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帛书老子、郭店楚简老子、北大藏西汉竹书老子(三)

 邓老 2015-01-13

()

   
第一编 郭店楚简《老子》 
郭店楚简《老子》凡三篇,不仅竹简形制各不相同,其内容也各自独立成篇,是今本《老子》出现之前的三篇道家哲学著作。 
《老子甲》论述以道佐人主治国:上篇论述佐人主治国之策;下篇论述佐人主者之德。   《老子乙》以为道、守道为中心“言道家之用”:第一部分论述为道者要自损、自重;第二部分论述守道治国必须坚持“清静”的原则。 
  《太一丙》论述“道”和“为道”:第一部分对《老子甲》所提出的“道”进行解说;第二部分论述“为道”,指出为道者应顺乎民意而贵言,应“辅万物之自然”。 
首 编 郭店楚竹书 
按:拙著《郭店楚简先秦儒家佚书校释》2001春由台北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出版,2003年台北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设有硕士班、硕士在职专班、博士班”)确定为“郭店楚简研究——儒家”的教科书。现对该书重新修订,增加楚简《老子》的文本校释,书名定为《郭店楚竹书校释》,约257千字(电脑计数),在网上发布,与热心于“郭店楚简研究”的网友们交流,接受大家批评,同时寻求出版社支持,使之能在中国大陆以图书形式出版发行。   
首 编 郭店楚竹书 
 
  《郭店楚竹书》包括郭店楚简《老子》、郭店楚简《儒书》、郭店楚简《语丛》三种。 
  郭店楚简《老子》有竹简三册:老子甲简凡39枚,简长32.3厘米,编线距离13厘米,两端削成梯形;老子乙简凡18枚,简长30.6厘米,编线距离13厘米,两端平齐;太一生水简14枚、老子丙简14枚,凡28枚,简长26.5厘米,编线距离10.8厘米,两端平齐。按内容划分为《老子甲》、《老子乙》、《太一丙》凡三篇,属道家哲学著作。 
  郭店楚简《儒书》有竹简五册:淄衣简47枚、五行简50枚,凡97枚,简长32.5厘米,编线距离12.8-12.13厘米,两端削成梯形;鲁穆公简8枚、穷达以时简15枚,凡23枚,简长26.4厘米,编线距离9.4-9.6厘米,两端削成梯形;唐虞之道简凡29枚,简长28.1-28.3厘米,编线距离14.3厘米,两端平齐;忠信之道简凡9枚,简长28.2-28.3厘米,编线距离13.5厘米,两端平齐;成之闻之简40枚、尊德义简39枚、性自命出简67枚、六德简49枚,凡195枚,简长32.5厘米,编线距离17.5厘米,竹简两端削成梯形。按内容划分为《淄衣》、《鲁穆公》、《穷达以时》、《五行》、《唐虞之道》、《忠信之道》、《君子于教》(成之闻之)、《尊德义》、《性自命出》、《六德》凡十篇,属儒家哲学著作。 
  郭店楚简《语丛》有竹简四册:语丛一简凡112枚,简长17.2-17.4厘米;语丛二简凡54枚,简长15.1-15.2厘米;语丛三简凡73枚(含遗简1枚),简长17.6-17.7厘米;语丛四简凡27枚,简长15.1-15.2厘米。按内容划分为《语丛一上》、《语丛一下》、《语丛二上》、《语丛二下》《语丛三上》、《语丛三中》、《语丛三下》、《语丛四上》、《语丛四下》凡九篇,皆为类似格言的文句,似为墓主生前的教学笔记。其主体思想倾向属儒家。 
释文(老子甲) 
 按:此为校补后的《郭店楚墓竹简》“释文”,为方便阅读,不留校刊、增补标志,具体校补内容见各篇“校释”。    
老子甲 
  绝智弃辩,民利百倍。   绝巧弃利,盗贼亡有。   绝忄爲 弃虑,民复季子。 
  三言以为辨,不足,或命之,或呼属。视素保朴,少私寡欲。 
  江海所以为百谷王,以其能为百谷下,是以能为百谷王。圣人之在民前也,以身后之;其在民上也,以言下之。其在民上也,民弗厚也;其在民前也,民弗害也。天下乐进而弗詀。以其不争也,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罪莫厚乎甚欲,咎莫憯乎欲得,祸莫大乎不知足。知足之为足,此恒足矣。   以道佐人主者,不欲以兵强于天下。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弗伐,果而弗骄,果而弗矜。是谓果而不强,其事好。 
  长古之善为士者,必微妙玄达,深不可识,是以为之容。豫乎其若冬涉川。犹乎其若畏四邻。严乎其若客。涣乎其若释。屯乎其若朴。坉乎其若浊。孰能浊以静者,将徐清。孰能安以重者,将徐生。保此道者不欲尚盈。 
  为之者败之,执之者远之。是以圣人亡为故亡败,亡执故亡失。临事之纪,慎终如始,此亡败事矣。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教不教,复众之所过。是故圣人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能为。道恒亡为也,侯王能守之,而万物将自忄爲 ,忄爲 而欲作,将镇之以亡名之朴。夫亦将知足,知以静,万物将自定。为亡为,事亡事,味亡味。大小之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亡难。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也,恶已;皆知善,此其不善已。有亡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是以圣人居亡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也,是以弗去也。    道恒亡名。朴虽微,天地弗敢臣。侯王如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也,以输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安。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卑道之在天下也,犹小谷之与江海。 
  有状昆成,先天地生,敓穆,独立不改,可以为天下母。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滔,滔曰远,远曰反。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国中有四大安,王居一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至虚,恒也;守中,笃也。万物旁作,居以须复也。天道员员,各复其根。   其安也,易困也。其未兆也,易谋也。其脆也,易判也。其幾也,易散也。为之于其亡有也,治之于其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成之台作于羸土,百仞之高始于足下。知之者弗言,言之者弗知。闭其兑,塞其门;和其光,同其尘;畜其赂,解其纷;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也?夫天多忌讳,而民弥叛。民多利器,而邦滋昏。人多智,而奇物滋起。法物滋彰,盗贼多有。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事而民自富;我亡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欲不欲而民自朴。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螝蠆虫蛇弗蠚 ,攫鸟猛兽弗敂 ,骨弱筋柔而捉固。未知牝牡之合然怒,精之至也;终日乎而不忧,和之至也。和曰常,知和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 
  名与身孰亲? 身与货孰多? 得与亡孰病? 甚爱必大费,厚藏必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怠,可以长久。 
  返也者,道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生于亡。 
  困而盈之,不不若已。湍而群之,不可长保也。金玉盈室,莫能守也。贵富骄,自遗咎也。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释文(老子乙) 
老子乙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以早备。是以早备是谓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也。 
  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损之或损,以至亡为也。亡为而亡不为。 
  绝学亡忧。唯与呵,相去几何?美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   人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宠为下也。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亡身,或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以讬天下矣;爱以身为天下,若可以举天下矣。 
  上士闻道,堇能行于其中;中士闻道,若闻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大笑,不足以为道矣。是以建言有之:明道如孛,夷道若类,进道若退;上德如谷,大白如辱,广德如不足,建德如偷;质真如愉;大方亡隅,大器慢成,大音祗声,天象亡形。道亡名,善始且善成。 
  闭其门,塞其兑,终身不瞀。启其兑,赛其事,终身不逨。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盅,其用不穷。大巧若拙,大成若诎,大直若屈。   燥胜凔,清胜热,清静为天下定。善建者不拔,善保者不脱,子孙以其祭祀不屯。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馀;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溥。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释文(太一丙) 
太一丙 

