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甘草育苗移栽技术1

 侗乡人1961 2015-01-11
甘草育苗移栽技术1
               

  甘草是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甜草,从古至今广为药用,享有"国老"、"十药九草"之称,被国家列为重点专控药材。甘草酸作为甜味剂比蔗糖甜200-300倍,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一种最好的天然甜味剂。近年来国际崇尚自然的潮流日盛,"甘草热"日渐兴起,我国大量出口甘草及提取物到欧美及东南亚国家,成为大宗的出口创汇药材。


  由于国内外用量增加,野生甘草资源日趋枯竭,国家明令甘草为国家级二类保护植物,不允许随便采挖,甘草的供需矛盾加剧。因此研究甘草的人工栽培和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1、形态特征  甘草株高50-120厘米。根粗大,圆柱状,红棕色。根茎横生,形状及颜色与根相似。茎直立,羽头复叶,互生,小叶7-17枚,卵形或椭圆形,花蝶形,淡紫红色,荚果弯曲,镰刀状,外生刺毛,种子圆形,棕绿色,千粒重7克。花期7-8月份,果期8-10月份。


  2、生长习性  甘草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三北"地区,对土壤要求不严,喜弱碱性砂地、草原、砂坨、河岸及荒漠与半荒漠环境中生长。引种到粮食产区的黑土地上生长势强,表现高产优质。


  3、选地播种  人工栽植甘草最好进行育苗移栽,即先在苗圃地中育苗1年,当年秋季或翌年春季将苗移入大田栽植。育1亩地苗,可移栽5-7亩地。育苗移栽比大田直接播种具有一、二级成品等级率高,收获用工少等优点,是一种高产高效的新式栽培技术。


  甘草为深根性植物,应选择土质肥沃、质地疏松、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土地上种植。整地要深翻40厘米,同时亩施优质农肥3立方米和20公斤磷酸二铵作底肥。然后打成宽65厘米的垄,镇压待播。春、夏、秋三季播种育苗均可。春播在清明至谷雨,夏播在立夏到小满,秋播在大地封冻前进行,翌春出苗。播种方法是在垄面上用犁开出20厘米宽幅的沟,犁后耢平,人工踩格子,用点葫芦将用杀菌剂浸种的种子均匀地播在垄面上,覆土2厘米左右,随即镇压。每亩播种量5-8公斤,土壤墒情好10天左右可出全苗。为防草害,播前可在垄面喷施氟乐灵除草剂,亩用量按说明书减药量的1/5使用为宜,喷药后应隔6天后播种。


  4、苗田管理  甘草幼苗出土后,要经常到田间察看有无死苗现象。若有每亩用甲基托布津粉剂100克加尿素250克加水50公斤,充分溶解,喷洒在幼苗的叶子上,能有效地防止幼苗死亡。如果出现缺苗断条,应及早补种,保证田间全苗。当甘草长出4-6片真叶时,结合中耕顺垄沟追施一次尿素,每亩10公斤。10片叶时,气温升高,田间杂草开始旺长,应勤铲勤趟,一般进行3次,草荒严重时,可每亩喷施150-200克拿捕净,能有效地消灭禾本科杂草,余下的阔叶杂草,可人工除掉。育苗田不间苗,每亩保苗10-12万株。


  甘草15片真叶时,有可能发生青虫,每亩用甲胺磷100-200克对水进行叶面喷雾,发生蚜虫可用氧化乐果100克对水喷雾,两种虫子同时发生时,可将两种药剂一起混喷。


  甘草封垄后,要注意及早拔除田间大草,雨季要及时排掉田间积水,防止浸泡甘草导致烂根。经调查,野生甘草有白粉病、锈病等病害,但人工栽培多年,此类病尚未发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