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瘦、皱、漏、透”

 傅氏藏书 2015-01-16
米芾的“瘦皱漏透”四字诀,含义涵盖了艺术、人生、宇宙,运思深邃。现代人凭借迥异的思维方式,对其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理论冲击。这个千古黑箱虽被撼动过,但它始终沉默。“解之者不下数百余家,总无全璧。”(薛雪《一瓢诗话》)
    四大名石“落户”中土,被文人墨客、上层所追捧、青睐,乃是一种“因缘”。米芾总结出的“瘦皱漏透”相石法,是一种智慧,一种生命精神,吾辈当珍惜之。
    中唐以来,儒、释、道三教合流,特别是道禅哲学的色空思维、无住观念、视世界和人生如幻象的思想,对中国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瘦皱漏透”同样如此。这绝不仅仅是一个“虚实”问题。它是一种艺术化的人生态度,一种看世界的方法。艺术家传实成空,将世界虚化;艺术品中充满了太多的梦幻空花,宛如“米家云山”,那云烟缥缈、青山隐微中潜藏着的,正是这样的哲学深心。
   “瘦皱漏透”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其石表意义乃指“虚实”:瘦、皱为实,漏、透为虚,孔洞互贯,精巧活络,不重滞,不沉闷;其石里意义则喻人之情感丰富、学识渊博、玲珑透彻、内外澄明。“瘦皱漏透”又可分别作单字解。一如众多乐器,既可独奏、二重奏,又可合奏。
 

  • 瘦、皱
 
“瘦皱”二字,指石皮枯搞多皱褶,喻人清瘾而有沧桑感
 
(一)“瘦”有三种解读
   
第一种:尚瘦。宋代以降,道禅意识的浓郁及宋明理学的兴起,致使文人墨客崇尚“瘦、枯、简”,艺术创作也突显萧疏荒寒的意境,石瘦、水瘦、字瘦、词中多瘦,在艺术老境中倡导朴拙、天趣、淳厚、无色相,在瘦枯中透出韶秀、平淡中拥有智慧、简逸中蕴含成熟。“笔尖寒树瘦,墨淡野云轻”,正反映了这种独特的审美趋向。“瘦”之一字,与“肥”相对,肥即堕色相、落甜腻。“月巴”在中国艺术中意味着俗气,“俗”乃艺术之大敌,这样的艺术有馅媚之态。凡病均可医,一染俗病,就无可救药了。朴拙简逸的艺术生命,不是从肥胶艳丽中求得,而是从瘦枯空灵中撷取。
第二种:瘦乃标举一种风骨。风骨是筋骨和神明的统一,是指人的内在思想感情和外在精神风貌有机结合所构成的风神骨相,赞扬刚直劲健、清峻有力又富有神采,晋安帝称王羲之“风骨清举”;《宋书·武帝纪》夸赞刘裕“身长七尺六寸,风骨奇特,家贫有大志,不治廉隅”。与之相反的,《世说新语·轻低》中“范启云:‘韩伯康似肉鸭”,,用身形的矮胖呆笨,喻“无风骨”,即缺乏挺拔劲健的骨相。刘勰《文心雕龙·体性》篇中把品鉴人物的“风骨”一词移用于艺术创作中,强调作品要像具有“风骨”的人物一样,并将之看作一种高尚的艺术风格加以推崇。
第三种:重品。文人士大夫中常有人患“软骨症”,卑躬屈膝、心狭胸窄,阳奉阴违,为时代所不齿。艺术家乐道“梅兰竹菊”,都是藉自然之物的特征表现人之傲骨有节、卓立高洁的生命精神。“与梅同瘦”、“与竹同瘦”,是一种重品的思想。日本学者岩山三朗说:“西方人和中国人的美学思想有一个根本不同的地方,那就是西方人看重美,中国人看重品。例如,西方人喜欢玫瑰,因为它看起来美;中国人喜欢兰花、竹子.并不是因为它们看起来美,而是因为它们有品。它们是人格的象征.是某种精神的表现。”艺术家以石来喻人之有品,“石者,硬也,刚直也,鄙其阿谈.恶其庸气也”,实乃“与石同瘦”之喻。

