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陆柬之的书法

 星河异彩 2015-01-16

  唐代是中国书法的鼎盛时期,也是吴地书法迅捷发展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吴地出现了象陆柬之、孙过庭、张旭这样的书坛巨擘,使吴地书法一下子成了全国的佼佼者。

  唐代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十分爱好书法,尤其喜欢王羲之的字。他曾不惜重金购求王羲之的墨迹,每次购得二王法帖,必定要让各位王子临摹,每帖要临写五百遍才罢;唐太宗还从辩才那里骗来了王羲之的名迹《兰亭序》,派当时的书法名家虞世南、褚遂良等人加以临摹,用来分赐公卿大臣。他在临死以前,还留下遗嘱,让人把《兰亭序》墨迹随他殉葬,使一代名迹,葬身土中。由于唐太宗的极力提倡,王羲之的书风风行一时。www.findart.com.cn

  初唐学习王字的人虽然很多,但真正得其精髓的却寥寥无几,苏州人陆柬之却是其中的一个,难怪元代书法家揭   斯要在陆柬之的代表作《文赋》墨迹的跋文上说:“唐人法书,结体遒劲,有晋人风格者,惟见此卷耳”,把陆柬之视为王羲之书风的嫡传。

  陆柬之学习王字,除了当时的书坛风尚外,还受了他的舅父虞世南的影响。虞世南是初唐的大臣,德才兼备,唐太宗曾称赞他有五绝:一是德行,二是忠直,三是博学,四是文辞,五是书翰。唐太宗曾向他学习“戈”法(即斜勾的写法),共同讨论书学理论,一时传为书坛佳话。虞世南的书法曾受过王羲之七世孙智永禅师的亲授,气秀色润,意和笔调;外似阴柔,内实阳刚,是南派书法的真传。他的代表作《夫子庙堂碑》,姿媚而又遒劲,深得智永笔法,可与王字并美。有这么一个书法家舅舅,陆柬之学习书法就十分便利。通过他刻苦学习,心摹手追,终于“临学舅氏,得其法”①写成了一手好字。www.findart.com.cn

  如果陆柬之只学虞世南的字,亦步亦趋、依样葫芦,就不会成为书法大家了。他一面学习虞世南,一面还注意吸收其他书法家的长处,来丰富、滋养自己的书法。他特别注意了虞世南书法的渊源即他的老师智永和智永的远祖王羲之。古人说:“陆学士(柬之)受之虞秘监(世南),虞秘监受于永禅师(智永),皆有法体。”②又说,陆柬之“书法多从《兰亭》(王羲之书《兰亭序》)中来”,称赞他的《文赋》墨迹“殆有逼于永和遗迹(指王羲之《兰亭序》)者矣”③,这些话都肯定了陆柬之对书法前辈的学习。正因为陆柬之广采博收、融诸家之长于一炉,才被后代书法评论家称为唐代书坛中“出类拔萃,固非随波逐流者也。”④   陆柬之的书法作品流传下来的不多,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的他的代表当属《文赋》墨迹。这是一幅陆柬之用心写的作品,因为《文赋》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划时代作品,也是陆机呕心沥血的代表作,而陆柬之又是陆机的后裔,所以陆柬之是以极其崇敬的心情来写《文赋》的。后人对前后两位陆先生的文章与书法十分珍赏,认为二陆精英,会于一卷,是真正的艺术瑰宝。www.findart.com.cn

  陆柬之的《文赋》墨迹是一部以行楷为主的书法作品,这幅作品体现了陆柬之的主要艺术主旨:以学习王羲之派的书法为主,又远绍近搜,参以已意。因此,《文赋》墨迹既有传统的风范,又自出新意,有自家的面目。

  细观《文赋》墨迹,它的用笔受虞世南的影响较多。虞世南书法的特点前人用“骨力遒劲而温润圆浑”来概括,《文赋》墨迹的用笔正体现了“浑”与“劲”二字。《文赋》墨迹中的“浑”,是指它的笔道圆浑而不见锋芒,尤其是作品第22行中“天”、“泉”的撇和捺,第23行中“辞”的竖、“游”的捺等笔画,都显得浑而不露,骨气深藏,体现出一种蕴藉含蓄的艺术趣向。在笔画的转折处,《文赋》墨迹中很少看到有明显的楞角,而是几乎都用转笔,显得婉畅圆浑。《文赋》墨迹中的“劲”,是指它字体笔划中的内劲,《文赋》墨迹看似妍美,实际上内含刚劲,可以说是“刚健蕴于内,姿媚见乎外”。就是那些偶尔出现的游丝细笔,也含筋裹骨,绝无轻滑之态。www.findart.com.cn

