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月亮是“人造的“吗?

 红豆居士 2015-01-13
月亮是“人造的“吗?
科幻看历史2015-01-12 16:24 

月球俗称月亮,又名太阴,距地球38.4万千米,1969年7月21日美国宇宙飞船“阿波罗11号”登月成功。尽管现在距离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已经40多年了,但是,由于月亮始终只将一面对着地球,它的神秘面纱依旧没有摘下。

首先,月亮为何在古籍中少有记载?据巡海君所知我国有关月亮的记载,最早出现于帝俊的神话中,《山海经·大荒西经》说:“帝俊之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除此以外,任何古籍再无记载。至少在“天地分离”、“大洪水”之前,中国史书没有关于月亮的记载,地球上很多民族流传的神话里同样没有月亮的记载,那么是月亮一直不存在吗?非也!因为那个时候,月亮离地球很近,并且固定在在昆仑山一带的上空挂着不动(即月亮公转速度与地球自转速度同步),人们称之为“天”。后来由于某种原因,月亮公转速度加快,离心力加大,从而逐渐离开了地球,最终到达现在的位置上,人们才给它起了一个新名字——月亮(时至今日,月球每年仍远离地球约3.8厘米)。所以,宋朝苏轼才会在《水调歌头》中感叹“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其次,月亮是如何成为地球小伙伴的?目前,学术界对月球的起源共有四种学说。“分裂说”认为月球是从地球分裂出去的一块;“俘获说”认为月球本是一个独立的行星,在靠近地球时被地球引力俘获;“同源说”认为地球和月球由同一团物质云同时聚集形成;“撞击说”认为在地球尚处于熔融状态时,一个大的星子与地球撞击,抛射出来的物质被送入地球轨道,逐渐聚集形成月球。但科学界普遍认为,这些假说都存在缺陷。其实还有第五种假说,巡海君比较赞同,那就是“人造说”!

诸位看官,切莫扔砖,小巡我是有证据的,证据一:唐朝段成式在《酉阳杂俎·天呎》写到,大和中,郑仁本表弟,不记姓名,偿与一王秀才游嵩山,扪萝越涧,境极幽后,遂迷归路。将暮,不知所之。徙倚间,忽觉丛中鼾睡声,披榛窥之,见一人布衣,甚洁白,枕一幞物,方眠熟。即呼之,曰:“某偶入此径,迷路,君知向官道否?”其人举首略视,不应,复寝。又再三呼之,乃起坐,顾曰:“来此。”二人因就之,且问其所自。其人笑曰:“君知月乃七宝合成乎?月势如丸,其彰,日烁其凸处也。常有八万二千户修之,予即一数。”因开幞,有斤凿数事,玉屑饭两裹,授与二人曰:“分食此。虽不足长生,可一生无疾耳。”乃起二人,指一支径:“但由此,自合官道矣。”言已不见。通俗点讲,就是俩个唐朝人在问路时,碰见了一个月球修理工。我们都知道,人类最初用现代天文仪器观测月球是17世纪初的事,但是那神秘的月球修理工不仅知道月球表面是凹凸不平的。并且,还肯定地指出:月亮的明亮处,是太阳照在其凸显部分的结果。假使这位月球修理工手里没点高科技,能知道这个?

证据二:月球的运行轨道是可以被人为操纵。姑且不说,在遥远的古代,月亮围绕地球旋转的轨道比现在低得多。即使是现在,月亮的轨道还在每年不断地升高,完全不顾自己作为地球卫星要受向心力约束这一物理规律,并且《金史·天文志》中记载的一条十分惊人的资料:“太宗天会十一年十五月乙丑,月忽失行而南,顷之复故。”通俗点讲,金太宗天会十一年(公元1133年)五月(公历6月)乙丑日(15日),月亮忽然偏离了运行轨道,向南而去,不一会,又回到原来的轨道上。你说这是咋回事?

证据三:月球是中空的球体。战国时期的大诗人屈原在《楚辞·天问》曾对此发出感慨“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英国皇家天文学会的月球研究权威人士威尔金斯博士,在其所著《我们的月亮》一书中,也直截了当地提出:月球是个中空的球体。美国宇航局通过在月球安装在月球表面安放了“无源地震仪一月震侦察测量器”测量月球震动的手段,确认了月球确实中空这一事实。而“自然形成的卫星,不应该存在内部空洞”,也是科学家们普遍一致的看法,所以说,月球是“人”造的。

综上,月亮是超级宇宙飞船这一说法在巡海君这里呼之欲出,在远古的一天,高级智慧生命驾驶着月亮拜访了地球,并做了长时间的友好访问,后来由于某种原因,最终月亮成为了地球的卫星,默默地用背面为地球遮风挡雨直到今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