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药雨(1904~1979)屬龙,生于天津桃源沽,或许你还不熟知这个名字,但他就是被国人熟知的小儿金丹片、牛黄解毒片、银翘解毒片、桑菊感冒片、霍香正气水等诸多家庭常备中成效方的研制发明人。 王药雨的父亲是个中医。他自幼随父学医,后到天津学银匠。但是他受家庭的熏陶根深蒂固,矢志于济世活人的医学,有“不做良相便为良医”的远大抱负。他一边工作,一边自学中医,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久,他即在医学上崭露头角。转入天津南开大学任职后,依然半工半读选学中医药,后又跟随来华的美国植物考察团在中国境内考察中草药物的分布情况,偏得了神农尝百草般的重要学习经历。1928年他师从中医学泰斗张锡纯,其间,还结识了北京名医孔伯华、施今墨等国手。 名师出高徒,高徒缘名师。在张、孔、施等名师的指导下,再加上他个人的拼搏奋斗和聪明过人的智慧,王药雨奠定了高深扎实的医学造诣。1930年,他应恩师孔伯华之邀,到北京“北国医学院”任教。1932年又转入施今墨任院长的“华北国医学院”任教,同时还主编了《明日医药》杂志。这本杂志是专门宣传提倡中西医相结合和中药西制的喉舌,一时名噪神州,影响遍及海内外。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ZF迁都重庆。为支持抗战他来到陪都罗家坝筹办药厂,专门研究中西医结合的中成药。针对当时国人所苦,成功研制出名药《健胃灵》,啇标注册图形为“射箭”。此药效果灵验,深受民间和军队好评,延安闻讯也来购买。没有想到药厂成了日本飞机攻击的目标,很快被炸弹荡平。的王药雨遂转到昆明去行医。 云南是中草药最大的产地和集散地,为他中药西制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场地,那些驰名中外的成品药就是在这里产生的。1954年,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提议,施今墨主持组建中国中医研究院。声名远播的王药雨立即被召回北京,从亊中西医研究工作。那些为国人悉知的灵丹妙药,很多就是这个时候源源推出的。 王药雨一生信守:“正正当当做人,不过问政治。”作为医生就要“敬亊爱人,医德为先。” 没有想到这么一个“敬亊爱人,医德为先”的国医巨子,竟在1957年的“反右斗争”中被打成了卫生部的大右派,可他的方剂且还在救助世人。在那个荒唐的时代,你不过问政冶,政治却要过问你。正如你不去整人,人就要整你。这是当时阶级斗争的规律,可谓黄钟尽毁,瓦釜雷鸣。 1957年毛泽东号召知识分子“大鸣大放”给GCD提意见,王药雨这个不过问政治的人始终一言不发、一字未写,拖到最后,党委书记找到他谈话,万般无奈之下他写出一篇自以为万无一失的大字报。内容先是歌颂党的中西医结合的政策,然后建议主管业务的领导应选用多少懂点医学或学历高的人来学习中医。自觉谨言慎行的王药雨做梦也未想到由此祸从天降:大字报内容被认为恶攻击GCD“外行不能领导内行”的“反社会主义毒草”。年底被打成“中右”,降三级,发配青海省人民医院当医生。所在的“农工民主党”竟然为此开除了父亲的党籍,而王药雨1979年初临终前,又接到了“农工民主党”恢复党籍的书面通知,这是怎样一个玩笑! 王药雨是个以行医为己任的安业守道之人,即便去了青海省医院,很快也是门庭若市,求治者常常排队候诊,被当地誉为神医。1960年时值“大饥荒”年代,青海省少数民族牧区肝炎、黄胆病、浮肿病漫延。基于少数民族政策,新上任的西北局书记授意青海省委书记进行调查,任务落实到省人民医院。以院党委书记李子彬亲自挂帅,王药雨为考察团技术顾问,一行几十人奔赴牧区。 历尽艰辛,考察结束回到西宁市,在写考察报告时王药雨与党委书记李子彬产生了分歧:李子彬让王药雨执笔,如实呈报,不回避死亡是饥饿造成。王药雨不从,坚持从纯医学角度就事论事,绝口不提“饥饿所致”四个字。出身工人的李子彬大为不满,理直气壮地大谈GCD人要实事求是,坚持真理,无私无畏,敢说敢为。王药雨万般无奈,诚恳地说出心里话:“李书记,我为什么被打成右派下放青海?我吸取教训了,不想再犯错误。” 通情达理的李子彬书记妥协了,决定同时写两份考察报告,一份由李子彬执笔:开门见山,直来直去,坦言漫延疾病的原因是饥饿造成,而且大量非正常死亡也是因为饥饿!王药雨则讳莫如深,全篇报告不与“饥饿”沾边,只说缺乏营养所致。结果李子彬被打成“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留党察看,贬黜到黑龙江省双鸭山矿务局当总务处长。 在李子彬举家搬迁的头几天,特邀请王药雨去家中吃晚饭,俩人一边喝酒,一边倾诉,破例地喝光了一瓶白酒。李子彬难免酒后吐真言,久经世故的王药雨却含蓄地深沉劝李子彬:“喝酒,囯家大事我们就管不了哦!” 自此,两人成为了莫逆之交、终生的朋友。 1972年5月,李子彬将已经退休的王药雨请到双鸭山矿务局边休养边给干部、职工义诊。分别多年的老朋友在异地它乡重聚,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往事、今事、后来事,一直谈了几天几夜。1973年,李子彬调到北戴河煤矿工人疗养院任党委书记,再次邀请王药雨到疗养院义诊和疗养,感慨自己经历的坎坷人生,现如今两人都已先后作古。 生者昌昌,死者央央。有的人死了,真的死了。可国医高手(不敢称其为国医大师,有僭越之嫌)王药雨呢?他苦心研制家喻户晓的中成药片剂、丹剂、水剂和我手头时常翻阅的他那本1962年出版的《实用中药学》仍在济世救人,造福社会,传诸后代。 这就是王药雨,一个发配到青海省“监督改造”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右派分子”,一个世代悬壶,济世活人的名医。(2014-11-13) |
|
来自: johnney908 > 《读医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