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 消风宁络饮(曹向平) (组成] 炒防风10克炙黄芪·15克炒赤芍10克大生 地1 5克炒丹皮10克 牛角腮5克 生槐花15克 炙甘草5 克红枣lO枚 (功效] 消风凉血,散瘀宁络,佐调卫气。 。 (主治] 肌衄<过敏性紫癜)。 (用法] 一般服用15剂即可。如反复发作者则须连进本方 30荆。服药期间忌海鲜,辛辣食物。若发肾小球肾炎者当视具体 证侯按肾炎辨治。 .._ [方解] 肌衄,在中医学中属血证发斑范畴。缪仲淳论血证 要诀指出·:“宜行血不宜止血’’,实寓血活瘀化之深意。本方之目 的为消风凉血、散瘀宁络并举,辅以调整卫气,使其风祛瘀散络 宁,血循常道而自止。方中防风为祛风主要药,可祛头面及周身 之风邪,生槐花功能凉血,祛血中之风热,两药相伍共奏消风宁 络之功;赤芍为清热凉血、活血散瘀之佳品,生地滋阴清热,凉 血止血,丹皮功专散瘀,牛角腮为黄牛或水牛角中的骨质角髓,味 苦性温,为止血祛瘀之品,疗血证之要药,上药合伍,共奏凉血 散瘀之功;黄芪、炙草、红枣和营血,配防风更益卫气。 (加减]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血溢论》中所论的“血溢’’, “血随经络虚处著溢,自皮孔出’’当系本病。是血液溢于皮肤,粘 膜之下,而出现青紫色瘀点,瘀斑,压之不褪色为特征的病证。使 用本方时,-若伴有明显腹痛者,去赤芍改白芍15克,去丹皮加木 香10克;下肢伴水肿者,加黑大豆15克。 、 (按语] 过敏性紫癜,又称“出血性毛细血管中毒症”,是 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累及毛细血管壁而发生出血症状。本 病多由细菌(p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寄生虫感染,食物或药物过 敏等所致,好发於儿童和青年,尤以儿童居多。在中医学中属血 证发斑范围,称之为“肌衄”。其因有五:一为风热袭络,脉络受 损,血溢肌肤而为紫癜;二为湿热交阻,脉络灼伤,血失常道,溢 於肌肤而为紫癜;三为热盛化火动血,迫血妄行,致血溢脉外而 为紫癜;四为阴虚火动,内扰血分,血不循经,外溢肌肤而为紫 癜;五为脾气虚弱,摄血无权,血不循经,外溢肌肤而为紫癜等 等。本病以单纯型为多见。此外,尚有以关节肿痛为主的“关节 型",有以腹痛、便血为主的“腹型",有以血尿、蛋白尿为主的 “肾型’’等。本病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及血块退缩 时间均正常,这是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鉴别之要点。 消风宁络饮是以单纯型“肌衄’’而拟,立法、拟方、用药皆 有独到之处,.是曹氏数十年临证中治过敏性紫癜之经验方,有较 好之疗效。消风宁络饮,既注重了消风宁络,又重视了凉血散瘀, 更重视和调卫气,以提高患者机体的抗敏能力,实乃体现了“调 节整体,修复局部”的曹氏一贯治学主张。、 [典型案例] 王某,女,11岁,1 985年11月6日初诊。 自7岁时患“过敏性紫癜",经治而愈。于今年8月因活动过 累后,全身又出现出血性紫色斑点,关节疼痛,使血,住某医院 经用激素治疗23天后,紫斑虽消,但腰膝关节疼痛,腹痛及大便 潜血不消,舌苔薄白,脉虚大,面色胱白,血小板汁数,出、凝 血时间及血尿常规均正常,大便潜血反应阳性。处方以消风宁络 饮为基础方,去赤芍改白芍15克,去丹皮加木香6克,另加党参 10克、地榆10克、台乌药6克,每日煎服一剂。服用18剂后,大 便潜血转(一),腹痛及关节痛消失。强的松自每日30mg逐渐减 少并停药一周,患者体力增加,一般情况尚好,脉象缓和,舌苔 薄白。嘱其服归脾丸以善其后,追访至今未复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