下,土也,而谓之地。上,气也,而谓之天。道亦其字也,请问其名。以道从事者必讬其名,故事成而身长;圣人之从事也,亦讬其名,故功成而身不伤。天地名字並立,故过其方,不思相当。天不足于西北,其下高以强;地不足于东南,其上低以弱。不足于上者有馀于下,不足于下者有馀于上。 
  大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大一,是以成地。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阴阳。阴阳复相辅也,是以成四时。四时复相辅也,是以成凔热。凔热复相辅也,是以成湿燥。湿燥复相辅也,成岁而止。故,岁者湿燥之所生也。湿燥者凔热之所生也。凔热者四时之所生也。四时者阴阳之所生也。阴阳者神明之所生也。神明者天地之所生也。天地者大一之所生也。是故,大一藏于水,行于时,周而或始,以己为万物母;一缺一盈,以己为万物经。此天之所不能杀,地之所不能釐,阴阳之所不能成。君子知此之谓道。 
  天道贵弱,削成者以益生者;伐于强,责于坚,以辅柔弱。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大。乐与饵,过客止。故道之出言,淡呵其无味也。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而不可既也。 
  大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安有不信。猷乎其贵言也,成事遂功,而百姓曰我自然也。故大道废,安有仁义;六亲不和,安有孝慈;邦家昏乱,安有正臣。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故曰兵者,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弗美也。美之,是乐杀人。夫乐杀,不可以得志於天下。故吉事上左,丧事上右。是以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居之也。故杀人众,则以哀悲莅之;战胜则以丧礼居之。 
  为之者败之,执之者失之。圣人无为,故无败也;无执,故无失也。慎终若始,则无败事矣。人之败也,恒于其且成也败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之所过。是以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