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音乐中「C 调」、「D 调」等的含义是什么?

 pgl147258 2015-01-12

这方面一直搞不清,大概有点畏惧音乐吧。

米叔的回答(24票)】:

先给个概念:调(key),就是音乐作品(或一个作品中的某一个部分)中起核心作用的主音支配下互起作用的一群具有一定高度的音,调是与音阶相一致的。

你所说的这个“c调”“d调”我想指的是“调名”,我们一般西洋音乐用的这个Key

name是包含了调高和调名两个含义在里面,这里就不讲除大调和小调的其他调式了,其他的可能你并非用得到的。

首先我想说这个“c调”“d调”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哈~对你这个“c调”来说,正确规范的表述方法是“C大调”或者“c小调”,注意这边大小写字母要区分开来。

调性是音乐组成的一大要素,要讲清楚“调性”这个概念其实蛮困难。我们钢琴上,能找到代表12个音的7个白键和5个黑键,这12个键是12平均律所使用的12个音。音阶由一套相连接的音组成,从最低到最高是连续排在一起的。一个音阶仅仅使用12个音中的7个音,那比如1234567(1=C)这种构成的音阶就叫“自然音阶”(diatonic

scale),半音阶那是另外的,我们接触较多的作品大多数作曲家都是采用自然音阶进行创作。

自然音阶产生出“调”和“调性”的问题。在这里使用“完全忠于调性”的大前提,来简单地来解释一下您的问题,比如说一个人,他选择了C音作为起点并且只用这几个琴键弹奏了一个音乐片段,加上点别的什么,那这首曲子就被叫做“C大调”。那么这个C就是主音(tonic),他的这个曲子是以他选择的一个音阶的第一个音为中心来进行创作的。如果一个人,他从D音开始,他也全部弹白键来进行作曲,这次他觉得哎~感觉不是很好听嘛=-=于是他做了一点点尝试,最后发现用F#替换F,用C#替换C,这样走出来的音阶似乎和谐了很多嘛~那一旦这个人使用这种替换完成了一个音阶,并且用这个音阶中的音来进行创作,他作出来的曲子就是D大调啦。

那么相对应大调的是小调(minor),同样是12个键,但它和大调的区别在于音阶上第一个和第三个音符之间的半音数量。一个作品是大调还是小调,取决于它是以大调音阶还是小调音阶为基础,音阶的排列(全音和半音之间的关系)这是另一个问题了。一般大调听上去比较阳光、幸福、祥和,小调则有些悲伤、忧郁、有时甚至是阴暗的感觉在里面。

这个问题要用文字描述清楚很难,我之前做了一张很不规范的表...可以对着看看,这个东西有规律的~看看“音阶与琶音”,这书学音乐的必备。

调号→升降记号标注→调内音级→关系小调(自然小调)

C → 无升降号→ 1 2 3 4 5 6 7 →a小调

G → 1升(#4)→ 5 6 7 1 2 3 #4  →e小调

D → 2升(#4 #1)→2 3 #4 5 6 7 #1 →b小调

A → 3升(#4 #1 #5)→ 6 7 #1 2 3 #4 #5 →#f小调

E → 4升(#4 #1 #5 #2)→ 3 #4 #5 6 7 #1 #2 →#c小调

B → 5升(#4 #1 #5 #2 #6)→ 7 #1 #2 3 #4 #5 #6 →#g小调

#F→ 6升(#4 #1 #5 #2 #6 #3)→ #4 #5 #6 7 #1 #2 #3 →#d小调

#C→ 7升(#4 #1 #5 #2 #6 #3 #7)→ #1 #2 #3 #4 #5 #6 #7 →#a小调

 

F → 1降(b7)→ 4 5 6 b7 1 2 3 →d小调

bB→ 2降(b7 b3)→ b7 1 2 b3 4 5 6 →g小调

bE→ 3降(b7 b3 b6)→ b3 4 5 b6 b7 1 2 →c小调

bA→ 4降(b7 b3 b6 b2)→ b6 b7 1 b2 b3 4 5 →f小调

bD→ 5降(b7 b3 b6 b2 b5)→ b2 b3 4 b5 b6 b7 1 →bb小调

bG→ 6降(b7 b3 b6 b2 b5 b1)→ b5 b6 b7 b1 b2 b3 4 →be小调

bC→ 7降(b7 b3 b6 b2 b5 b1 b4)→ b1 b2 b3 b4 b5 b6 b7 →ba小调

【童晚萤的回答(2票)】:

最简单的记法,就是把什么音唱作1(do),就叫做什么调。

音调是曲声源的振动频率决定的。声源的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振动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不同曲调的第一个音“1(do)”,具有不同的频率。

如C调的“1(do)”,振动频率为256赫,D调的“1(do)”,振动频率为288赫。

曲调中除了首音“1(do)”以外,依次序还有“2(re)”、“3(mi)”、“4(fa)”、“5(sol)”、“6(la)”、“7(si)”,一共七个音,这七个音叫一个音阶。

它们虽然各有各的频率,但是在频率上却都跟首音“1”有着严格的比例关系。一个音和另一个音之间的这个比叫做“音程”。

每个曲调的首音“1”,都有确定的频率,根据首音的频率和各音对首音的音程,就可确定其他各音的频率。

C调“2”的频率等于D调“1”的频率;C调“3”的频率等于E调“1”的频率,以下可以依此类推。

【Zakk的回答(2票)】:

最简单地办法,先不要看什么乐理的解释,你找一件乐器,或者找个人把一个首歌换个调来整个地弹(拉、吹……)一遍,听听有啥区别,这个区别就在于就是调的不一样。C啊D啊,只是名字而已。不懂乐理的时候,千万不要追求乐理的解释,你看看那些答案吧,无数个概念在里面,恨不得教你作曲了。让你的耳朵给你答案,不要急着去用文字描述那个答案,听出来就行了。音乐是拿来听的,乐感不是写在纸上的。

【张亮-Leo♂的回答(0票)】:

通俗一点说

简谱中的“1(do)”、“2(re)”、“3(mi)”、“4(fa)”、“5(sol)”、“6(la)”、“7(si)”只是我们唱出的音名,但具体这个音有多高呢,就是用调来定的。.譬如1=D,那么就是D大调,1实际上是对应钢琴上的D音(也就是通常我们说的re),然后依照12平均律往下推,2和1之间相差一个全音,也就是钢琴上的两个键的距离(包括黑键和白建),则2对应E音(也就是通常我们说的mi),3和2之间也是一个全音,就对应#4(升fa,fa和sul之间的黑键),以此类推,全全半全全全半即构成一个八度

【Benny Chia的回答(0票)】:

买本乐理书

原文地址:知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