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活谣言何其多

 环坳冲 2015-01-15

113,北京的一些媒体联合发布了“2014年十大生活谣言”,“白皮鸡蛋更有营养”“木耳、猪血等是清肺食物”“自来水中的氯可致癌”等“榜上有名”。(114《北京晚报》)

既然能搞“评选”,还能评出“十大生活谣言”,就说明此类谣言如今非常多。若算上老头儿、老太太们在参加了商家恶意举办的“讲座”后信以为真的“健康理论”等,估计这样的谣言数量就更多得惊人。

为什么如今谣言这么多?这当然和网络兴起有关,因为有了网络,人们的视野开阔了,每天面对海量的信息,难辨真假,而传播手段的高科技化,又使得人们不自觉地成为了谣言的传播载体。比如,这两天一则《南京裸女跳河获救被围观,救人者被无视》的新闻,在网上疯传,许多网民谴责围观者“无聊”“失去良知”。可经查证,这是条假新闻,始作俑者将111日南京发生的跳河女孩获救的新闻,与112日湖北发生的小伙子救人受冷落的新闻,进行了“嫁接”,并形成“热点”。

当然,生活类谣言多,还在于人们如今更加追求健康生活,对生活类常识更加关注。这本是好事,可在追求健康生活的同时,我们的社会又整体缺乏科学素养,这一矛盾,被一些人恶意利用,并将其当作加工或生产“伪常识”的土壤。生活谣言不是常识,没有科学依据,只要细加辨别,应该不会上当,至少不会相信。遗憾的是,我们中的许多人没有起码的科学素养,没有基本的鉴别能力。不说别人,我自己过去也是曾相信过“白皮鸡蛋更有营养”的,只是后来碰到胶东最大养鸡场的老板,他向我普及了常识,我才知道,有些白皮鸡蛋,不但不是“更有营养”,其实是“次等品”。

不过,把生活谣言的泛滥,完全归咎于网民科学素养低,实在是有失公允。要知道,很多谣言之所以能广泛传播,就是借助了媒体的力量。现在的媒体,只要有广告,只要商家给出钱,便要使出吃奶的力气帮其宣传,不管其是否违背科学常识。昨天,我在本地一报纸上,又看到了“张玑晴神”的宣传。我早就指出过,这是种假药,记者也知道,可因为商家给钱,报纸便为其宣传,过段时间还要变个花样,使宣传不断有新意。最近“张玑晴神”的宣传稿,已经由过去单纯的文字,“进化”为“图文并茂”了。有这样的宣传,有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再上当还稀奇么?

生活谣言泛滥,“十大生活谣言”的网络点击率畸高,有的甚至达到了上千万次。这一现实确实可怕,它表明我们的社会,阻击谣言的能力多么低下,有些关口已经失守,甚至主阵地都变成了“谣言加工厂”。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要只指责网民素质低,只提醒网民注意识别。我相信,主流媒体都负起责任来,谣言滋生是没有丰厚土壤的,即使偶有滋生,也很快会自生自灭,破坏性不会太大。

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