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喜讯:李士懋“平脉辨证解伤寒”大学公益班开始了!

 ntshang 2015-01-12

刘观涛按:

广大微信读者期盼已久的李士懋“平脉辨证解伤寒”大学公益班从今天开始开班。

由于逐条通解伤寒论,需要中医的基础,所以,本期公益班级,主要面向在校大学生优秀志愿者(即在大学校园组织师承小组者;其它优秀志愿者可以向我们申请,请提交您此前的学习笔记或者志愿者纪录)。

大学公益班开设“平脉解伤寒 (临时)”QQ群371386221,供临时报名专用。不符合条件者,请暂勿加入。以后还有很多专家志愿者开办的班级,总有一款适合您。

下面的文章,是李士懋先生在中日韩经方论坛的讲稿。

在那次会议上,我向来自日本韩国的伤寒学家发出倡议:

惟愿中日韩三国经方临床家借助大会论坛和学堂平台,携手走进中国古诗里的美妙意境:“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床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平脉辨证:伤寒温病、经方时方融会贯通


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李士懋


李士懋,男,1936生,196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现任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一、以脉诊为中心的辨证论治方法形成过程

临床中,常碰到一些疗效差、甚至久治不愈的病人,心中茫然不知所措,甚感愧疚,都因辨证论治水平不高,所以努力学习经典及名著,又难于一蹴而就,心中仍难了了,苦闷之情常萦绕心头。

如何提高辨证论治水平?临床前十几年,主要倚重舌诊。因舌诊比较直观,易于观察,且望舌能洞观五脏六腑,所以辨证中以舌诊为重。然临证既久,发现一些舌证不符的现象,如再障患者舌淡胖大,怎么补也不好,改予凉血散血方愈;有的冠心病患者舌暗红或光绛,滋阴清热活血无效,改予温阳通脉而差;有的舌绛而裂,养阴反剧,温阳舌反渐红活苔布;有的苔黄厚,清热化湿不愈,温阳化湿而瘳。舌证不符的医案,动摇了我以舌诊为中心的辨证论治方法,转而渐渐倚重脉诊。

临床辨证,虽曰四诊合参,但四诊的权重不同。自古皆云,望而知之谓之神,望什么呢?望神、望色、望形态。我现在应诊的患者,急性病及危重病较少,而慢性病及疑难病较多,病人的形色神常无显著变化,望舌又常出现舌症不符的现象,难以将望诊作为辨证的主要依据。闻而知之谓之圣,闻诊无非闻声味,一些慢性病人亦很难出现声味的显著变化,所以闻诊亦难作为辨证论治的主要手段。问诊,那是必须问的,要知道病人之所苦所欲。但是有的病人症状很少,如就是个头痛,没有其他症状,无法仅据问诊辨其寒热虚实;有的病人主诉一大堆,能说上半个钟头,甚至有些怪异的症状,如有一病人从腰至下肢,有流砂,或流粉条之感,从上到下无处不难受,使辨证茫然不知所措。且仅据症状,也很难判定其病机,所以问诊也有相当大的局限。常遇有些人请我开个方子,治疗某病,或说的是一些症状,或说的是西医诊断,我很无奈,未诊脉,寒热虚实不明,确难拟方。

我倚重脉诊,一是受大学恩师的影响,很多老师都强调脉诊。陈慎吾老师讲,一摸脉,就可知道病的性质。学生时虽无体会,但给我的印象颇深。在学习经典时,从《内经》到《伤寒》、《金匮》,都非常重视脉诊。如《内经》云:“微妙在脉,不可不察”;“气口成寸,以决死生”。很多疾病的性质、吉凶顺逆皆以脉断,内容非常丰富。《难经》中论脉的篇幅约占全书的四分之一,确定了寸口诊法,并予全面论述,为后世所宗。仲景于《伤寒论》,开首即设《辨脉法》与《平脉法》论脉专篇。仲景于《伤寒论》原序云:“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平者,凭也。古已有凭脉以辨证的专著,仲景引之,列平脉法专篇。凭脉辨证的指导思想,贯穿于伤寒论的各篇之中,每卷都将脉诊置于突出位置,曰“辨××病脉证并治”。每个病都有大致相似的临床表现,但病机又各不相同,因而一病之中有若干证。证是如何确定的?仲景谓之“脉证并治”,是依脉的变化来确定证。证即疾病某一阶段的病机总和,法依病机而立,方依法而出,这就形成了完整的以脉为中心的辨证论治体系。纵观内、难、伤寒、金匮及历代名家所论及医案,无不以脉为重。由于几十年专注于脉诊,窃有所悟,逐渐形成了在望闻问的基础上,以脉诊为中心的辨证论治方法。

