荣 行书宿墨法条幅



凌在纯 篆书条幅 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



许建华 篆书条幅 十弯九曲上天池,高处寒凉行莫迟。欲借山巅千岁雪,江南苦夏尽销之。 云聚峰围水一池,迎仙王母宴桃时。如邀倜傥姑苏客,定跨飞槎拜玉墀。



朱小玲 草书条幅



何方晴 行书条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