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山区公共财政收入突破60亿元位居全省第14位 比上年前移4个位次 2015-01-11 15:13:28 来源:临沂在线 作者:月胜 颜超 德三 字体:【 大 中 小 】 临沂在线讯(月胜 颜超 德三)岁末年初,兰山再传喜讯:该区2014年公共财政收入突破60亿元,达到63亿元,增长15.2%,位居全省第14位,比上年前移4个位次;税收占比93.9%,工商税收占比85%,均居全市第一。其中,兰山街道、柳青街道公共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
从1994年不足5000万元,到2007年突破10亿元,2011年突破30亿元,2014年达到63亿元。建区20年,兰山区在实现公共财政收入扩量进位的同时,也实现了综合实力的快速提升。在2014年度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中,兰山位列全国科学发展百强区第52位、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第9位,在全省市辖区中分别居第4位、第1位。 “兰山区坚持‘高端、高质、高效’,以项目引进建设培育财源增长点;坚持‘提速、提质、提效’,以工业经济‘转调创’激发财源建设内生动力;坚持‘提档、转型、升级’,以现代服务业增创财源优势;坚持‘扩容、生态、宜居’,以新型城镇化拓展财源空间;坚持‘聚财、理财、用财’,以优质服务抓好财源征管。”兰山区委书记耿学伟说。 过100亿元企业1家,过50亿元企业2家,过10亿元企业10家,金锣集团居全国500强企业第246位……这是去年兰山区落实市“1531”骨干企业培植计划的成绩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2014年,兰山区招引项目合同额400多亿元,到位区外资金161亿元;提报推进省、市重点项目24个,投产后年可实现产值800亿元、利税60亿元;20个重点民生项目、50个重点工业项目、70个重点片区齐头并进,金锣全程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肉制品生产、中阳生物科技等项目均已投产,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和拉动财税上升的新增长点。 “我们的‘核动力’就在于科技创新。目前,新港院士工作站已成为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示范平台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无醛豆胶、杨木改性等技术成果获国家专利、科技进步奖,5项研究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山东新港集团副总赵芸萱说。以技术创新开路的领军企业,已成为稳定的财税来源,也是兰山区突出创新驱动的浓厚缩影。 向海外要效益,是兰山财税“蛋糕”中最艳丽的色彩。随着临沂商城跨境电子商务创业园的启动,阿里巴巴国际站、速卖通等知名跨境电商纷纷将目光投向兰山,一个面向南美、中东、欧美,全方位开拓国际市场的网上新航道正一步步打通。2014年,兰山区培育国际贸易商户1000家,美国、俄罗斯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商城设立境外贸易机构100家;实现进出口总额26.5亿美元,增长26.8%,其中出口15.3亿美元,增长45.7%。 落实“一体两翼、北外南内”发展布局,建设现代化国际商贸名城,推进商城国际化,现代服务业财税贡献率逐步提高。在1月5日市里表彰的首批电商示范企业中,兰山区7家企业高居榜首,成为电商示范企业聚集最多的区域。2014年兰山区实现商城交易额1530亿元,增长20%;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200亿元,实现倍增;商城价格指数和金锣价格指数在省价格指数平台发布,占据首批三席除寿光蔬菜以外的两席;总部经济、科技服务、金融信息、文化旅游、家政养老等现代服务业迅速崛起,成为新兴财源和特色财源。 扩大内需,增加财源,兰山区向新型城镇化要潜力。去年,该区加快推进火车站片区、北城二期、西部新城等征收建设,全年完成征收333万平方米、建设居民楼647万平方米。在东风东关片区,147万平方米的还建项目已开工建设高层56栋;集高档住宅、商业、星级酒店为一体的高端商住综合体拔地而起,孕育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城市经济新气象。 “腾笼换鸟”式的旧城旧村改造,为富士康金机商贸城、中国林产工业科技示范园等项目落户腾出了空间,使华润中心、鲁商中心、齐鲁园广场等综合体快速崛起。同时,兰山区还大力推进硬化、绿化和环卫一体化、大气污染防治、水域环境治理等工作,城镇综合承载力不断提升,12个镇街道、工业园中有7个公共财政收入超过亿元。 增长的可持续性,来自经济与民生的良性互动。数据显示,兰山区去年财政总支出中,民生支出占到了66.2%,且相当一部分投向“三农”、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创业就业等方面,群众满意度测评再次位居全市前列。以鼓励全民创业为例,兰山区在全市率先完成了小额贷款公司、民间融资服务公司和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行业年审和分类评级工作。设立了“助保池”,投入2000万资金“放水养鱼”,帮助中小微企业融资增信。 “经济发展了,俺的福利一年比一年好。去年第一次领到了政府发放高龄津贴。听说年龄越大领得越多。” 85岁的退休职工田保慧老人尝了财政“蛋糕”的甜头,乐得合不拢嘴。去年重阳节,兰山区在全市率先实施85岁以上老人领取高龄津贴政策。其中,百岁以上老人每人享受津贴5600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