这种以脉诊为中心的辨证论治方法逐渐形成后,曾多次反思,这个路子走的对不对?唯恐由于片面,钻进了牛角尖,像统计学说的,带来系统性误差。反复验证于临床,按这种方法辨证论治,多能取得预期效果。尤其对一些疑难久治不愈的病人,常有一些新的见解,另辟溪径,取得突兀疗效。因而更坚定了我们以脉诊为中心的辨证论治方法,且老而弥坚。

我在四诊基础上,侧重脉诊,形成以脉诊为中心的辨证论治方法,这是半个多世纪以来,不断学习、实践,逐渐总结出的一套方法,我觉得行之有效,故深信不疑。老而弥坚。

当前讨论纯中医、铁杆中医问题,我自诩为铁杆中医。所谓纯中医,并不是拒绝现代科学的诊查手段,这可看成中医四诊的延伸,西医可用,中医也可用,我从不拒绝,只是因学的不够而遗憾。西医的检查、诊断,对我们了解病情,判断疗效、预后,非常有益,我仍在努力学习。但我辨证用药时,绝不用西医理论掺合,严格按中医理论体系辨证论治,这就是纯之所在。

任继学先生曾云:“不到六十不懂中医”,诚如所言。中医博大精深,确又难学,浅尝辄止,难以探其深奥。初品茶者只知苦,初饮酒者只道辣,弥久方知其甘醇芬芳,沁人心脾。中医更是如此,浅学难入奥堂。中医的巨大优势,首先在于深邃的理论优势,其次在于博大的实践优势。在急症以及慢性病、疑难病中,都突显其巨大优势,我们是业医五十多年才逐渐品出了点滋味。中医的理论精华归结为一点,就是辨证论证。辨证论治水平愈高,则临床疗效愈好。所以我们毕生追求的就是提高辨证论治水平,在不懈追求中,形成以脉诊为中心的辨证论治方法,在以往发表的拙著中,也都体现这一思想。


医案举隅

例一:阴竭阳越(急性心梗,并心源性休克)

尹某,女,67,岁

1977年5月16日初诊:于1977年5月12日患急性心梗并发心源性休克,心电图示后侧壁广泛心梗,经西医全力抢救三日,血压仍在20-40/0-20mmHg。为保证液体及药物输入的静脉通路,两侧踝静脉先后剖开,均有血栓形成而且粘连。因静脉给药困难,抢救难以继续,仅间断肌肉注射中枢兴奋剂。家属亦觉无望,亲人齐聚,寿衣备于床头,以待时日,此时请中医会诊。病者喘促气难接续,倚被端坐,张口抬肩,大汗淋漓,头面如洗。

脉 阳浮大而尺无根,舌光绛无苔且干敛。面赤如妆,浮艳无根

证属 阴竭于下、阳越于上之阴脱

法宜 收敛元气以救脱

方宗 张锡纯用山茱萸法

山茱萸45g,去核,浓煎频服

下午三点开始进药,当日晚九点,血压升至90/40mmHg,喘势见敛。连续二日,共进山萸肉150 g,阳脉见敛,尺脉略复,喘促大减,血压110/70mmHg。至第五日,两关脉转弦劲而数,并发胸水、心包积液,胸脘疼痛憋气,改用瓜蒌薤白加丹参、赤芍,化痰活瘀宣痹,至第八日拍胸片,诊为心包积液并胸水。两寸脉弦,中医诊为饮邪犯肺,上方加葶苈子10g,大枣7枚。一剂胸中豁然,再剂症消。后用养阴佐以活瘀之品,调理月余,病情平稳。两踝剖开处溃烂,骨膜暴露,转外科治疗四个月方愈。出院时心电图仅留有病理性Q波。

按:阳脉浮大而阴脉细欲绝,此即阴竭阳越之脉。阳脉之大,可三四倍于阴脉,此为关格之脉。

阳旺阴弱之脉,可见于八种情况:

