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如何确保合学的形与质
2015-01-16 | 阅:  转:  |  分享 
  
如何确保合学的“形”与“实”











??对学与群学统称合学,合学环节的有“形”少“实”是影响学习高效的破坏性因素。很多时候,小组合作类似“走过场”,无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本期,周刊对合学的常规、流程、方法等关键问题进行探讨,确保合学落到实处。??

??■嘉宾

??杜晓波(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实验中学校长)

??张振斌(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第二中学校长)

??王红顺(河南省封丘县实新学校校长)

??■主持金锐

??聚焦1?研究合理的流程与方法

??中国教师报:对学和群学有哪些学习方法,需要重点关注哪些问题?

??杜晓波:对学和群学统称合学,是在独学发现问题后,通过合作交流,初步完成知识学习的环节,也是课堂上第一次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对学和群学的任务目标有以下3个:一是通过相互交流,把独学中不会的问题初步学会;二是通过有效合作,发展学生的合作技能和探究能力;三是激发学生的展示欲望,为顺利进入下一环节做好情感上的准备。在对学和群学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有:对学变成对答案,甚至抄答案;潜能生“守株待兔”,等待优等生帮扶;交流时间长、交流效果差;等等。

??对学和群学时,教师应该做到“三个明确”: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对学习内容、学习目标、达成状态有比较清晰的认识;明确先同质后异质再群学的交流原则;明确交流规范,以规范提升学习效果。

??在这个环节,有几种学习方法:

??交换导学案:对子间先交换导学案,对对方的导学案进行批注,然后再相互交流;圈点批注:各个学科制定规范的符号来表示不同学习内容,如波浪线表示关联、三角表示着重等;相互追问:对通过交流学会的问题养成相互追问的习惯,深化对问题的认识;合作技能训练:根据学生交流需要,制定基本交流技能和思想交流技能训练方案,帮助他们不断提升学习能力。

??张振斌:对学时,学生以两人或三人为基本单位展开交流互助,针对性较强。群学是小组全员的交流,解决对学不能解决的问题,是各对子之间互补提升的过程。

??对学和群学应该重点关注以下问题:合理划分小组、落实理论培训、明确方法指导、完善评价机制。

??王红顺:独学、对学、群学之间的关系是:独学是基础、对学是常态、群学是升华。如何确保对学、群学落到实处是新课堂要破解的重要问题之一。

??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小组合作交流按照由小到大的原则,即对子—分组—整组;把自己的观点或疑问与对子进行交流,相互解惑;把对子间解决不了的问题提交小组,进行组内讨论;交流时声音适度,以双方及组内听清为准,切忌大喊大叫;交流离座时,要把凳子轻轻放入桌下;鼓励畅所欲言、神采飞扬、各抒己见的积极表现,反对缄默不语、麻木迟钝、人云亦云的依赖心理;不能借交流之机嬉戏、玩耍;合作分工要具体明确。

??合作学习的常规要求:建立在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科学选择合作学习内容,并非所有内容都适合或需要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形式包括同桌合作、小组合作、多组合作、集体合作等;小组成员之间地位平等,避免优等生太抢镜、潜能生受冷落的现象;教师做好“巡视员”,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小组进行巡视,对“开小差”的学生给予善意提醒,同时注意搜集有价值的信息,为之后的点拨奠定基础;教师做好“首席顾问”,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在小组合作学习陷入困境时,及时点拨;设立“噪音控制员”,避免小组之间互相干扰。

??对学的流程:分享(自学的收获)—求教(不懂的问题,相互帮扶)—讨论(都不懂的问题,尝试讨论解决)—整理(将得出的结论整理到导学案上,将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

??对学的方法:对查(检查自学情况)—对问(辩论争议问题)—对议(商讨重点难点)—对抗(比赛学习效果)。

??群学的流程:帮学(潜能生问中等生,中等生问优等生,不同层次的学生互相帮扶)—合学(共性问题全员讨论解决)—质疑(思考新方法、提出新问题)—研学(利用所掌握的基础知识进行探究性学习)。

??群学的方法:组长依次讲解,组员倾听、质疑;组长重点讲解,组员发问;潜能生说,中等生补充,优等生总结;中等生讲,优等生提示、追问,潜能生提问。

??聚焦2?学习形式为需求服务

??中国教师报:在何种情况下,可以调整对学和群学的时间安排,甚至跳过某一环节?

