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家的感觉真好

 江山携手 2015-01-15

回家的感觉真好—— 话题回家写作指导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之间,2009年的春节即将来到。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到这个时候,在外的游子停下漂泊的脚步,踏上回家的旅程;忙碌的人们放下手中的工作,返回日夜思念的家园,即便风雨兼程,即便路途迢迢,然而,一切都阻止不了回家的决心。

    请你以回家为话题,自拟题目,自行立意,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温馨提示】


   
有句歌词唱道:回家的感觉真好!回家是一个动作,也是一种情怀;是一份温暖,也是一份感伤。回家这个话题涉及的范围极广,可写的内容很多,怎样快速打开思路呢?同学们不妨从人、物、时、地等角度铺开。人——谁回家,是爸爸、妈妈、海外游子,还是历史人物、名著人物?物——“往往跟许多物象相连,是久违的乡音、村边的大树,还是一盏温暖的灯、一座小木桥?时——是双休日返家、寒暑假归家,还是背井离乡几十载后叶落归根?地——是乡下的老家,还是城里的新家?是那个高达30层的建筑物,还是心底精神的家园?你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阅历和写作功底,自行选择。


   
思路一:回家——用顺叙写法叙写山村中学生A回家的故事,表现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主题。周末了,A紧了紧鞋带上路了。县中学离家不远,但都是山路。A一边赶路,一边想着这一周老师讲的课程。回到家,父母下地了,A同瘫痪在床的奶奶聊了几句,发现水缸空着,便挑起水桶去村头打水。看天快黑了,便烧火做饭、喂牲口。父母回来后,嘱咐A早点睡,因为明早要抬水浇庄稼,明天要干一整天的活……


   
思路二:回归——从回家的另一层含义死亡切入,编一则故事。先写叔公与B永别了,从心灵深处抒发了您还能回家吗的怀念之情。接着运用倒叙手法,回忆叔公的往事:叔公教B背第一首诗,教B写第一个字和叔公病重三个场面,最后发出对叔公的呼唤:您还能回家吗?


   
思路三:幸福的黄手帕——转换视角,运用插叙,通过犯人C在刑满释放的回家路上的所思所想表现爱情的宽容。C坐在回家的公共汽车上,想着在释放前写给妻子的信:如果愿意我回家,请在门前的银杏树上系一条黄手帕。C没写如果不愿意该怎样,因为C心里是存着幻想的。然而想到自己现在是刑满的犯人,C又绝望起来,妻子恐怕不会原谅自己。车离家很近了,C有跳下车往回跑的冲动。突然间,C惊呆了——天哪,家门前的银杏树上有一树的黄手帕?


   
思路四:离家的游子(台湾)渴望回家——联想出新,借助物象树叶脱离了大树的怀抱来描写其企盼回家的心态,可按时间顺序着重回忆三件事:1662年,郑成功打败了盘踞台湾38年的荷兰殖民者,叶子回到了大树的怀抱;1945年,日本侵略者被赶跑……大树无时无刻不在保护着叶子;2008年5月26日至31日,国民党主席吴伯雄访问大陆,到处是热烈的欢迎、热情的掌声、涌动的人流,再次反映出大树盼叶子回家的厚意深情。叙事时可适当描写月明之夜的海风、海浪,字里行间不时渗透叶子对大树的思念之情,从而表达渴望祖国统一的主旨。

 

    【范文展示】


   
回家真好


   
戴亚斌


  
滚就滚,我还不想回这个家呢!莫非我还稀罕这个家不成,怒气冲冲的我,头也不回地跨出家门,任父母的责骂在身后回响……


   
可恨!实在可恨!一次月考的败北就值得你们如此大动干戈,大费唇舌。莫说我这次考试还在前八名,就是最后一名也不用你们来管,来训斥,凭什么!凭什么来训斥我,来责骂我?莫非我一出世便注定要在你们的唾沫下过一辈子吗?这次我再也不回这个家了,不回了。我在心里诅咒着,诅咒着这个可恶的家。


   
秋风骤起,树上的叶子吹落下来,飘飘荡荡,多么自在呀!我心里想,你们也是不甘被束缚在树上而赌气飘落的吧?真是的,家有什么好,对着刚刚飘落而下的树叶我胡思乱想了一通。这时秋风再起,吹得我打了一个冷战,多冷呀,要是在家中……不,什么家,冷就冷,有什么了不起,谁怕谁呀!天地间走来一个小小的我……”我一边哼着,一边拖着身子向前走去。


   
走着走着,我的肚子突然唱起了空城计,真倒霉,为什么中午不吃饱,此时就饿了呢?摸了摸身上——更倒霉,钱忘在家中了,唉!活该,谁让我赌气走出了家门呢!要是在家中,爸爸早已把炒鸡蛋端在了我的面前,而此时,唉!


