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晒单”,不能只有成绩没有问题

 红瓦屋图书馆 2015-01-14
 

    2014年12月下旬,中国政府网在首页挂出专题,总结2014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落实情况,还邀请网友对各省各部门信息公开的实绩进行点评。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的报告指出,部分政府及部门的信息公开停留在“表扬与自我表扬”之上。

    该报告对各部门、各省的“成绩单”加以评价:甘肃、安徽、北京、浙江的公开均属于质量相对上乘者,部门中的佼佼者则是教育部、卫计委、交通运输部、农业部、证监会等。监察部网站去年引人关注,其信息公开报告称:“发布中管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信息70余条,厅局级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信息300余条。”寥寥数语,低调带过。

    这些“成绩单”可以说风格各异,从内容到排版均有巨大差别。黑龙江省的报告点开便是一份信息公开情况的标准公文;陕西省的报告是一个小专题,并配有地图导向下一级政府的信息公开专栏,工作总结则是以“一张图读懂”的形式制作。浙江省的报告同样相当于一个小型网站,如不是政府工作的行家,以普通网友的视角,要看懂它的确有难度。各部门之间的差别则没这么大,基本全以公文格式提交。

    但社科院这份报告也指出,张扬成绩的部门和政府仍在大多数。在“表扬与自我表扬”的总结材料中,有单位给自己的工作打了90多分。而且,仍有不少单位将信息公开理解为宣传,以媒体、微博发布次数作为成绩。由此可见,信息公开工作的细化仍然任重道远。

    ()

    须从藏着掖着走向坦诚以待

    了解执政党的工作总结和打算,是公众基本的政治权利。以往政府的总结和打算多在代表和委员们中间公开,公开范围较窄。把信息向人民群众公开,尤其是向网民公开,不仅体现党和政府的责任意识,更体现了各地各部门直面工作的勇气。

    政府“成绩单”全体上网,这种首创精神值得点赞,反映了政府在信息化建设中跨出的一大步,也反映出政府执政理念的新变化。晒“成绩单”是必须的,只有这样人民群众才能了解政府为老百姓到底做了多少事,到底做得怎么样。但晒“成绩单”不能只有成绩,没有问题。信息公开不是自我宣传,不能把成绩说得天花乱坠,把问题藏着掖着、只字不提。

    成绩和问题不是势不两立的对立体,找准问题是为了更好地推动工作,促使取得更好的成绩。某些部门或单位应该树立问题意识,从问题中抓好整改,从问题中做好谋划,不要再畏首畏尾、遮掩搪塞。总结成绩不能笼统概括,而应该项目化、细致化,让老百姓看得清、看得懂;反映问题要具体化、主动化,最好能列出问题清单,让老百姓清楚明白。

    网络相对虚幻,政府要通过网络提高人民参与政治的热情,必须打造一个真诚、互信、平等、和谐的政务交流平台,赢得网民对政府工作的信任。因此,要深入推进政府信息化建设,必须有一种坦诚相待、敢于揭短亮丑的鲜明态度,不仅要肯定成绩,更要勇敢地批评与自我批评,这样才能推动工作的开展。

    荆楚网 休闲魔兽

    成绩如何,不妨让群众打分

    政务信息公开“成绩单”是体现政府部门工作的必要环节,但是旨在张扬成绩的部门和政府仍在大多数,包括一些单位居然给自己的工作打高分,自说自话给人一种怪异之感。年终给自己打个分也并非不可,可是这样的分数究竟有多少说服力呢?自我梳理这一年做了哪些事,公布得详细而生动,说明过去一年在信息公开方面确实有可圈可点之处,公布得简单而呆板的,则说明一年下来无多少亮点工作可寻。

    应该说,政务信息公开“成绩单”在展示成绩的同时,要能够进一步促进政务信息公布工作的完善,为改革指明方向。公开才能发现问题,有问题才好改进。否则,一味自我陶醉,哪有进步动力。就此而言,政府信息公开“成绩单”公开做了什么就行,至于成绩不应该自己说了算。毕竟旁观者清,应由上级和群众来打分,才合理。

    在中国当前的政府信息公开实施经验还不够丰富的情况下,上级细化公开工作标准是左右“成绩单”效果的重要砝码,“上级要求得越具体,各级政府机关做得也就越规范”,规定得过于原则的,各部门做得就会五花八门。所以,一者,政务信息公开仍有必要由上级部门选择重点领域,细化公开标准与要求。二者,政府信息既然是向社会公开,成绩怎么样,群众最有发言权。比如某些地方的成绩单,通篇没有总结报告或文字解说,网友表示“基本看不懂”。发生这类情况,即使部分政府部门自我感觉良好,如果群众不买账,“成绩单”分数再高也没啥价值。 

    梅剑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