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种子的处理

 侗乡人1961 2015-01-12
种子的处理
               
               
                  日期:2014-12-31 11:53  作者:不详  来源:农业科技报 
点击:34

               
               

                 




  ■何为种子处理


  种子处理指作物种子、林木种子播种前采用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处理措施的总称。包括精选、晒种、浸种、拌种、催芽等。目的是促使种子发芽快而整齐、幼苗生长健壮、预防病虫害和促使某些作物早熟。


  ■种子处理的具体操作


  精选 在种子晒干扬净后,采用粒选、筛选、风选和液选等方法精选种子。种子精选目的是消除秕粒、小粒、破粒、有病虫害的种子和各种杂物。


  晒种 利用阳光曝晒种子。具有促进种子后熟和酶的活动、降低种子内抑制发芽物质含量、提高发芽率和杀菌等作用。


  浸种 作用是促进种子发芽和消灭病原物。方法有:清水浸种、温汤浸种、药剂浸种。应按规程掌握药量、药液浓度和浸种时间,以免种子受药害和影响消毒效果。拌种 将药剂、肥料和种子混合搅拌后播种,以防止病虫为害、促进种子发芽和幼苗健壮。方法分干拌、湿拌和种子包衣。


  催芽 播前根据种子发芽特性,在人工控制下给以适当的水分、温度和氧气条件,促进发芽快、整齐、健壮。方法有地坑催芽、塑料薄膜浅坑催芽、草囤催芽、火坑催芽、蒸汽催芽等。此外,还有种子的硬实处理和层积处理。硬实处理是用粗砂、碎玻璃擦伤种皮厚实、坚硬的种子(如草木犀、紫云英、菠菜等种子),以利种子吸水发芽。层积处理是需后熟的种子,于冬季用湿沙和种子叠积,在0~5℃低温下1~3个月,以促使通过休眠期,春播后发芽整齐。


  ■介绍两种种子处理技术


  许多作物病害是由种子携带传播的,而种子处理是植物病害防治中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目前,常用的种子处理方法主要包括非化学方法和化学方法两大类。


  非化学方法


  热力处理法①温汤浸种法:先用常温水浸种15分钟,再转入55~60℃热水中浸种,不断搅拌,并保持该水温10~15分钟,然后让水温降至30℃,继续浸种。温汤浸种时最好结合药液浸种,杀菌效果更好。②热水烫种法:烫种时需用2个容器,将热水来回倾倒,最初几次动作要快,使热气散发并提供氧气,一直倾倒至水温降到55℃时,再改为不断地搅动,并保持该温度7~8分钟,以后的步骤同温汤浸种法。此法一般用于难于吸水的种子。


  冷冻处理法 冷冻处理法是谷类、豆类和坚果类种子充分干燥后的一种重要贮存手段,其本身并不能杀死病原物,但是可以抑制病原物的生长和侵染。


  核辐射法 核辐射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具有灭菌的作用。60Co-g射线辐照装置比较简单,成本也较低,g射线穿透力强,多用于处理贮存期的种子等。


  微波法 微波是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微波加热是使处理的种子自身吸收能量而升温,并非传导或热辐射的作用。微波适合于对少量的种子进行快速的杀菌处理。


  化学方法


  浸种法 浸种法是将种子浸渍在一定浓度的药液中一定时间,然后取出晾干进行播种,从而消灭种子表面和内部所带病原菌或害虫的方法。浸种法消毒比较彻底,但浸种后种子不能堆放时间过长,应在晾干后立即播种。


  拌种法 拌种法就是将一定数量和规格的拌种药剂与种子按照比例进行混合,使被处理种子外面都均匀覆盖一层药剂,形成药剂保护层的种子处理方法,拌种处理又可以分为干拌和湿拌。


  闷种法 闷种法是将一定量的药液均匀喷洒在播种前的种子上,待种子吸收药液后堆在一起并加盖覆盖物,堆闷一定时间,来防止病虫为害的种子处理方法。操作简便,效率高。


  种子包衣 种子包衣是将种衣剂包覆在种子表面形成一层牢固种衣的种子处理方法,也是一项把防病、治虫、消毒、促生长融为一体的种子处理技术。种衣剂中通常含有杀虫剂、杀菌剂、生长调节剂、微肥和微生物等有效成分及一些非活性组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