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信公众号运营者一定要学会的编辑技巧

 新华书店好书榜 2015-01-12

  现在我们的网刊,包括微信公众号中的自媒体,都是大家出于共同的理想,自发行动编撰的刊物,多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以电子形式传播。这些自媒体编辑,并非专业出身,都是出于对某一方面的热爱,根据自己在文字方面的特长,凭兴趣来承担这份工作的,这点,很难能可贵。因此,如果说,纸媒编辑是一种职业,那么自媒体编辑就更多是一种事业。

  尽管多数自媒体编辑的非专业性自不待言,但自媒体编辑通过自身学习,掌握一些编辑的专业技术或技能,对于运营好一份自媒体,尤其是经营一份能够成为“百年老号”的自媒体,是极其重要的。

  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做好一名自媒体编辑呢?我认为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基础篇、进阶篇、高级篇。

  基础篇:了解自媒体的定位

  编辑,无论纸媒还是网刊,都必须清楚自己的定位。这是最基础的条件。我们现在有《中职班主任周刊》、《小学班主任周刊》、《高中班主任周刊》、《放飞英语》等,对于编辑来说,我们是否清楚他们的准确的定位。举个例子,都是班主任周刊,小学、中职、高中有什么不同?我们选稿的侧重点分别应该放在什么地方?我们的栏目设置分别应该有什么特点?这些问题,作为自媒体编辑,我们应该问一下自己,是否能给出准确的答案。

  其次,我们读者群的定位,是否清晰?很多自媒体都在喊,让所有人喜欢,其实,这是不符合实际的。读者群的定位,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自媒体的编辑思想和风格。优秀的自媒体,永远都要学会去适应读者。

  我们在为谁编网刊?我个人觉得,这些自媒体先要学会做小众媒体,首先是在自己的圈子里传播,也兼顾外部。这样的读者群需要看什么,我们就做什么。至于做成大众媒体,那是将来的事情。要学会一步步发展,不要试图一下吃成胖子。那会很打击你的积极性。

  自媒体要在培养忠实读者的方向做得更深入一些。很多自媒体由于种种原因,不及时更新,这就很难吸引更多的读者。这是自媒体编辑应该深思的问题。

  此外,自媒体发布的内容也不要太理论,太理论了,就会曲高和寡,真的小众了,这就会让它成为少数人的专栏,不利于它的壮大——当然,个人有特定爱好的,也是未尝不可的。此外,也不能太通俗,太通俗了,读者长期感觉它淡而无味,慢慢也可能会失去继续阅读的兴趣。

  第三,我们要写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做一份自媒体?仅仅自己圈子人看?我觉得,这只是个很小很小的理想。网刊或自媒体,不能“独善其身”,还要“兼济天下”,把自己、他人的优秀作品,推荐给更多的人,让更多地人去分享这思想的盛宴。而且,我觉得,这也会给自媒体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上面这几点,我觉得要解决的是一个网刊编辑入门的问题。只有进了门,才能进一步登堂入室。打好了这个基础,我们就可以开始下一步。

  进阶篇:自身修炼力

  打铁还需自身硬,哪些能力需要我们自我修炼?

  第一,眼力。记者要修炼的是鼻子,而编辑要修炼的是眼力。编辑的眼力,在于你对作品的理解和选择。举个例子,陶渊明写了一辈子诗歌,到最后都没有名气。一直到了南北朝,才被昭明太子发现,而且一经发现,就一炮走红。凭的什么?就是昭明太子的眼力。说白了,昭明太子就是个编书的,和我们编自媒体差不多,需要的,都是眼力。一个经验丰富的老中医,往往一搭脉,就知道你病在哪里。编辑也是如此,有的编辑拿到稿子,看个开头结尾,就知道这个篇稿子的上下高低,靠的也是眼力。此等功夫,需要长期的修炼方能见效。如果自身没有文化功底,是做不好编辑工作的。所以,平常要多阅读,广泛地阅读。

