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两市出现震荡,虽然银行股尾盘曾经有过快速反弹,但整个权重板块出现了明显的回落,有人认为这是因为上周五尾盘的剧烈波动所致,但我认为这更应该是我们近期所强调的“权重股行情进入第一阶段尾声”的表现,尤其是上周末证监会如约公布了二月初将推出上证50ETF期权的消息,基本宣告了由流动性改善带来的权重股行情行将结束。原因很简单,单就市场来说,当某种单边市走到一定阶段之后,对冲交易工具的出现,也就意味着改变惯性的外力出现了。而就当前宏观经济来说,数据的连创新低,虽然给货币政策的调整带来空间,但同时也制约着权重行业估值的进一步提升,因此在前期文章中我曾经强调过,权重股的单边行情将基本告一段落。 就今天的走势来看,在权重股回落的同时,创业板指数出现大幅反弹。不过盘面上有两件事值得投资者注意:第一,本周将有22只新股发行,在之前这往往会引发市场、尤其是中小盘股的剧烈震荡,而至少在今天,创业板似乎并没有重演以前的那一幕,主角换成了权重股。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我认为和近期这两大板块一涨一跌有着莫大的关系;第二,虽然说创业板指数今天出现大幅上涨,但单就这个板块来说,也同样是涨少跌多,换句话说,在创业板当中也出现了“大强小弱”的格局,我们注意到近期走强的多为计算机和软件个股。所以从这一点来看,伴随着权重股的“搅局”,市场的格局不可能简单地回到过去的那种“小强大弱”,结合个股估值水平,挖掘个股基本面的价值,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市场最重要的工作。 与此同时,我注意到网络上出现了一种观点,认为上证50ETF期权的推出将进一步弱化市场当中中小盘股的地位,甚至以90年代以后香港市场大量出现的仙股来作为印证。对此我个人认为,这种类比很难说得上它有什么根据,单就宏观层面来说,国内的中小企业承担了近8成的劳动力就业,你难道能说,有着如此规模和贡献的企业群体应该被资本市场边缘化?再有,我一直认为对于正处在转折期的中国经济来说,你可以告诉我100个不同形式的复苏模式,但不管怎样,我绝对不相信那些继续依靠国家公权力而实现垄断收益的行业和企业能带领中国进入新的增长周期,这些都是我国香港股市在90年代的时候不可能有的事情。所以说句不客气的话,如果仅仅因为某个阶段、某一类个股的下跌,就认为整个市场的中小盘股要边缘化了,或者因为ETF期权要出来了,就认为权重股将成为A股市场的全部,那可能真的是被过去这两个月权重股的行情冲昏了头! (责任编辑:DF06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