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伍里川:交通运输改革“意见”少了点啥

 广平人 2015-01-16

  呼唤已久的交通运输改革,端倪初现。对于破解目前交通领域中的一些顽疾,相关改革有所指向。

  日前出台的交通部《关于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的意见》表明,在综合交通运输体制、交通运输现代市场体系、收费公路体制、现代运输服务等领域的改革将取得突破。

  公路收费屡惹争议,一些地方不顾反对执意延长高速公路收费年限,引起舆论反弹,这种情况下,收费公路“向何处去”,是最引人关注的问题之一。

  意见提出的是,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和社会多元化的出行需求,按照使用者付费、债务风险可控等原则,完善收费公路发展机制。意见明确,要制定收费公路改革方案,加快推进《收费公路管理条例》修订。改革收费公路管理模式,对政府投资的收费公路实行收支两条线,通行费收支纳入政府预算管理;对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及社会资本全额投资建设的经营性高速公路,实行特许经营。改革收费公路通行费率形成机制,实现通行费率与营运服务水平等挂钩。完善收费公路信息公开制度。

  这些内容颇具积极性。尤其是“实行收支两条线”“完善收费公路信息公开”有针对性。近来,交通运输部与地方接连抛出的高速公路“亏损论”遭到强烈质疑,一大原因就是账目不明、公开不够,“收费管理混乱”为“万夫所指”。在相关环节先“改”起来,做到账本更透明、管理更科学,是题中应有之义,值得肯定。

  不过,这些多为管理问题,而且是相对容易解决的“技术性”管理问题。

  而交通运输改革,并不单单是交通运输管理体制的改革。公众最为期待的,是核心政策上的锐意改革,特别是,直面“收费”乱象与“免费”预期,在“何时停止收费”等问题上表明态度,拿出公平而有效率的方案。这是相关改革的应有方向。

  作为一项牵涉多方利益的改革,“意见”可以笼统,但方向不能不明。就目前所透露的信息看,缺乏明确的积极信号。反倒是不少网友从字里行间解读出“改来改去,除了收费,都能改”的“内涵”。在态度有所暧昧的情况下,“使用者付费、债务风险可控”这些措辞难免让人“多想”。

  专家分析,“收支两条线或降高速公路通行费”,但“降低”和“取消收费”相差甚远。如果一些到期本该取消收费的公路继续收费,却不受遏制,那么降低通行费标准还有多大实质意义?

  别忘了,2014年12月,交通运输部表示,“未来我国收费公路规模将控制在公路网总规模的3%”。这一承诺多次面向公众,“未来”应有期限。如果眼前没有靠谱的规划或政策的改变,如何让人相信承诺是可以不折不扣兑现的?

  交通运输改革,需要啃硬骨头。施行改革时,如果“政策面”存在不明朗之处,甚至还有可能在核心问题上背离公平、民意而行,那硬骨头还能啃得好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