  第二,文字力。我一直强调,编辑是要学会玩味文字的。这个“玩味”,不仅仅指的是自己会写,而且还要回鉴赏,会提炼,会升华。当我们拿到一篇稿子时,最先接触的是文字,第一感觉决定了这篇文字的去留。但我们拿到一篇文字和思想都不显眼的文字,我们可以忽视。但是,当你拿到一篇文字不算很好,但是思想性很高的文章时,考验编辑文字能力的时候就到了。一个优秀的编辑,一定是一个文字处理的艺术家:严谨,清晰,准确,需要帮助别人把话给整理清楚,叙述明白,让读者能看懂,看出味道来。编辑就相当于伯乐,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个并不深奥,文字靠的是长期积累的感觉。这种积累可能从你上幼儿园、小学就已经开始了。

  第三,选题策划力。编辑需要培养文字力,但是仅仅认为编辑就是简单得编编稿子,改改错字,把编辑文字当成编辑的首要职责,这是大错特错的。对于一个编辑来说,他首先应该是一个选题编辑,有很强的职业敏感。比如说,我们做的是教育网刊,那么,我们就应该策划出一些优秀的教育选题。我们平常的教育生活,很多是可以构成选题的。平时,我们遇到的每一个教育的小细节,都相当于一个小的选题工程。微信公众号中很多阅读量动辄十万、几十万的“热文”,并不是简简单单“碰”出来的,而是编辑精心策划的结果。

  选题策划力,是编辑的核心能力。只有深入的思考,编辑才能拿出优秀的构思,玩出自己的新意,否则就只是跟风赶浪,简单的文字的堆砌。

  这种很强的职业敏感,既来自大量的阅读,同时也是与实践相结合的升华。

  第四,阅读力。编辑行业里有句话,看一个人像不像编辑,就看他八小时之外在干什么。而我的建议,是阅读。现在,我在我的群里,每周都会开展两次的“轻阅读”活动,毕竟,“富有诗书气自华”嘛。做教育网刊,我们会碰见形形色色的作者,每个人的学识和学科不一样。有时候,编辑可能是个语文老师,却还不得不看一篇数学老师投过来的写数学学科的稿子。这就要求,其他学科我可以不精通,但起码要有个大概的了解。这就在于我们平时的知识积累和阅读视野。

  第四,行业洞察力。自媒体的稿件,很大程度上并不需要编辑自己去撰写,但是挖掘、采集的功夫是不可缺的,编辑要自己的判断力,敏锐的洞察力,实时地关注行业或某一领域的发展。

  比如,我们做的是教育行业的网刊,这就不仅仅需要懂得文字的编辑,更要懂得教育行业的过去、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对教育基本的常识要熟知,比如,什么是课程,什么是教师专业成长,最近最热的教育词汇和教育现象是什么……如此等等。自媒体编辑的工作不是简单的复制加粘贴。教育网刊的编辑不懂教育,看不清教育行业的发展,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编辑。有时候,你选择的稿件的质量,就显现了你对教育的理解水平和你对这个行业的了解程度。

  当这些具备之后,我们就可以进入高级阶段。

  高级阶段:在实战中成长

  1、审稿。作为自媒体,我们要注重稿件的精神价值。所以,我提倡编辑审稿“一目十行”,不必拘泥于细节,都要抓大放小,抓住稿件的思想内核。

  2、润色。初审完,润色加工是第一道关口。纠正错别字,遣词造句自然是首当其冲。但还有一类稿件,语言流畅,逻辑清楚,但在表达上并不那么完美,这就需要编辑的加工润色,甚至你还要准备成为“第二作者”。

  3、排版出品。编辑已经不再是单一的案头工作者,同时也必须是具备整合能力的全能型人才。在稿子润色加工,进入排版阶段后,编辑最好能和美编一道解决涉及问题。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内容尽管结构简单,但相信各位也看到过版式丰富、样式漂亮的帖子。这些美化的功夫,也是要靠编辑去深入体会的。对自媒体编辑来说,适当地了解下HTML语言的使用,对于编制一份漂亮的网刊同样不可缺少看。

  编辑,在现在仍然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职业。从古代的图书的编校,到当前互联网文字的复制粘贴、美术加工。只要有人类,只要有文明的传播,“编辑”这个职业就将永远存在。所以,编辑的“功”与“力”,也必然成为编辑的必修课,除此之外,还应该根据自己的特长,找准定位,努力学习。相信在每个人的努力之下,就如同过去曾经风云一时的纸媒刊物一样,将来必然也会出现一批传播广泛、影响深远的自媒体刊物。学习经典微信营销案例,请继续访问《微信营销案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