  《文赋》黑迹的结体,也有两个特点:一是遵遒圆熟,一是体态温雅,这是受了智永和虞世南的双重影响。隋炀帝曾说智永的书法“得右军之肉”,即认为智永继承了王字丰腴的一面。在《文赋》墨迹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陆柬之对智永这一特点的继承和发展。

  《文赋》墨迹的章法和气韵,更多的是王羲之那里直接学来的。通观《文赋》墨迹,其分行布白都出于自然而无排列造作之迹,通篇虽极少牵带连绵之笔而又显得笔断意连。由于《文赋》墨迹笔势流利,无滞无碍,所以给人以血脉相通、一气呵成的美感。它不仅行气活泼流畅,章法布局也显得浑然天成,字里行间蕴藏着一种平淡冲和、蕴藉含蓄之美,反映出陆柬之那种“志气和平,不激不厉”的风范。正因为如此,后世的一些书法评论家称赞它具有“晋人风格”。晋人之书“以韵取胜”,它重视抒发和表现一种超越世俗的情感,追求一种和平自然、含蓄有味的美的境界,而这种内格在陆柬之的《文赋》墨迹中得到了体现和发扬。www.findart.com.cn

  陆柬之对古典有惊人的理解力和洞察力,他选择诸家之长加以融汇,形成了具有浓厚古典色彩而又独具风采的书风。

  当然,陆柬之的书法并不是完美无缺的。总的说来,他的《文赋》墨迹继承王字传统较多,自己的创新少些,但唐代书评定张怀   在《书断》中称陆字 “工于仿效,劣于独断”,就有些过分了。首先《文赋》墨迹虽然有较多的继承成分,但仍有融汇贯通之功。并在继承前人的优点的基础上,形成了浑然天成,遒劲神俊的独特风格。正因为如此,有人把陆柬之与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并列,列为“初唐四大家”之一。其次,一个书法家的风格形成有一个过程,各个时期的作品风格会有不同,不同的心境和情趣也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文赋》虽是陆柬之的代表作,但不等于说就是陆书的唯一面貌。陆柬之留传下来的墨迹很少,我们现在已经难窥全貌了。但元代欧阳玄的一段话值得我们玩味。欧阳玄说:“李公(李倜)谓其书态不同,此正柬之(陆柬之)妙处,近代米元章(米芾)书矫亢跌宕,世咸称其自创一法,乃不知其全学柬之《头陀寺碑》耳,元章秘而不言,以陆书少传于世也。”①这段话是说宋代的大书家米芾的书风,并不是他自己独创的,而全是从陆柬之书写的《头陀寺碑》中学到的,只是因为陆柬之留下的手迹很稀少,别人难以看到,所以米芾也就秘而不宣了。这说明陆柬之的书风除了《文赋》外,还有属“矮亢跌宕”的一路。www.findart.com.cn

  陆柬之的书法作为王字嫡传,对后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他的儿子陆彦远曾向他学书法,成了当时很有声望的书法家。后来,陆彦远的外甥张旭又向陆彦远学书,更成了唐代的“草圣”。在后世书家中,受他影响最大的要数元代的赵孟府 。我们把赵孟府的书作与陆书《文赋》墨迹一比较,就会感到赵书中的典雅流逸之气,遒劲活泼之姿,丰腴妩媚之态,与陆书十分接近。这一点,前代的一些书评家早已指出了,如项穆说:“子昂(赵孟府)之学,上拟陆颜 (陆指陆柬之)”;孙承泽在给《文赋》墨迹所写的跋文上说:“赵文敏(孟府)晚年书法全从此(指《文赋》墨迹)得力,人鲜见司谏(指陆柬之)书,遂不知文敏所自来耳”;现代书法名家沙孟海也说:“《文赋》少变虞法,李邕、赵孟府皆从此出。”①赵孟府是书法的是代宗师,赵字又是元代以后书坛之“主坛坫者”,既然赵字是从陆柬之书法中脱胎而来,陆柬之对后世书法的深远影响也就不言而喻了。www.findart.com.cn  唐代是中国书法的鼎盛时期,也是吴地书法迅捷发展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吴地出现了象陆柬之、孙过庭、张旭这样的书坛巨擘,使吴地书法一下子成了全国的佼佼者。