一是阳旺数实有力,尺脉细数,此水亏火旺,当泻南补北,代表方剂为黄连阿胶鸡子黄汤。

二是阳脉洪大,尺细数,此水亏而热盛于上焦气分,当滋下清上,代表方剂为玉女煎。

三是阳脉大然按之无力,尺细数者,此阴竭阳越,阴虚不能内守,虚阳浮越于上,法当滋阴潜阳,代表方为三甲复脉汤。

四是阳脉旺然按之无力,尺脉微细者,此阴盛格阳,虚阳浮越而成格阳、戴阳,法当引火归原,使浮游之火下归宅窟,代表方剂白通加猪胆汤、通脉四逆汤等。

五是阳脉虚大,尺细数按之不足者,乃肾之阴阳两虚,虚阳浮越于上,法当双补肾之阴阳合以潜镇浮阳,代表方为三甲复脉合右归丸加减。

六是阳脉旺而有力,尺脉沉细躁数者,此郁火上攻,法当清透郁火,代表方为升降散。

若脉尚难遽断,可进而察舌,阴亏者,舌当光绛无苔;阳虚者舌当淡嫩,或淡嫩而暗;火郁者,舌当红或绛,苔黄干。

七是阳脉数实有力,尺脉沉弦紧者,此为上热下寒,法宜清上热散下寒,方宗附子泻心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

八是阳脉数实有力,尺脉沉细无力,此为上热而下虚寒,法当清上温下,方宜泻心汤合右归丸或金匮肾气丸加减。

本案脉阳旺阴弱,阳脉大于阴脉三四倍,已成关格之脉,阴竭于下,阳越于上,致面红如妆,脱汗如洗,喘促端坐,张口抬肩,心中憺憺大动,血压几无,生命悬于一线。法当急敛浮越之真气,仿张锡纯法,重用山茱萸以救脱。



例二:脱证(心源性休克、心房纤颤合并脑栓塞)

匡某,女,84岁,市郊社员

1981年3月15日初诊:心源性休克、心房纤颤合并脑栓塞。喘喝欲脱,面赤如妆,喘愈重则面色愈娇艳,独头动摇,汗出如珠,背部自觉灼热如焚,心中摇摇不支,烦躁欲死,触电自戕被家属阻止,左侧肢体不遂,两侧瞳孔缩小如小米粒大。血压50/30mmHg。心电图示心房纤颤。

脉参伍不调,尺微而关弦劲。舌绛少苔

证属 阴竭阳越,肝风陡张

法宜 敛其浮阳,滋肝息风

方予 山茱萸60g,浓煎频服

1981年3月19日:药后当夜较安静,次日喘已减,面红亦敛。血压升至80/50mmHg。脉亦稍缓,脉律已整,于18日晚间两点扶坐吃药时,突然两目上吊,牙关紧闭,口唇青紫,四肢厥逆,冷汗淋漓,脉转沉微。此阴阳俱衰,肝风内动。急予培补元气,镇潜固脱,方用:

山茱萸30g 人参15g 生龙牡各18g

一剂,浓煎频服

因惜人参价昂,上药煎服二日,参渣亦嚼食,诸症渐平,饮食倍增,但肢体仍不遂。

按:脱症,即正气脱越之谓。盖人之生也,负阴抱阳。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二者须臾不能离。凡人之病,无非阴阳偏盛偏衰,迨衰弱至极,阴阳相互不能维系,势将离决者,即谓脱。

统而言之,脱症不越阴阳二端,曰阴脱与阳脱。阴脱又有血脱、阴脱、精脱之别;阳脱又有气脱、阳脱之异。依其病位而言,脱症又有五脏之殊,如肺气衰、胃液枯、脾气败、心阳亡、心阴消、肝气脱等。肾乃一身阴阳之总司,诸脏之脱,无不关乎于肾,故救阴不离肾水,回阳不离命火。张氏用山茱萸救脱,无论阴脱阳脱,皆用之。阴脱者,阴不制阳而阴竭阳越,真气脱越于外;阳脱者,阴寒内盛,格阳于外,亦成真气外越。真气脱越之时,必以敛其耗散之真气为务。

