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徽歙县石潭村

 昵称18892371 2015-01-13
     
     走进我的家乡歙县石潭古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古居白墙黛瓦,鳞次栉比,虽说与公路沿线村庄相比显得偏僻古老了许多,但它安详静谧坐落于新安江支流昌源河与华源河交界处,与其间的古民居、古祠堂、旧庙宇、山间路亭等建筑群构成一个古朴典雅的天地。     
     石潭至今还保存着宋代大儒吴用清之子吴启之墓,别小看这区区古墓,他的长子吴延硕自歙迁居宣城,其后世又迁居肥东六家畈,形成皖北的著名“肥东六家畈吴氏”,而其弟吴唯就近南迁石潭村。兄弟自北宋末年从富饶村分迁后,经宋、元、明、清、民国至今已800余年了。     
     坐落村庄正街并排而立的“叙伦堂”和“春晖堂”系吴氏兄弟祠,是明代徽派建筑的典型代表。特别是叙伦堂,雄伟高大、气势恢弘、古朴典雅。它始建于明朝嘉靖甲寅年(1554年),门面阔16米、进深38米,前后有三进两天井。整体建筑砖墙围护,梁柱皆巨木,有24根粗大银杏通天柱矗立于天井四周。大小木梁共有100根,故名“百梁厅”。特别是那“百子闹元宵”、“八仙过海”的精湛木雕栩栩如生,迷倒了四方艺人,被称为稀世珍宝!     
     石潭古村还有风厅、五间厅、西板厅、继生厅、嘉乐厅等一座座亭阁式建筑,飞檐翘角、精巧别致。门楼、门框、漏窗的砖木石刻保留得更加完好。水巾庙、关爷庙、五圣祠、真武庙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在石潭村,无论从哪个方向沿石板路上山,都是步步成景、处处入画。每到春暖花开之时,映山红、桃花、梨花、油菜花开满山坡。尤其是那油菜花的金黄色从山的这端铺开去,直达山那端的山脚,一畦畦、一垄垄,幻化成一片金色的海洋,铺漫到每一个角落,花枝招展、轻风摇曳、蝶飞蜂舞,令人心旷神怡。
      石潭四周山上错落有致的粉墙黛瓦的徽派民居,倚山而立,掩映在油菜的万花丛中,黄色为主、黑白相间。尤其游客爬上下太村、湖山村、北山村的山顶,看其景,好像酒未饮到十分、花则含苞待放的韵味。漫步石潭的山坡,清晨云山雾海,村庄疑是在白云之上;若遇雨过天晴,更是云雾缭绕,山景如画。    
       我的家乡 石潭村成了摄影家的天地。一年四季,摄影爱好者从不间断,特别是江浙沪粤闽香港的摄影家纷至沓来,他们抢拍镜头,创造杰作。由此石潭古村被摄影界的有识之士誉为“摄影家的摇篮”。    
 
       我的 家乡石潭村,一个美丽的古村落,一个创造摄影杰作的地方。(歙县霞坑学校吴秋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