()“皱”有两种解读
 
    第一种:石之皱,是画家用来表现山水画的妓法。清·沈宗赛《芥舟学画编》说:“披者,皱也,言石之皮多皱也。”当代画家陆俨少说:“从皱法上说.南宗画法多用披麻皱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其它娘法,如荷叶皱、乱柴皱、云头皱、解索皱等。南宗皱法,线条优柔含蓄.圆润充满,折转少,曲线多;而北宗画法主要采用的是以斧劈皱为主的披法,如折带皱、钉头披、马牙披、矶头皱、鬼面皱等。北宗皱法线条刚硬,多用直线,折转多,有砍削之态,多外露之姿。”画家多从石之皱以及其它自然之物中悟出笔法。
    第二种:皱,喻示社会错综复杂,是一种无形的“皱”,它看不见摸不着.需要亲身感悟。米带说:“痕丁解牛刀,无厚入在间,以此交世故.了不见后患。”在矛盾尖锐的社会里。如何生存?鸡蛋碰石头.粉身碎骨;硬抗.刀刃就磨钝了。“刀刃者无厚”,刀刃是没有厚度的。米带用刀刃自喻,“彼节者有间”.骨节之间有缝隙,社会再复杂、黑暗,生存环境再恶劣,总是还有空隙的。我惹不起,但躲得起。“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米莆在“皱摺”的缝隙里躲避矛盾,真可谓游刃有余啊!“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删”.别人要么被折断,要么被磨钝,而米芾还像刚刚磨出来的刀刃、锋利无比。米芾用庄子的智慧,求得生存的安宁。
    歌德说:“要想逃避这个世界,没有比艺术更可靠的途径;要想同世界结合,也没有比艺术更可靠的途径。”米芾生活的时代.社会矛盾交织.小人当道,他一生曲折坎坷,命运多并。仕途何尝能平灭他心中的苦闷、孤寂,又何尝能安顿他的捐介和狂放?他将一腔愁怨、满腹激愤付之艺术。凭着那份癫狂,泼出一片黑白世界。这是一个心灵可居可游的世界,是一个“了不见后患”的逍遥天地。

二、漏、透
 
“漏透”指孔洞上下、左右、前后彼此贯通。‘“漏透”结合成为“玲珑”;“玲珑”意有二:一是晶莹剔透。内外澄明,一片冰心在玉壶;二是达到了一个无斧所之痕的圆融境界。英国美学家贝尔在论艺术品特性时,用了“有意味的形式”这个命题。“漏透”这个“’有意味的形式”空灵幽微、悠长飘渺、云诡波橘,在我看来最富有中国特色.它与意象、意境一样,是中国艺术家对美学的一大贡献。“漏透”之意最简.也最难解读、表达。从心理学角度讲,认知障碍构成了对主体智能的挑战.这就要激发主体心理能量的高档投入。“漏透”引领思维超越生活,做尘外之想、玄远之游。对“漏透”的解读,要不离漏透,又不拘于漏透。
(一)“漏透”二字有三种解读
    第一种:圆。漏、透都为孔洞,洞一般是圆的。圆,在中国哲学中有着特殊的意义。艺术不同于科学,科学是一元的,如圆周率定为3.14,那么3.15,3.13就是谬误,而艺术是多元的。中国哲学中的“圆”蕴含四个意义:
1、太极之圆。老子哲学把混沌无
形之气视为道、一、圆,易学又叫“太极”。朱熹(太极图论解说):"○者,无极而太极也。”王夫之说:“太极,大圆者也。”圆代表“无形”。方代表“有形”。
2.圆满之圆。圆相对于缺而言。圆就是“不缺”。不缺谓之“圆满”。佛学以“圆境”为圆满俱足之境,此境无稍欠缺儒道哲学也视“圆”为充满、圆融的境界。
3、圆转之圆。圆有“转动”之意。《文心雕龙·定势》:“圆者规体,其
势也自转;方者矩形,其势也自安。”转动是圆的根本特性。中国哲学从“圆”的特性中体味出变动不居、大化流动、生生不息的生命精神。
4、大圆之境。事物完成叫“圆满”。实现梦想叫“圆梦”,意会之境叫“妙境”。难以言说,意味着道境、禅境、意境。浑化无迹的境界被视为人与宇宙获得了大圆融,谓之最高境界。
第二种:空。漏透为无形之形,乃“空”。“空”不是什么也没有,它不是一个二元对立的东西,它是一个整体,没有对立面。“空”用之于艺术就是简、淡逸、雪泥鸿爪、了无痕迹;用之于人生就是洒脱、无争执、平灭一切冲突。“落花无言,人淡如菊”,禅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万法皆空”。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 无常。“无常”就是指万事万物都是刹那间的短暂存在。世上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例如一个人从小到大拍摄的无数张照片。每一张照片都不能代表一个人的全部人生形象,因为那只是瞬间的留影。佛教、禅宗把在不断变化中的、把握不住的变化叫做“无常”。
  2. 无我。一切事物都是由地、水、火、风四种物质和合而成的。任何事物都没有自身特定的、与其它任何事物不同的本质。也就是说一个人没有自己单一的、独特的“自性”。这种无法从大体中抽取出来的与众不同的、独特的本性叫“无我”。
 