  唐代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十分爱好书法,尤其喜欢王羲之的字。他曾不惜重金购求王羲之的墨迹,每次购得二王法帖,必定要让各位王子临摹,每帖要临写五百遍才罢;唐太宗还从辩才那里骗来了王羲之的名迹《兰亭序》,派当时的书法名家虞世南、褚遂良等人加以临摹,用来分赐公卿大臣。他在临死以前,还留下遗嘱,让人把《兰亭序》墨迹随他殉葬,使一代名迹,葬身土中。由于唐太宗的极力提倡,王羲之的书风风行一时。www.findart.com.cn

  初唐学习王字的人虽然很多,但真正得其精髓的却寥寥无几,苏州人陆柬之却是其中的一个,难怪元代书法家揭   斯要在陆柬之的代表作《文赋》墨迹的跋文上说:“唐人法书,结体遒劲,有晋人风格者,惟见此卷耳”,把陆柬之视为王羲之书风的嫡传。

  陆柬之学习王字,除了当时的书坛风尚外,还受了他的舅父虞世南的影响。虞世南是初唐的大臣,德才兼备,唐太宗曾称赞他有五绝:一是德行,二是忠直,三是博学,四是文辞,五是书翰。唐太宗曾向他学习“戈”法(即斜勾的写法),共同讨论书学理论,一时传为书坛佳话。虞世南的书法曾受过王羲之七世孙智永禅师的亲授,气秀色润,意和笔调;外似阴柔,内实阳刚,是南派书法的真传。他的代表作《夫子庙堂碑》,姿媚而又遒劲,深得智永笔法,可与王字并美。有这么一个书法家舅舅,陆柬之学习书法就十分便利。通过他刻苦学习,心摹手追,终于“临学舅氏,得其法”①写成了一手好字。www.findart.com.cn

  如果陆柬之只学虞世南的字,亦步亦趋、依样葫芦,就不会成为书法大家了。他一面学习虞世南,一面还注意吸收其他书法家的长处,来丰富、滋养自己的书法。他特别注意了虞世南书法的渊源即他的老师智永和智永的远祖王羲之。古人说:“陆学士(柬之)受之虞秘监(世南),虞秘监受于永禅师(智永),皆有法体。”②又说,陆柬之“书法多从《兰亭》(王羲之书《兰亭序》)中来”,称赞他的《文赋》墨迹“殆有逼于永和遗迹(指王羲之《兰亭序》)者矣”③,这些话都肯定了陆柬之对书法前辈的学习。正因为陆柬之广采博收、融诸家之长于一炉,才被后代书法评论家称为唐代书坛中“出类拔萃,固非随波逐流者也。”④   陆柬之的书法作品流传下来的不多,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的他的代表当属《文赋》墨迹。这是一幅陆柬之用心写的作品,因为《文赋》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划时代作品,也是陆机呕心沥血的代表作,而陆柬之又是陆机的后裔,所以陆柬之是以极其崇敬的心情来写《文赋》的。后人对前后两位陆先生的文章与书法十分珍赏,认为二陆精英,会于一卷,是真正的艺术瑰宝。www.findart.com.cn

  陆柬之的《文赋》墨迹是一部以行楷为主的书法作品,这幅作品体现了陆柬之的主要艺术主旨:以学习王羲之派的书法为主,又远绍近搜,参以已意。因此,《文赋》墨迹既有传统的风范,又自出新意,有自家的面目。

  细观《文赋》墨迹,它的用笔受虞世南的影响较多。虞世南书法的特点前人用“骨力遒劲而温润圆浑”来概括,《文赋》墨迹的用笔正体现了“浑”与“劲”二字。《文赋》墨迹中的“浑”,是指它的笔道圆浑而不见锋芒,尤其是作品第22行中“天”、“泉”的撇和捺,第23行中“辞”的竖、“游”的捺等笔画,都显得浑而不露,骨气深藏,体现出一种蕴藉含蓄的艺术趣向。在笔画的转折处,《文赋》墨迹中很少看到有明显的楞角,而是几乎都用转笔,显得婉畅圆浑。《文赋》墨迹中的“劲”,是指它字体笔划中的内劲,《文赋》墨迹看似妍美,实际上内含刚劲,可以说是“刚健蕴于内,姿媚见乎外”。就是那些偶尔出现的游丝细笔,也含筋裹骨,绝无轻滑之态。www.findart.com.cn

