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老太婆的体虚感冒咳喘奇特治疗记录

 guoguoli 2015-01-16
      运用阴阳,五行,望而知之;似乎看到张锡纯、张仲景辩证论治之法,又见陈修园之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肺、脾、心、肝、肾等又见圆运动之轮廓。轻灵运转,扶正祛邪,四两拨千斤。人体有强大的自愈能力,五脏实则一个整体,五行实则一行,阴阳实则太极一体。阴阳互化,五行相生,五脏生化,气血涵养。
    滋补五脏,扶正祛邪,先清后补。肺咳喘,先顺气,后清肺杀虫止喘,健脾舒肝,滋心阴,清热解毒补肝肾,修补西医西药伤肝肾之通患,舒肝健脾扶正,一个肺咳,不专治肺而肺愈,土生金,土生万物,把握病机,不可早,邪去之机为滋补之时。圆运动宇宙模型实则万物之理。
    
D1a: 柴胡颗粒6g-----先把气理顺。
D1b:百部10g.百合10g,白芍20g,杏仁10g.甘草5g,清肺杀虫止喘   37°

D2a:百部10g.百合10g,白芍20g,杏仁10g.甘草5g  清肺杀虫止喘    37°

D3a:复方逍遥丸6g(舒肝健脾)补稍早但也可      38.5°                      

D3a:牛黄解毒片1.5片(解毒)解早补之热           37.8
D3a:黄连上清丸6g,知柏地黄丸6g(滋阴),天王补心丸6g(滋心阴)(先清后补) 37°
    洋参片2/3片(阴阳両补),有点伤元气补补吧。
(上焦的热,黄芩10克,中焦的热,黄连10克,下焦的热,黄柏10克)
 
D4b:银翘解毒颗粒6g                    36.8°
D4c:板蓝根6g-------清热解毒

五小时后
D5a:银翘解毒颗粒6g                  36.8°
D5b:板蓝根6g-------清热解毒,银耳冰糖汤滋养肺阴,鸭梨冰糖川贝2g蒸食止咳。
20分钟后
D5c:明目地黄丸6g (滋补肝肾阴)    36.8°

D5d::明目地黄丸6g   (滋补肝肾阴)

D6a:明目地黄丸6g (滋补肝肾阴)
D6b:复方逍遥丸6g (舒肝健脾)

D6c:复方逍遥丸6g(舒肝健脾)

D7a:复方逍遥丸6g(舒肝健脾)
 
祛邪---扶正----祛邪---扶正,扶正祛邪,
 扶正---祛邪----扶正---祛邪,祛邪即扶正。 
 
 黄连上清丸和牛黄上清丸:
 同仁堂 牛黄上清丸¥9.00 对于药品来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说法一点都不过分。虽然黄连上清丸和牛黄上清丸都是清热泻火类中成药,都有散风止痛的作用,但是它们区别可大了。? 首先,处方来源不同。黄连上清丸处方来源于明代医家龚廷贤《万病回春》中的“洗肝明目散”,经加减化裁而立方。牛黄上清丸处方则来源于明代著名医家李梴所编撰的《医学入门》,在原方的基础上,加减化裁而成。 第二,药味组成不一样。从成份来看,黄连上清丸是由黄连、栀子(姜制)、连翘、蔓荆子(炒)、防风、荆芥穗、白芷、黄芩、菊花、薄荷、酒大黄、黄柏(酒炒)、桔梗、川芎、石膏、旋覆花、甘草组成。牛黄上清丸的主要成分则为牛黄、薄荷、菊花、荆芥穗、白芷、川芎、栀子、黄连、黄柏、黄芩、大黄、连翘、赤芍、当归、地黄、桔梗、甘草、石膏、冰片。 第三,治疗作用不同。而黄连上清丸能清热散风,适宜风,热侵犯上中焦所致的头晕耳鸣、暴发火眼,口舌糜烂、齿龈生疮等中上焦热盛诸症。而牛黄上清丸使用于上中焦热炽火,津液未伤所见诸症。特别是伴有大便燥结者更为适宜,对于风热同犯上焦所致的头晕、头疼、目赤等症有较好的作用。对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和急性齿龈炎尤其适宜。 药师点评,黄连上清丸和牛黄上清丸都是非常寒凉的药性,如果脾胃虚弱的人要谨慎时候。孕妇谨慎使用。
 
 心火旺表现为心烦口渴,口舌生疮,或见小便短赤涩痛,建议服用牛黄清心丸,黄连上清丸治疗
 
 左手脉肾肝心, 体阴而用阳相生而向上(手)
 右手脉肺脾命门,体阳而用阴相克而向下(肩)
 阴盛则左手脉大快,阳弱则右手脉小迟。
 
 沛然谈从医六十余年的教训 
    在早年行医时,我见到一位医生用熟地、当归、白朮、柴胡以治感冒,心甚鄙之,然而曾目睹其病人服该方而告愈。当时以为偶中而已,未之奇也。后来,我自己也遇到感冒病人,曾屡进桑菊、银翘、杏苏、麻桂等方,久延未愈,最后用“五柴胡饮”而竟收捷效。我过去亦熟读景岳书者,由于没有学到手所以不取用,不会用。裘沛然谈从医六十余年的教训http://blog.sina.com.cn/s/blog_ead9736c0102v31x.html 
 李宗勤按:此例治愈感冒其理同上记录,实则是悟透了中医精髓,舒肝理气、扶肝肾先天之气与脾胃后天之气,扶正也,正气足则病退,这哪里是在治愈感冒,这是治疗所有疾病的法则,扶正却邪。服药伤正气则补正气,伤元气则补元气。 
 伤寒论在伤寒正气尚足,正邪相博阶段,见微汗,助正气发汗祛邪,此乃条文后面的病机。 
     中医危象病人如何处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ead9736c0102v42n.html  
    将亡病危病机与治则也是这一条:扶正却邪。 
       阴阳与五行,一气周流是中医的医理核心模式;扶正却邪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法宝。悟透了中医治则,感冒何必去直接驱赶风与寒,西医有何必杀死所谓的感冒病毒,正邪相博,正气强于邪气,达到正气强、邪气弱的正邪态势,邪自被驱赶在营卫之外。辩证辩的是病机,病机清晰,论治随之而来。 
     杀杀杀,消消消,清清清,西医之法宝。人的火力消灭殆尽,正气被杀尽,寒气从太阳之表,经中焦直至少阴肾之核心,这就是西医的治病结果。百病始作,人才两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