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灯下淘书湘江边

 百城主人 2015-01-16

 灯下淘书湘江边

 

李树德

 

去年,在上海召开的第十一届民间读书年会上,株洲新闻网总监、《博客》主编 舒凡女士把“湘江边的旧书摊”,作为株洲申办第十二届民间读书年会的一个重要砝码,并最终申办成功。

“湘江边的旧书摊”我早有耳闻,我知道,那是2011年由株洲书友会发起的,最初由五六位书友商议,每周到湘江边摆一次书摊,各人把家里的好书拿来交换阅读、分享交流。这一活动很快引起周边市民的关注,不断有书友加入进来,雪球越滚越大,书摊越摆越长。再通过书友们的微博、博客传播,新闻媒体报道,株洲“湘江边的旧书摊”很快遐迩闻名,成了株洲这座古老而新兴城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今年1023日下午,我乘火车到达株洲,参加第十二届民间读书年会。我心里一直在惦念着“湘江边上的旧书摊”,吃过晚饭后,就和新文学版本、期刊鉴定专家、“民国书刊老法师”陈克希(虎闱)、西安《艺术画刊》《艺文志》主编崔文川、西北大学原图书馆副馆长、七十五岁高龄的武德运、毛边书局的傅天斌,以及叶红、杨梅两位女士,一行七人,结伴步行,去寻访“湘江边的旧书摊”。

我们住的天台山庄离湘江边的不远,一路说说笑笑,没有走多长时间就到了。“湘江边的旧书摊”果然名不虚传。已经是晚上八点多钟了,那天是农历九月廿九日,是个晦日,夜空中看不到月亮,但江边的路灯,把个个书摊照得清清楚楚。一眼望去,有十几个书摊。我们一行人沿着一个个书摊行走,不时停下来挑选各自喜爱的书籍。克希先生自然是旧书的权威,当我们中有人相中某一本书时,就悄悄地请克希先生鉴定一下,从版本、品相、价格,他都会娓娓道来,我们几个人就围着他静听,希望能长点旧书的鉴别知识。克希先生果然身手不凡,帮助书友砍价屡屡成功。我们砍价很简单,卖主要30元,就给25元,或者20元,几乎没有什么理由,最多说句“不值”那个价。而克希先生砍价,要提出理由,让卖主服气。我看中一本文革前出版的《鲁迅旧诗笺注》(张向天著),卖家要15元,克希先生拿起了看了看,说:“这不是初版本,初版是1959年,这是1964年第三版;而且是从图书馆流出的,不是私家藏书,网上最多五六元的价格。”我这时才注意到书的扉页有某个学校图书馆的公章,而且书后还贴着放图书卡的牛皮纸袋子,卖主无话可说。最后我以5元买下。克希还帮助崔文川花300元淘得一套线装书。克希先生说,这套书的市价应该是两千元。大家都说,崔文川“捡了一个大漏”。

就这样,我们一边说笑,一边选书,还不时地停下来照相留念。当所有书摊统统地逛了一遍以后,每个人手里都有了“战利品”。斩获最多的当数崔文川了,他是线装书、平装本、精装本样样都有,具体多少本我不知道,但看到他肩上那个大会赠送的淘书袋,塞得满满的。

我个人所获不多,除了那本《鲁迅旧诗笺注》外,还淘的一本“文革”中出版的《摘译》,两本关于胡风事件的书:《胡风集团冤案始末》(李辉著)和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北京的《揭露胡风黑帮的罪行》,以及一本贾平凹的散文集《人迹》。总共花费不到20元。

在回来的路上,脑海里突然迸出两句话:“灯下淘书湘江边,书卷人影共缠绵”,本想再凑两句成一首打油诗,但怎么也凑不出来。也就不再费那个脑筋了,就用“灯下淘书湘江边”作这篇短文的题目吧。

 

2014116星期四

草于廊坊师院书枕斋

灯下淘书湘江边

灯下淘书湘江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