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来安报数字报刊平台

 滁州162 2015-01-15
周元桂

  我县原半塔区乃革命老区,包括6个乡,地域广袤,民风淳朴,但文化教育基础较差,故而解放后,半塔人求知重教的心态如饥似渴,山区文化振兴,乃老区民众的梦寐宏愿。上世纪50年代后期,半塔的中小学教育迅速配套走向正轨。半塔中学乃1957年建立的来安第二所中学,“文革”前它和来安中学同为实行“五十条”的地管级中学。1969年塔中升格为完中(我县四初中首升者),半塔人随即做起了子女能上大学的彩色梦。由于其时的教育教学若冻僵之足,难能昂首迈正步,彩梦一度颓然减色。所幸后来国家出台了推荐上大学,速成培养人才之应急政策。半塔人的梦,复回彩萌青。其时半塔区的“推荐”形势,令老区人欢欣鼓舞,佳音频传。其中最为轰动的是,半塔中学首届高中毕业生李清怡(化名)被推荐上清华大学。由于李清怡读高中的两年,正值塔中革委会的“左”主任重劳贱教而大显身手之际。主劳动是学生开山抬石自拉围墙,占去了大部分教学时间,致使求知如渴的学子们,都成为知识营养不良者。加上李清怡家庭贫困不能正常上课,雪上加霜致使她学习成绩较差,尤其是理科成绩更差。而她被荐读的学校偏又是理工科的清华大学,这一反差使消息长出了翅膀,彩言晦语交织而纷纷然。应该说,由于动乱岁月使教育大滑坡,青少年的知识文化大亏损,后期能出台“推荐上学”之举措,实乃明智正义之举,是找回教育真谛之正能量,值得肯定。不妨回眸李清怡被推荐上清华之情节,以见证这一为教育复兴做出铺垫式历史贡献的权宜之策。

  1976年春,我出差去邵集。完事后公社书记徐道传留我午餐。借机,我向徐书记了解当年李清怡被推荐上清华的具体过程。徐书记眉飞色舞地讲述起他这一得意之为。原来,那个上清华名额是偶然侥幸之得:一次徐书记去县里开会,偶然听说有一个上清华的推荐名额,正使相关负责人大伤脑筋——来城“高人”多,力争者众,难以落实到具体人。一位县领导闻之愤愤然说:“把那个上清华名额放到山区去,让他们都干瞪眼!”道传书记得息窃喜,立即去请求说:“我们邵集是来安的西北利亚,那个名额给我们吧!”果然如愿以偿。回邵集后,名额落实同样成为难题。因为老区人政治面貌之底色绝大多数是红色,根红苗正的知青比比然,无法突出政治条件。道传书记急中生智——事先摸底后,采取量体裁衣式制订被推荐者的“合格条件”:高中毕业、女生、个人表现好、三代都是贫农成分、父母或伯、叔中起码有一人是党员且为大队支委以上的干部。对照条件,合格上清华的非李清怡莫属(其叔父时为大队党支部组织委员)。公布推荐结果后,因李清怡“中标”过程颇具传奇色彩,而为人们津津乐道。后来我听李清怡叔父讲,清华大学很负责,新生入学后先补上中学的相关课程,然后才“书归正传”。故而,这类清华学子,毕业后也都乃学专知厚者。

  1978年春恢复高考,半塔中学毕业的回乡知青,首考便高中两名,分别考上合工大和安大。使半塔中学的在校生深受鼓舞,半塔人望子成龙之彩色梦,进而转为金色梦。激励得初三以上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当时半塔镇的供电极不正常,教师晚自习辅导,经常突然停电。为确保足够的学习时间,高中毕业班学生都自备蜡烛,以继不时之需;晚自习值班老师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以防有同学秉烛学习的时间过长。彼时,教学条件很简陋,却有较好的教学质量,连续四年高考升学率既高又过硬。尤其是1981年高考的登丰创绩,考上重点大学的人数,为滁县地区同类学校之冠。其中来自邵集乡的徐海云同学(应届生),以优异的成绩考上清华大学(当年来安县唯一考上清华者),使半塔人的金色梦初闪金光。塔中高考出色以致感动了县领导,分管教育的何俊英副县长,为践其在半塔中学许下的诺言,在陈金宝县长的欣然支持下(准其假并拨款),她亲自带领塔中当年高考的课任老师游黄山。其时尚没有后来的鼓励以奖金的做法。老师们全凭着心中对姹紫嫣红之“教育春天”的激动,奋奋然有使不完的劲。1982年12月,滁州地委吴炎武书记,曾亲临半塔中学听取“如何抓高考升学率”的工作汇报。因当天校长公事外出,由我(教导主任)向武书记作了全面汇报。谈到成功经验,我除强调了教师“红烛滴泪”的奉献精神之外,重点汇报了山区学生的求知欲强,朴实、能吃苦之优势。并带领吴书记、王德颂县长等领导到学生宿舍和食堂察看。当他们看到学生宿舍有补丁衣被,以及只吃自蒸的山芋、山芋干和煎饼时,异口同声地感赞道:“山区学生果真简朴能吃苦,难能可贵呀!”一旁的一位炊事员应声风趣地说:“去年考上清华大学的徐海云同学就凭吃这些东西考出好成绩的!”一阵笑声之后,吴书记问:“可给他一点补助吗?”我怅惋又无奈地说:“那时还不作兴经济补助。徐海云去县里参加高考交不起伙食住宿费,在我阐明得失的执意请求下,校长才小心翼翼的答应徐海云免交此项费用”。

  李清怡与徐海云同为邵集乡(相邻村)的塔中校友,两人通过不同途径先后成为清华大学学子。二者入学虽相隔6年时间,却分属两个不同政候的历史时期。他们的升学途径,各显时期的政策特色,各为其时的圆梦者,春兰、冬梅各为一时之秀也!徐海云于清华本科毕业后,进而读了本校的硕研。三年后,成为硕士生中的翘楚,被分配到国家建设部搞科研工作,如今在住建部已经如梁似柱。李清怡于清华激光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中科院合肥激光研究所搞研究工作,同样业绩斐然,曾作为探研骨干获得过中科院“特别奖”之团队一等奖,有道是,一校殊途花两绽,回眸丈量酸甜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