无常也好,无我也罢,都是“空”。一言以蔽之:一切事物都可以改变,唯有一个原理不可以。这个不可改变的原理,即佛教、禅宗所谓的“空”或“空性”。
 
第三种即前文提到的:“漏透”结合成为“玲珑”。禅与艺术都讲“悟”。严羽《沧浪诗话》中说:“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悟有浅深,唯有“玲珑透彻”之悟才谓“悟透”,才是艺术和禅的最高境界。艺悟之后,其境界应该浑融圆整,毫无拼凑痕迹,具有超越局部、各要素综合的整体美。禅悟之后,绝无对峙,无前无后、无内无外、不将不迎,无今。玲珑透彻之悟后,就突破了任何形式的束缚,从现象到本质,由刹那到永恒,自在与自为合一,主体与客体相融,使精神升华到澄明玄远的境界。有玲珑透彻之心,方有玲珑透彻之悟;有玲珑透彻之悟,方有玲珑透彻之作品。
 
(二)“漏”有两种解读
 第一种:漏谓天游。何为“天游”?孟子曰:“上下与天地同流。”道家所说的浑然与造化为一。天地称为“大化”,即天地变化流动之状貌。陶渊明云:“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中国哲学视人生和天地自然为一大生命,为流动欢畅之大全体。世界又是一个庞大的气场,万物浮沉于一气之中。生命之间彼摄互荡,都在“气”中流变、生灭。在大化洪流中,融自我与万物为一体,进而体验万物。明时张岱(湖心亭看雪》中说:大雪三日,与友人于西湖湖心亭看雪。此时,“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当将这一点置千琉璃世界中,便是一种回归,伸展了性灵的同时,也获得了身心的安顿,人也在心灵的超越中拥有了世界。虽是一心,却与天地造化同流。
第二种,佛教讲“正报庄严”,就是要庄严我们的身心,要让我们的身心从烦恼、无明、染浊以及五蕴所聚的“有漏”的凡夫状态转化到洁净、安详、智慧的“无漏”的圣觉状态。我们认识客观事物,刚开始的时候是妄想分别的认识,是有漏的。如果在有漏的基础上以无漏的智慧去感悟,那就是般若智。我们常说“入世”与“出世”,人世就是“有漏”,就是没有出“三界”,漏到什么地方呢?漏到生死、烦恼、轮回中;“出世”就是“无漏”,跳出三界方是。“无漏”是禅的最高境界,也是佛的最高境界。
 
(三)“透”有两种解读
 第一种,就是看透、洞察。一个人历经磨难,体验了酸甜苦辣各种滋味,对社会、人生就有一个透脱的看法。“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是向外的情感宣泄。向内的透视、洞察是道禅的思想,是体,是中国人的一种内在思维方式。日本禅学大师铃木大拙说:“禅本质上是洞察人的生命本性的艺术.它指出从奴役到自由的道路……可以说,禅把蓄积于我们每个人身上的所有能量完全而自然地解放出来,这些能量在通常环境中受到压抑或扭曲。禅的目标乃是使我们免于疯狂或畸形。”
 第二种。米芾说:“一日不读书,便觉思涩。”这个“思涩”就是思路尚没有贯通。《素园石谱》序中说“此老颠书纵横千古,或从此中悟入”,说的就是米带善于学习,从“瘦皱漏透”中获得了灵感,豁然贯通,涣然冰释。
中国传统艺术评论中,有一种喻人式的评论,就是拿人的身体来比喻艺术,或以艺术来喻人身。在艺术中复演人的生命世界。艾略特说:“通过艺术形式表现情感的唯一办法,就是找到‘客观对应物’。何谓客观对应物?即指能够触发某种特定情感的、直达感官经验的一系列实物。”抽象的思想、情感需要赋形。“瘦皱漏透”就是米芾精心结撰的一个“客观对应物”,是“赋”了“形”的精神世界,他在里面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瘦皱漏透”不是描述一个物理事实,也不是描述一个心理事实,它是两者体验的真实,是主客契合之后的生命的全部。“瘦皱漏透”就是米芾,米芾就是“瘦皱漏透”。
    当面对一方“瘦皱漏透”的观赏石时,自觉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兀立在我们面前。他学富五车.对艺术、人生、宇宙已悟空,一切都达到浑化无迹的大圆境界,如一方在尘世锻炼后通灵的顽石—玲珑剔透,不沾不滞,自由无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