??杜晓波:合学环节由同质对学、异质帮扶和群学释疑3个微环节组成,其中同质对学是基础、异质帮扶是核心、群学释疑是提升。同质对学让学生在平等中启动交流对话,引发深层交流的欲望,从而进入异质交流,再通过群学解决交流中产生的问题。因此,上述3个环节的次序是不能变的。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科内容、问题难度的不同,3个微环节的时间分配要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安排。一般来说,对于探究性较强的学习内容,同质对学的主要目的是加深对“不知”的认识,探索解决问题的可能方向,为异质帮扶做好准备,异质帮扶占用时间较多。而对于一些知识性较强、与生活联系十分密切的学习内容,则以同质对学为主,异质帮扶为辅。群学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在对学中出现的冲突和问题,如果在对学中没有出现问题,则没有必要进行群学活动,直接进入小展示环节。

??张振斌:一般情况下,教师会按照独学、对学、群学的步骤设计课堂流程,但这并非是固定不变的。学习形式为学习需求服务,所以,要根据学生学习需要合理安排对学和群学。

??如果独学后检测反馈的问题较多,学习内容知识点分散、难度差异大,在这种情况下,要先进行对学,解决普遍性问题,然后进行群学,解决难点问题。如果学习内容难度不大,教师可以尝试只安排对学,然后直接进行展示交流,不再组织群学。如果检测反馈的问题比较集中,难度较大,这时可以减少对学时间甚至取消对学,围绕典型性问题进行小组群学。

??王红顺: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习和展示的任务多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但是很多时候,合作学习有“形”少“实”:学生划分为若干学习小组,围桌而坐——有“形”;问题的答案脱口可出,不需讨论,或可以直接找到现成答案,缺乏合作的必要——少“实”。所以,合作学习并非必需的,适合合作学习的任务应具备以下特征:问题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学生不能马上解决,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学生个体有一些粗浅的想法,通过群体的努力基本能够获得问题的解决思路;经过交流、争议、思维碰撞和相互接纳,可以使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策略明确化、合理化;具有多种解决方式,能引起学生对于问题多样的表述和交流;有利于用语言进行表述、交流,不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聚焦3?教师指导的时机与策略

??中国教师报:如果教师发现学生在合学中出现了问题,是否应该立即指出?

??杜晓波:在同质对学阶段,如果学生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不要急于告诉学生答案,也不要与学生交流问题的具体内容,而是要引导学生思考“向谁提问”、“如何提问”、“从哪个方面提问”等问题,为下面的异质帮扶环节做好衔接。在异质帮扶阶段,面对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提炼出解决问题的线索,让他们在群学中尝试解决。如果经过群学后,问题仍然没有解决,教师就可以帮助学生了,因为这时已经处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时机。

??张振斌:如果问题属于个性的一般知识,小组群学意义不大,此时教师可以在巡视过程中及时指出,指导学生解决。这样的处理能够提高学生的后续学习效率,不会因为个体问题和非重点知识占用过多的时间。

??如果问题属于个性的重要知识,教师不必急于指出,而是应该让学生充分暴露,在群学时作为重要的学习资源,尝试讨论解决。

??如果问题属于共性的一般知识,教师应该充分相信学生,看他们能否在对学和群学的过程中尝试自己解决。这种做法保护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如果问题属于共性的重要知识,此类问题一般群学时难度也较大,教师可以考虑根据主要困难,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必要的学法指导。出现问题的原因如果是思路方法方面的,教师可以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过程性点拨;如果是由于明显的知识缺陷形成的障碍,教师可以及时进行补缺,引领学生回顾、巩固,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这种做法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避免了课堂时间的不当消耗。

??聚焦4?优等生“围绕”潜能生

??中国教师报:潜能生在对学与群学时,经常难以融入讨论,较难理解其他人的发言,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杜晓波:在同质对学环节,一定要养成良好的交流规范,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使他们充分暴露问题,从而产生交流的愿望。一些教师为了节约时间,经常取消同质对学,直接进行异质帮扶。这样一来,潜能生无法产生与优等生交流的愿望,容易养成依赖习惯。

??在同质对学期间,教师要为潜能生参与异质帮扶做好引导,这样才能让潜能生占有主动权,做到先“问”再“教”,让优等生“围绕”潜能生。

??在群学环节,对于有争议的问题,可以多让潜能生发表看法,然后以此为引子开展讨论。从潜能生的认知经验出发,使他们慢慢融入讨论,得到持续发展。

??张振斌:潜能生学习基础差、学习感到吃力,往往是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上存在问题。

??教师要让学生增强对合作学习必要性的认识,帮助他们学会沟通、倾听、尊重、包容、欣赏。教师还要让潜能生明确学好知识的3个层次:听明白、想明白、讲明白。相对而言,“讲明白”是更高的层次,会让学生意识到参与合学、主动发言的重要性。

??如果学生不善于交流,教师可以进行一些必要的指导。比如,告诉他们讲解的要点:先讲思路、后讲做法,可以使用类似“这个问题我是这样想的……”“我这样想的原因是……”“我的疑难包括……”等语言。经过长期锻炼,学生就会逐渐掌握正确的交流方式。
献花(0)
+1
(本文系守正书屋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