  《文赋》黑迹的结体,也有两个特点:一是遵遒圆熟,一是体态温雅,这是受了智永和虞世南的双重影响。隋炀帝曾说智永的书法“得右军之肉”,即认为智永继承了王字丰腴的一面。在《文赋》墨迹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陆柬之对智永这一特点的继承和发展。

  《文赋》墨迹的章法和气韵,更多的是王羲之那里直接学来的。通观《文赋》墨迹,其分行布白都出于自然而无排列造作之迹,通篇虽极少牵带连绵之笔而又显得笔断意连。由于《文赋》墨迹笔势流利,无滞无碍,所以给人以血脉相通、一气呵成的美感。它不仅行气活泼流畅,章法布局也显得浑然天成,字里行间蕴藏着一种平淡冲和、蕴藉含蓄之美,反映出陆柬之那种“志气和平,不激不厉”的风范。正因为如此,后世的一些书法评论家称赞它具有“晋人风格”。晋人之书“以韵取胜”,它重视抒发和表现一种超越世俗的情感,追求一种和平自然、含蓄有味的美的境界,而这种内格在陆柬之的《文赋》墨迹中得到了体现和发扬。www.findart.com.cn

  陆柬之对古典有惊人的理解力和洞察力,他选择诸家之长加以融汇,形成了具有浓厚古典色彩而又独具风采的书风。

  当然,陆柬之的书法并不是完美无缺的。总的说来,他的《文赋》墨迹继承王字传统较多,自己的创新少些,但唐代书评定张怀   在《书断》中称陆字 “工于仿效,劣于独断”,就有些过分了。首先《文赋》墨迹虽然有较多的继承成分,但仍有融汇贯通之功。并在继承前人的优点的基础上,形成了浑然天成,遒劲神俊的独特风格。正因为如此,有人把陆柬之与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并列,列为“初唐四大家”之一。其次,一个书法家的风格形成有一个过程,各个时期的作品风格会有不同,不同的心境和情趣也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文赋》虽是陆柬之的代表作,但不等于说就是陆书的唯一面貌。陆柬之留传下来的墨迹很少,我们现在已经难窥全貌了。但元代欧阳玄的一段话值得我们玩味。欧阳玄说:“李公(李倜)谓其书态不同,此正柬之(陆柬之)妙处,近代米元章(米芾)书矫亢跌宕,世咸称其自创一法,乃不知其全学柬之《头陀寺碑》耳,元章秘而不言,以陆书少传于世也。”①这段话是说宋代的大书家米芾的书风,并不是他自己独创的,而全是从陆柬之书写的《头陀寺碑》中学到的,只是因为陆柬之留下的手迹很稀少,别人难以看到,所以米芾也就秘而不宣了。这说明陆柬之的书风除了《文赋》外,还有属“矮亢跌宕”的一路。www.findart.com.cn

  陆柬之的书法作为王字嫡传,对后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他的儿子陆彦远曾向他学书法,成了当时很有声望的书法家。后来,陆彦远的外甥张旭又向陆彦远学书,更成了唐代的“草圣”。在后世书家中,受他影响最大的要数元代的赵孟府 。我们把赵孟府的书作与陆书《文赋》墨迹一比较,就会感到赵书中的典雅流逸之气,遒劲活泼之姿,丰腴妩媚之态,与陆书十分接近。这一点,前代的一些书评家早已指出了,如项穆说:“子昂(赵孟府)之学,上拟陆颜 (陆指陆柬之)”;孙承泽在给《文赋》墨迹所写的跋文上说:“赵文敏(孟府)晚年书法全从此(指《文赋》墨迹)得力,人鲜见司谏(指陆柬之)书,遂不知文敏所自来耳”;现代书法名家沙孟海也说:“《文赋》少变虞法,李邕、赵孟府皆从此出。”①赵孟府是书法的是代宗师,赵字又是元代以后书坛之“主坛坫者”,既然赵字是从陆柬之书法中脱胎而来,陆柬之对后世书法的深远影响也就不言而喻了。www.findart.com.c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