张锡纯先生认为,脱症乃肝虚极而疏泄太过,真气不藏所致,故凡脱必伴肝风内张,痉搐、头摇、目睛上吊等象叠见,故张氏云:“因人虚极者,其肝风必先动。肝风动,即元气欲脱之兆也”。凡脱皆脱在肝,是张氏对中医理论的一大贡献。肝虚极,本当不能升发疏泄,何以张氏云“肝虚极,疏泄太过,真气不藏”?盖肝有体用二端,肝体阴而用阳。肝阴血虚极,则不能制阳,反见肝阳亢而疏泄太过。肝体虚,山茱萸强阴补肝之体;肝苦急,以酸泻之。山茱萸之酸收,恰能泻肝之用。张氏以山茱萸救脱,确为一大发现,对中医的理论与实践,都有重大贡献。此案之头动摇、目上窜、牙关紧、肝脉弦劲、正是张氏所说的肝风动,愈知先生所云极是,值得后人学习、继承。

辨识阴竭阳越的要点,首重于脉。阳脉大而阴欲绝,此即阴竭阳越之脉。阳脉之大,可三、四倍于尺脉,此为关格之脉。若脉难遽断,可进而查舌,其舌光绛乃其特征。颧红如妆,亦为阳越之特征。其红,色艳无根;其红的部位主要表现在两颧,面部其他部位可暗滞、青黄、青白。愈红艳阳愈脱,阳愈脱愈红艳娇嫩。

对于脱症的治疗,张锡纯主张用酸敛补肝之法,“使肝不疏泄,即能杜塞元气将脱之路”,“重用山萸肉以收敛之,则其疏泄之机关可使之顿停,即元气可以不脱,此愚从临床实验而得,知山萸肉救脱之力,十倍于参芪也。”

山萸肉救脱的功效,很多古代医藉都有记载。《本经》:“山萸肉味酸平,主心下邪气,寒热。”此寒热乃肝虚厥热胜复之寒热;此心下邪气,即肝虚肝风内旋,气上撞心之心下邪气。《别录》:“强阴益精,安五脏,通九窍。”《雷公炮炙论》曰:“壮元气,秘精。”《本草备要》:“补肝肾,益精气,强阴助阳,安五脏,通九窍。”《中药大辞典》:“补肝肾,涩精气,固虚脱。”《衷中参西录》曰:“大能收敛元气,振作精神,固涩滑脱。”

上述二例,即单用山茱萸一味,浓煎频服而救脱,对休克的血压恢复和稳定、病理状态的改善都较理想。基于此,我们将山萸肉抗休克列为科研课题,经实验研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展示了山萸肉具有良好开发前景。



例三:亡阳(中毒性消化不良)

靳某,男,6岁。

1964年2月18日初诊:吐泻五日,身冷如冰,呼之不应,呼吸微弱,肛门如洞,断续暗红色粪水渗出。全家围于床前,嚎啕大哭,呼天抡地。

脉寸口已无,跗阳脉微。面色如土

证属 亡阳,一丝胃气尚存

法当 急救回阳

方予 参附汤

红参15g 炮附子10g 干姜5g

浓煎,不断地一滴一滴呡入口中。经半日,两煎服尽,阳气竟回,身温目睁,肢体亦可移动。寸口脉虽微弱,然已可触知。继予上方加赤石脂10g,回阳救逆,固涩下元。一剂后洞泄亦止。三诊又加山茱萸15g,二剂。阴阳两兼,药尽而愈。

按:吐泻寸口脉已绝,且身如冰,神识已昧,呼吸微弱,洞泄不止,面色如土,显系亡阳。当寸口脉已绝时,必查跗阳,跗阳脉尚在,知胃气尚存,仍有救治的希望。急予参附汤,回阳救逆。

此例何不加人尿、猪胆汁或山萸萸等反佐之品?因证属亡阳,纯属阳气衰竭,并无面赤如妆,阳脉浮大等虚阳浮越之征,不是阳越而是阳亡,故以回阳为急务,不加反佐,以免牵扯回阳之力。景岳云:“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此案回阳,何不加养阴之品助其阳生?因此乃一派阴寒,当以救阳为急务,非比久病阴阳两虚者。景岳进而明确指出:“以精气分阴阳,则阴阳不可离;以寒热分阴阳,则阴阳不可混。……故凡阳虚多寒者,宜补以甘温,而清润之品非所宜;阴虚多热者宜补以甘凉,而辛燥之类不可用。”此案一派阴寒,不宜清润阴柔之品,不仅不能生化无穷,反而掣碍回阳之功。

皆云亡阳有脱汗,此例即无。亡阳者,当虚阳浮越之时,方伴脱汗,若无阳越则无脱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