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季怎样提高仔猪成活率

 侗乡人1961 2015-01-14
冬季怎样提高仔猪成活率
               
               
                  日期:2015-01-13 13:30  作者:周 侬  来源:湘西团结报 
点击:41

               
               

                 




  初生仔猪个体小、体弱,调节体温的机能不健全,对寒冷的抵抗力差,在冬天产仔常出现冻死、压死、踩伤的危险。精心护理好仔猪,是减少仔猪死亡率、提高养猪生产经济效益的技术保证。那么,在冬季采取哪些措施能提高仔猪的成活率?


  一.具有一定饲养规模的养殖场,应有计划地按批相对集中进行分娩产仔。采取按批相对集中分娩产仔,不但便于仔猪寄养,还可以在仔猪分群后让几头母猪带养。这对提高仔猪成活率,确保仔猪全壮全活大有好处。


  二.有些初产母猪分娩时,性情暴躁,还会咬死刚产下的仔猪。可把刚产下的仔猪放入仔猪栏内,待母猪产下7至8头仔猪以后,再一起放到母猪腹边。


  三.接产仔猪断脐不能过早,以免出血多。断脐应在仔猪出生10分钟后进行。


  四.给出生后1周龄内的仔猪,每天滴服1次土霉素溶液(1克土霉素粉溶于100毫升冷开水中,每头每天滴服3毫升),对预防下痢很有好处。如发现仔猪下痢应早治疗,投药途径以口服为好。选用能在肠道中保持较高浓度而很少被吸收的药物,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


  五.初生仔猪皮肤柔嫩,在晴天阳光下晒得太久会晒伤皮肤,应注意驱赶。


  六.有的日龄较小的仔猪,被母猪蹂压或其他原因所致,体表出现大水泡,不要立即穿刺放水。因为放水后的患处会继续出现水泡,多次放水会使组织液的营养物质丧失,影响仔猪的生长,就任其自然,待其慢慢被组织吸收,或者等日龄较大时放水,并试用钙制剂静注,以减少渗出液。


  七.初生仔猪的圈舍内,垫草不宜过多。因为初生仔猪弱小,行走不稳,过多的垫草会缠住仔猪,容易被母猪压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