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骨痨丸(赵永昌)

 学中医书馆 2015-01-14
新骨痨丸(赵永昌)
  [组成]  当归15克熟地15克牛膝9克威灵仙9克
木瓜9克杜仲9克茯苓9克川芎9克乳没各9克川断

12克补骨脂15克骨碎补15克茜草根15克  羌活15克
黑木耳250克
    [功效]  滋肾温阳强筋骨,补气养血通经络。
    (主治]  骨结核。
    [用法]  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丸重6克。每服一丸,
日服两次,亦可煎汤,常以三日为一疗程。
    [方解]  方中熟地、牛膝、川断、补骨脂、骨碎补、杜仲为
补肾益精之品,又能坚骨强筋;归芎行血以补血;茯苓健脾以祛
湿;羌活、木瓜、灵仙祛风湿而通上下经络;乳香、没药祛瘀止
痛又能生新;更有茜草根一味,据临床和现代药理研究有抗结核
之功,故为必用之品;而黑木耳又有益气活血之力,丸方每每用
之。全方共具滋肾温阳强筋骨,补气养血通经络之功,故骨结核
用之常能收效。
    本证之前期,当发热盗汗等全身中毒症状明显时,亦可短期
合用抗结核药物,则收效更捷。
    当结核外溃及瘘管形成时,应进行病灶消除术,剔除死骨,并
用红粉纱条换药,可去腐生肌,有治漏管及促进愈合之功,而现
代药理抑菌试验亦证明红粉纱条对结核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
菌及化脓性球菌均有抑制作用,故临床用之常获良效。
  附:红粉纱条制法:红粉3克,朱砂12克,共为极细末,与
生肌玉红膏(《医宗金鉴》)60克调和均匀,制成纱条,消毒后备
用。
    [按语]  本病中医谓之骨痨,因其易流窜他处,溃后脓液稀
薄如痰,古人又多称之为凉痰,多以气血虚寒痰阻清阳凝结而成,
但因其病在骨,而肾主骨,肾虚则骨骼失养、易痰易凝,故实属
流痰为标,而肾虚为本之证,其病多发于儿童,青年,或因年稚
先天不足,肾气未充,或因劳倦伤损,皆可导致三阴亏损,气血
失和而骨节空虚,遂致寒痰流注,酿为骨痨,故其治疗当以补肾

固本为主,而以化痰消肿为辅。本方所设正是以此立意。
    [典型案例]  马某,女,24岁。
    1978年4月来诊,自述胸壁处有一肿块月余,患处疼痛,并
兼身有低热,夜间盗汗,腰痛乏力,心悸气短,纳食欠佳。视其
肿物在肋弓第九肋骨处,大小约3×3cm,按之质软,皮色不变,验
其血沉40mm/1小时,结核菌素试验(++),舌质淡,脉沉细。病
属骨痨,为肾虚骨弱,痰核流注之证。予上方加减:夏枯草30克
  茜草根30克桑寄生15克’川断9克菟丝子15克补骨
脂9克当归12克鱼腥草30克狗脊15克黄芪25克党
参15克  白术9克山药9克百部9克羌活9克丹参30
克益母草3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二月之后改为隔日一付,
三月之后症状俱减,而肿物渐消,血沉转为19mm/1小时。后改
汤为丸,又服三月,脓肿全部消失,全身无何不适,随访一年来
未有复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