   
我依旧走着,不是向前,而是向后,向家中走去,到底是家中好啊!这时,一阵强烈的冷风吹过,把我刚才的牢骚吹得无影无踪,代之而生的是对家的企盼。


   
回到家门口,我一眼就看见老妈倚在门前,那神情分明是盼我回来。我心中一阵翻滚,在老妈慈祥而又关怀的目光下走进了家门……


   
此时,我才真正地认识到回家的含义,每个人都可以弃家而走,但是每个人最终还是会回到家中。回家真好,因为家是温暖的港湾……


   
点评:文章以简洁的语言,叙述了因月考的败北遭到父母的责骂而离家出走,后来又回家的经过,心理描写是其显著特点。一是运用了内心独白法,文章以第一人称自我叙述的方式来展开故事情节,我再也不回这个家了,不回了”“我心里想到……”“谁让我赌气走出了家门呢如此等等,充分展现了是否回家的内心世界。二是运用了间接显示法,即通过环境、景物、氛围等透露从离家到回家的特定心境,从而让读者揣摩到隐蔽在内心深处的思想感情。总之,这篇考场作文的心理描写写得真实,有层次;写得细腻,有味道,起到了深刻地展示人物的精神面貌、性格特征的作用。

 

    想回家的我


   
周伟


   
一不小心,那片叶子就脱离了树的怀抱,缓缓地在空中飘动,偶尔的一阵风会令它无可奈何地打旋、翻转。但最终,它也会回到大地,回到那片生它、养它的土地。即便它的脸上写满了沧桑,它也很开心,因为回家了。


   
花伴着风谢了又开。不知不觉中,我已离开家快60年了。每当月明的晚上,我总会静静地坐在海边,出神地望着海的那一边,因为那里有生我、育我的母亲。轻柔的海风抚摸着我的脸,好像是母亲的手;清新的海风味就像是家的味道。伴着海浪冲击的拍子我吹响了木笛,希望悠扬的笛声能捎上我对家的思念,飘到海的那一边,告诉母亲:儿子想回家了。


   
或许唰唰的竹枝摇曳声是母亲在唤我回家;或许澎湃不息的浪是我想回家的冲动;或许深深太平洋的每一滴水都是我想回家的泪;或许纷飞的雨滴是我无限惆怅的乡愁……


   
想着想着,我的泪水又在脸上泛流。模糊的泪光中倒映着母亲对我的爱。1662年,郑成功打败了盘踞我38年的荷兰殖民者,我回到了祖国的怀抱。1945年,日本侵略者被母亲赶跑……母亲无时无刻不在保护着我。200852631日,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从南京到北京、从上海到江苏,到处是热烈的欢迎、热情的掌声、涌动的人流,这些再次反映出母亲对我的厚意深情。我永远不会忘记母亲的名字——中国;相信母亲也不会忘记我的名字——台湾。亲爱的母亲,您也在海的那一边想我吗?


   
母亲,我快回来了,想回家的儿子快回来了。我会挣开枷锁回来,不管路上有多少磨难,总之,我要回家。阳光照到的每一寸土地,都充满了我想回家的念头。我不想独自一人无依无靠,我想回家。


   
睡梦中,我偎依着母亲……我坚信这绝不是梦,而是明天的现实,我仿佛已经看到您和蔼可亲的脸和灿烂的笑容了!这是想回家的我——台湾的心声。

 

    点评:这篇作文选材角度独特,立意新颖。作者运用借托手法,深情地抒写了一个离家的游子(台湾)渴望回到母亲(中国)怀抱的企盼之情。运用借托,主要体现在:一是借事托情,第三段按时间顺序概叙了三件事,作者不求事件的完整和精细,而讲究叙事含情,抒写了母亲对我的爱;二是借景托情,第二段写月明之夜的海风、海浪,其字里行间渗透了我对家的思念之情。三是借物托情,第一段描写叶子脱离了的怀抱,这物——“叶子选得恰当别致,有效地表达了寓意。这样借托抒情,此自然地流露,真挚地抒写,细腻具体,凸现主题。另外,拟人化的写法融入饱含深情的文字之中,使文章的主旨升华到一种理性的高度,即想回家代表了渴望祖国统一。文章文笔优美,娓娓道来,亲切自然,感人至深,丰满而有底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