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高峰论坛讲话摘要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美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朱 瑀 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身临旅游和农村服务业,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拓展农业创业机会一直以来,深受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在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以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都作了具体部署,提出了规范要求。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的融合发展阶段,农业和农村正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农业功能不断拓展,产业链不断延伸,其内涵不断丰富,彰显出崭新的面貌、巨大的潜力、广阔的前景。农业方面除了食物保障功能、原料供给和就业增收功能不断强化,农业的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日益凸显。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正日益成为农村一、二、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致富抓手。 今天的城市高楼林立,生活节奏紧张,人们生活空间日趋缩小,环境污染也在加速。节假日公园和风景区人满为患,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居民对休闲和旅游的心里需求,迫切需要到郊外农村寻求新的旅游空间,欣赏田园风光、享受乡村情趣,实现回归自然、陶冶情操、休闲健身的愿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农业新技术的应用,农业由一个传统古老产业转化为充满活力的现代阳光产业。随着对农业多功能性的开发,产业链的延伸,使创意农业、设施农业、都市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应运而生并日益成为缺乏工业或不能搞工业的农村地区,尤其是山区、丘陵沟壑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那么,什么是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呢?休闲农业是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设施农业等各类资源,结合农村林牧渔生产、农产品加工、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等,为民众提供观光、休闲,增进民众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生活体验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是农业功能拓展的新领域,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载体。乡村旅游是指利用乡村自然环境、农业生产和农村文化等资源条件,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娱乐、健身的一种新型旅游经营活动。旅游业是横跨一、二、三产业的综合性产业。 休闲产业、乡村旅游是与人的休闲生活,休闲行为、休闲需求密切相关的产业,它的发展能大大促进产业格局的调整,带动城乡产业的融合,加快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休闲农业、旅游农业作为非物质经济、服务经济、体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未来城市发展必不可少的绿色产业;也是实现以城带乡,城乡融合发展,农村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有力支撑。发展休闲农业,可以使农村一、二、三、产业有机结合,促进产业升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更可有效的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休闲农业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发展乡村旅游是城郊地区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切入口,他可以有效带动餐饮、住宿、交通、购物、文化等相关联行业产业的发展,促使单一的农村产业结构进行转变,拓宽农民的收入渠道,同时,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业可以促进地方公共基础设施的改造加速,投资环境、生活环境、人文环境的改善,推进该地区的农业现代化进程和城镇化发展速度。
2、发展休闲农业能促进农业和旅游业进一步有机融合,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拉动地方经济向好发展。休闲农业是农业与旅游业在各自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有机组合,相对于农业或旅游业本身它们都属于边缘产业。就农业而言,发展旅游使农业跳出单一农业生产圈子,开发出生产过程中以及农产品收获前的观赏价值。如就旅游而言,休闲农业是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和阶段所产生的新的一种表现形式,以其融入自然、注重休闲的优势成为整个旅游产业链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对大旅游产业的一种有益补充。跳出农业看农业,跳出农业干农业,以工业化理念,信息化手段,以工业化为动力,以信息化为灵魂来发展现代化农业。
3、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解决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之一。近期很多方面的专家对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极为关注,并进行广泛的调研,指出:目前每增加1个旅游就业人员,可将间接带动相关行业增加5-6人就业。据此,发展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不失为一条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有效途径。它既可转移农村多余劳动力,又使农民门前就业、增加收入,同时也促进农村餐饮、交通、文化等行业的发展。
4、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不仅有利于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更有利于美丽乡村建设和社会文明和谐。发展休闲农业,随着外地游客的到来,可以帮助农民了解外界更多的新知识、新信息,改变不良生活行为规范,注意保持村容、院落的整洁,学会文明用语及接待礼仪,给农民提供向城市居民学习机会、吸收对方优点的绝好佳机、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也为农村社会稳定和谐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要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真正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思路决定出路,出路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要紧密结合地方产业结构调整,花大力气规范发展农业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科技旅游等旅游项目核心内容,突出解决“三农”问题,充分认识和发挥农业的旅游功能的重要性,高度重视乡村农业旅游的必要性,让农村农民在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中获得较好的利益。努力开辟休闲农业发展的新空间、新天地,促进以休闲农业为中枢的乡村第三产业,以此来改善农村农民生活条件,加速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2)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科学实施。由于各地自然环境、农业资源、农业生产、种植习惯、自然禀赋差异,因此在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时要突出本地特色优势,因地制宜,对种植园区要科学规划、最大限度地开发游客喜爱的农产品和观光项目,来吸引更多的游客。在开发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或市场优势同时还要注意结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做到产业开发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不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让树会招手,水会唱歌,山会说话。
(3)不断加强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场所综合配套服务能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地区要加强公共设施建设,解决好交通、通讯、餐饮、卫生、住宿等一系列问题,有条件的地方可与交通、旅游、通讯部门合作,开辟乡村旅游专线,为城市游客出游提供方便。在服务设计建设上,要注意旅游环境和接待设施的卫生标准,特别要注重公共娱乐场所的卫生标准。完善水电等硬件设施配套,搞好景点、景区及居民点道路硬化、绿化、亮化,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让农民在开发休闲农业中获得收益,收获喜悦,娱教于乐之中。
作者系:全国农业产业化及现代农业信息化融合发展研究学科带头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